浅析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s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探究性教学注重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其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教师应当充分重视探究与个性化的关系,要高度关注小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探究体验,让小学生在探究求知中实现学习能力的个性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 探究性 教学
  一、个性兴趣的发现与培养
  首先,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兴趣。小学生课外爱做些什么活动,爱看些什么书,爱与哪些人交往等都是教师应当了解的,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小学生的兴趣倾向。因为“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有的小学生的兴趣倾向对其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及时指导其向有利于小学生成长的方向发展。例如有位教师发现有的小学生爱养小动物,他就引导他们写“我与小动物”的观察日记;有的小学生爱种花,他就让他们写“我的种花日记”。小学生个性化的兴趣转化成了探究行动中的积极因素,因此小学生写出的日记细致而有情趣,个性情感得到了体现,个性体验也得到了展示的机会。
  其次,要让小学生拥有个性兴趣的成就感。只有学生的兴趣被认同和肯定时,他才会将兴趣内化为更深层次的任务驱动,原始的兴趣才会转化为探究学习的动力。上例中,教师对学生个性兴趣(养小动物、种花)和由其引起的探究结果(观察日记)的认同和肯定,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展现了求知的热情和欲望。教师对学生个性兴趣的尊重与关注尤为重要,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无比的秘方。”
  兴趣是一把钥匙,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它的存在。探究性教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由小学生兴趣驱动的教学,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探究性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动力,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唤醒时,必将表现出极大的求知渴望和学习热情。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即于此。然而小学生的兴趣是有个性的,并非千人一面的复制品。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发现学生的独特兴趣并及时将之唤醒,使之成为探究求知的不竭动力。
  二、重视个性化的思维
  思维是探究性教学的核心因素,也是个性化的核心因素。学习的个性化其实质就在于思维的个性化。在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每一个行动都应该有独立思维的积极参与。不能只有看似热闹的活动却没有思维的碰撞与闪耀。由于学生个人的知识背景、早期经验、阅读体验等都因生活环境和个人禀赋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个性,所以其思维便有着强烈的个性化色彩,有的学生思维敏捷而善于求异,有的学生思维沉稳而追求周密。以作文教学为例,正是因为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才造就了学生表达方式的不同。写同一个人,不同的学生由于观察角度和体验角度的不同,写作的角度也就不同,表达的感情也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勇敢的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真情实感。语文教室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努力创设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环境,学生才会真正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学习能力。
  三、关注行动和经验
  行动就是实践,没有行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因此行动是探究性教学的基础。在整个探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计划、找资料、探讨、搜集数据、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写报告、写文章等,都是行动。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处在行动中,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都是从行动中获得的。”可见行动的重要性。
  学生的行动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教师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同时也是学生行动的观察者和研究者,就一定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行动特点――他们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遇到了什么问题,想到什么办法解决。关注不等于包办和代替,而是适时向学生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要让学生拥有自己的行动主权,给他们行动的自由。让学生多在探究中学习,多积累他们自己的独特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能力。
  小学生只有处在行动中才会获得直接经验,这比教师给他的间接经验更为重要。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的经验是间接的,只能供学生参照,无法替代学生从文本中获取的独特的、个性化的直接经验;在同样的文本背景下,甲学生和乙学生获取的直接经验也存在个性差异。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在于要让学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不断融汇、契合,达到互相补充和互相修正的目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学生的阅读与作文都是间接经验与其个性化的直接经验互相修正与契合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语文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早期经验。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学习者早期的经验开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早期经验与后期经验累积的过程,当经验通过累积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经验时,它便成为了能力。
  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学校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早期经验并及时肯定其价值。比如在低段识字教学中,一位教师发现了一些学生在课前对许多生字已经认识,对有些生字却不感兴趣,她及时的肯定了学生经验的价值,赞扬了他们识字的主动性,同时告诉学生光认识这些字是不够的,动员学生去找一找其他的字在什么地方出现过,想想有什么用,比赛一下,看谁的发现多。学生识字的早期经验被调动了起来,进入了行动,他们通过原先识字的不同的经验途径(教材、画报、故事书、宣传标语、广告等)对本来不感兴趣的生字进行了有目的的探究性学习,由于有了具有个性化的早期经验的支撑,从而增加了探究学习成功的砝码。
  (作者单位:河北省正定县诸福屯镇学区朱河小学)
其他文献
1 认清品牌 906小麦是个新品系,包括906-1、906-4、906-6。只有906-4才是高产优质小麦。2 外观识别2.1 看:906-4麦籽粒卵圆、粒大、皮薄、全角质,阳光下近似透明玻璃体,而90
摘要:历史教育在国民教育和公民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必须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在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各国教育界普遍认为,历史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历史教育既是综合的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又是人类文化的‘解释者’。它面对人类的文化实施人类的有文化的教育……历史教育与公民教育在传承文化、发展文化方向相统一,形成了现代历史教育的新动力,从而能够帮助
随着浅部资源的日渐减少,大部分矿山正转入深部开采,由于深部开采巷道处于高应力的条件下,深部巷道支护,尤其软岩巷道支护成为一大难题。通过在素混凝土材料中加入钢钎维对支
摘要:国家、民族的进步需要创新,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也应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加强素质教育。作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体育工作者,我们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开发创新教育,把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思想贯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 改进方法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只有时刻贯穿创新教育,才能提高
所谓评讲,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练习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辨析错误,分析解题思路,归纳解题方法,达到矫正错误,强化已获得的知识、方法、技能技巧的目的.因而评讲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评讲教学的体会.  1.搞好典型错例剖析,培养学生辨别能力  矫正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是评讲中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不仅需要展示正确的解题过程,而且要展示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让学生辨析,通
摘要:教师下水文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情感,并在作文教学中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已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这时的教师下水文就更具有示范意义。  关键词:下水文 示范作用 情感交流  教师下水文指的是教师用学生的口吻,按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典型材料来写的文章。教师下水文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情感,并在作文教学中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①
摘要:“教以生为本。”现在,留守儿童已成为农村小学学生的主体,隔代教育也已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主流形式。农村小学班主任应努力做到“一体二化三沟通”以学生为主体;班级管理制度化、日常管理民主化;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关键词: 主体 管理 沟通  教育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必须巧妙的利用班级管理艺术,以学生为主体,实行班级管理制度化、日常管理民主化的同时,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是我们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时代要求我们应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新编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能力。做为基础教育学科的初中英语和其它学科一样,肩负着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任务。  关键词:英语教学 素质教育  下面就本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执行素质教育进行教学谈点滴体会和做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是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  一、良好的听的习惯  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