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领域中的影视动画设计研究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_E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游戏的主要功能是在人们休闲时提供娱乐的作用,设计者为了迎合玩家的兴趣爱好、满足玩家的游戏需求而不断创新,赋予游戏新的表现形式。随着新媒体艺术以及影视动画的发展,数字游戏中出现的新媒体艺术以及影视动画越来越精彩,并且使游戏更好地迎合了玩家的审美观念,依赖于影视动画设计的数字游戏已经成为游戏中的主力军。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动画;数字游戏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66-1
  一、影视动画设计应用于数字游戏开发的实践意义
  影视动画设计的加入,使得游戏中的角色丰富多样,从而增加了游戏的吸引能力,促使了玩家的参与意愿的产生。新媒体领域中,越来越多的游戏创作者综合利用影视动画设计与数字游戏的外延,并在此基础上研发游戏。
  (一)利用原作基础强化游戏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一款游戏优秀与否该如何进行评价呢?一款优秀的游戏不仅要有丰富的影视动画情节来表现出游戏的内涵以及主要思想,同时还要能够保存游戏的叙事时间节奏。影视动画设计是指在游戏研发之前,将整个游戏所要表达的故事表现出来,不仅要具有逻辑性,同时还要具有时间的顺序性。
  (二) 丰富游戏内容凸显游戏的观赏性和可视性
  游戏是一种很直观的娱乐方式,玩家与游戏面对面地接触,最能影响到玩家的是游戏中呈现出来的美感,因此要想更好的吸引玩家的参与,创作者要赋予游戏更多的美学享受。影视动画设计能够增加数字游戏的观赏性以及美学享受。
  (三)灵活利用移动设备扩展游戏设计新思路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触摸屏的诞生,给数字游戏带来了新的发展,随着网络与触摸屏的综合运用,游戏创作者们充分考虑到触摸屏的特点,创造出全新的数字游戏,刺激了数字游戏的发展。例如根据电影《速度与激情》所设计的赛车游戏《狂野飙车》,设计师将iPad设计为赛车模型的赛道游戏垫,配合带有感应装置的赛车玩具,玩家可以在这个虚拟的游戏垫上进行各种赛车比赛,电子产品功能的不断完善影视动画的数字游戏产品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二、数字游戏中影视动画的设计要点
  (一)美术风格与原作的统一性
  依托影视动画设计开发的游戏作品,必须在美术风格上与原作保持高度的一致,而不能生搬硬套一般游戏的设计风格。在游戏设计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原画形象都要尽量与影视动画中形成统一,这样才能够保证游戏画面的品质,延续原作的与风格,更能为大众玩家所接受。
  (二)交互设计的拓展形式
  与影视动画作品相比数字游戏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交互性,这种交互性主要在设计时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首先是情节的拓展设计。以影视动画为依托的数字游戏设计根据对原作品的参照程度分为以原作情节为核心作为整体设计主线;保留原作中的场景或角色性格,在此基础上加入新的内容,打造全新的情节;以及以原作中的角色关系为载体进行设计三种类型。其次是交互方式的拓展设计。设计师通常会从参照现实手势创造更多的交互模式,利用重力和方位感应创新用户体验,加入语音感应实现交互设计的进一步智能化三种方式进行拓展设移动设备交互方式的不断发展,旧的人机交互方式的不断淡化,并将使用户体验更为直接、亲切、易于理解。
  三、数字游戏影视动画的发展前景
  (一)应用了影视动画的游戏画面更加具有美学品位
  数字游戏与影视动画的相互融合渗透,会让数字游戏的画面品质得到越来越大的提高。应用了影视动画的游戏画面设计会更加的精美,这不仅能够使的游戏作品看起来更加的规范,也能够带给玩家带来更多美的享受与精神的愉悦。因此,提高游戏的审美趣味,增强游戏的画面质量是现代数字游戏的发展趋势,而与影视动画的相融合,更会使这种趋势变得更加明显。
  (二) 跨界的交流营造出更好的游戏氛围
  游戏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逐步为大众所接受,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数字游戏与影视动画的融合也越来越多。这不仅仅体现在游戏设计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影视动画作为过场动画,而且有更多的影视人物开始和数字游戏联系到了一起,通过电影改编的游戏也越来越多,如《侠盗飞车》《魔戒》等。在电影《功夫熊猫》续集大卖之后,发行公司近日表示,一电影为背景的游戏《功夫熊猫》目前已经进入内部封测阶段,并且游戏的角色声音也全部使用仿真的视听手法,这些都必将营造出更好的游戏氛围。
  (三)数字游戏和影视动画的交流将会更加频繁
  现在已经有许多数字游戏在制作宣传时都采用了影视动画的方式进行推广,并且很受欢迎,获得了业内认定的成功。如今,越来越多的游戏发行销售商主动寻求影视方进行合作。有了这一系列的成功经验,数字游戏艺术势必将于影视艺术得到更好更全面的交流,而且这种交流会日趋变得完善和正规。
  四、结束语
  在以数字游戏为代表的新媒体领域,为影视动画进行延伸的设计师,需要特别注意原作与新媒体产品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展现原作品优点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设备的功能和特点,充分发挥数字游戏的优势。当然,目前中国新媒体领域中的影视动画设计尚处于上升阶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发掘规律,中国设计开发的数字游戏产品一定会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李晓珊.影视动画在新媒体领域的延伸设计[J].包装工程,2013,(12).
  [2]黄杰.程雯慧;国内动漫周边产品的设计[J].包装工程,2009,(09).
  [3]许洺铭.数字游戏设计影视艺术绪论[M].吉林大学,2013,(05).
  作者简介:
  程思,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女性作为社会学中的一种文化属性,有着特殊的理论构建与思想体系,与各方面相互共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视角。在舞蹈的世界中,女性以肢体的表现与情感的表达更与舞蹈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形象。本文以古典舞《庭院深深》和现代舞《也许是要飞翔》为切入口,在对二者进行比较的同时,也将古典舞与现代舞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进行类比,旨在分析古典舞与现代舞对女性形象表现的不同之处,从而为今后更好
期刊
熊钢如,1941年出生,江西丰城人,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评选评委,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终审评委,景德镇陶瓷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陶协陈设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景德镇画院副院长,珠山画院院长,景德镇瓷画研究院院长。
期刊
吕锋平,国家工艺美术师,先后毕业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现为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理事,南京师范大学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师从著名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先生,作品多次获金奖并被扬州博物馆等多家机构收藏。
期刊
占勇,1972年出生,江西景德镇人,毕业于景德镇市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现为江西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高级陶瓷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对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两者演唱方法的探讨,阐述这两种唱法在歌曲处理上的异同,同时借由美国经典作品《Summertime》的两个版本为例子,由各个层面分析这首歌的演绎方式。同一首歌曲,关声唱法和通俗唱法分别在发声方法、咬字吐字、情感表达这三点上的异同,为它注入了两种灵魂,使得歌曲不仅被喜爱流行音乐的听众接受,同时也得到美声唱法听众的认同。  关键词:美声唱法;通俗唱法;歌唱方法;比较  
期刊
摘要:在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空间环境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建筑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壁画在跨越墙面空间载体的同时,正逐步显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多维度的新时期艺术特征。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壁画与现代建筑环境的相互影响,以此来探讨现代壁画艺术的诸多新时代特征及时代发展维度。  关键词:现代壁画;现代建筑;新时代特征;时代维度  中图分类号:J2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刘乐君,2003年获得美术学硕士学位。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教授,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陶瓷设计教研室主任,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女陶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挪威卑尔根国立艺术学院访问教师。
期刊
摘要:“婴戏图”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盛极一时的题材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其属于风俗画类。“婴戏图”是画家通过描绘古代儿童玩耍及节日活动的场景,来展现社会风俗面貌和儿童的生存状态的一类绘画题材,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社会、文化、历史信息。鉴于参与创作的人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婴戏图”不仅体现出多样的绘画特色和艺术风格,更加包容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而“婴戏图”在宋代时期数量之多、技法之高,是其他时期所无法比
期刊
摘要:大体上讲中国的当代艺术风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中国大陆的第五代、第六代导演也起步、发展于这个时期,而要探讨当代艺术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大陆电影之间的联系,本文以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为例显得恰到好处。  关键词:当代艺术;传统文化;大陆电影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45-1  一、什么是现代艺术,什么是传统文化  (一)
期刊
摘要:情景喜剧在中国电视网络中越来越火热,热播的情景喜剧大受观众们的喜爱。而对于美国和中国的情景喜剧来说,两个国家所生产的情景喜剧存在着差异,无论是播出时长、形式还是故事内容和人物角色设计,都有着各自的处理方式。  关键词:情景喜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54-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电视荧屏出现了第一部美剧《大西洋底来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