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绘本开启学生的“悦读”的大门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然而,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在接触课外书前,往往对游戏机和动画片更感兴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搭建平台,让他们学会阅读,喜欢阅读,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那么,如何在一年级学生识字量还不多的情况下,点燃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呢?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心理,笔者认为,绘本是开启一年级学生“悦读”大门的金钥匙。
  绘本是一种适合儿童阅读的图画书,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日本教育学博士邱琼慧说:“绘本,超越语言,跨越文化,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宽广的想象世界,更是儿童最佳的阅读媒材。”以绘本为友的儿童,从看绘本中学习阅读,也从阅读中学习认
  知事物。因此,绘本乃为培养儿童喜欢阅读、乐于阅读的最佳
  媒材。
  在国外,绘本阅读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大陆,对绘本的认识与绘本阅读的实践才刚刚起步。近几年,我国一些儿童文学作家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家已经认识到绘本阅读对于低年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开始推荐绘本,推广绘本阅读。
  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认识绘本、阅读绘本,并巧妙运用绘本这把金钥匙成功开启他们“悦读”的大门呢?
  一、仔细观察,“悦”在充满期待
  1.从封面和封底入手,引发关注
  封面是一本书的外观,通常有书名、作者、出版社等重要信息,还会绘制封面图像,凸显本书的特色与风格,吸引读者打开内页阅读。封面的图像可能会介绍书中角色或提供正文的重要信息,有的是取自书里面精华所在的某一幅画,以提示正文中的关键线索,有的是根据图画书的内容而单独创作的。封底上的信息有时也相当丰富,有的绘本封底上提供了内容大意,有的引用书中的一个画面,有的呼应封面的图像,还有的放上推荐这本书的文字等,让读者对这本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用心的作者有时会将封面与封底衔接成完整的画面,延展成完整的视觉印象,有时会把故事的结尾画在封底上。
  如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的封面和封底,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张跨页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主人公和小动物们从书中的章节片段里跳出来,在互动中为图画书埋下伏笔,如同是故事线的延续。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小动物们的眼神如同箭头将重点投向站在中间的巨人身上。有趣的是,那一双拉长的脚的的确确突显了巨人的大和神秘,而那只被衣服困住的兔小姐焦急的眼神和抖动的胡须又为“巨大”写下了不同的注解。
  在出示书名后,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将封面与封底同时展开,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当学生回答说看到了一双大脚,我们可以顺势引导:“这双大脚的主人就是乔治。请你猜猜,巨人喬治和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的目光为什么都集中在巨人身上?”这样从封面和封底入手,可以引发关注,让学生在阅读正文之前产生阅读期待,从而更容易理解书的主要信息,把准书的主旨。
  2.从作者、画家和译者入手,拉近距离
  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的封面上除了图像之外,还有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等信息。认识了书名和主人公后,我们可以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绘图的是德国的阿克塞尔·舍夫勒,他是闻名遐迩的插画大师;作者是英国的朱莉娅·唐纳森,她为小朋友们写了40多本好看的童话书;而翻译这本书的是已经90多岁的任溶溶,他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和儿童作家。这样从作者、画家和译者入手,可以拉近学生与绘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即将阅读的书产生亲切感,从而充满期待。
  3.从图画入手,催生欲望
  图画语言比文字符号更加直观,更符合儿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更能催生学生的阅读欲望。台湾著名阅读推广人林美琴说:“一本优秀的绘本不止是具象地呈现图画,绘本创作者常以丰富的图像信息来传递思想和用意。”
  翻开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第1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人乔治来到了城里,他发现喷水池旁穿着长筒靴的小猫在洗手,小美人鱼的父亲对自己一脸的不屑,商店门口站着的小矮人因买不到衣服而吹胡子瞪眼,这一切都加深了巨人乔治想改变邋遢形象的决心。如果引导学生从图画入手,仔细观察,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作者所传递的思想和用意,更加期待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并且迫不及待地想要在后面的阅读中印证自己的理解。
  二、图文结合,“悦”在激发兴趣
  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文字与图画共同承担着讲故事的重要责任。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在绘本导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字和图画之间的联系,在图文结合中轻轻松松地读懂故事、发现细节、感悟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的导读课上,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字和图画之间的联系。阅读第1页时,教师可以先范读:“乔治是个巨人,城里最邋遢的巨人。”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猜猜“邋遢”的意思。学生通过看图,把乔治与周围人物进行比较,一下子就猜出“邋遢”就是不讲卫生、不讲究穿着的意思。当读到“唉,我可不想当城里最邋遢的巨人”这一句时,我让学生先仔细观察乔治的表情。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就读懂了乔治难过的心情,体会到乔治想当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的迫切愿望。
  又如菲比·吉尔曼的《爷爷一定有办法》,整个故事中一直出现另一个充满智慧和温暖的家庭——小老鼠一家。随着小男孩约瑟的毯子的一次次变化,楼板下的小老鼠一家也在不断地用爷爷剪下来的零零碎碎缝制自己喜欢的东西。小老鼠一家的故事没有文字说明,却和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给我们带来额外的阅读乐趣。在导读课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类图画,引导学生关注文字背后的故事,以此丰富故事的内容,使主题更加明确,更具有童趣,使学生的阅读更加情趣盎然。   三、展开想象,“悦”在自由驰骋
  林美琴说:“想象力是抽象思维的铺垫,通过想象力的发挥,才能让阅读从对图像的外部观看进展为内在思维与感受的心灵活动。”
  任何人都不是生来就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想象力是通过直接、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力也越丰富,而绘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体验的机会。好的绘本不仅在讲述故事,同时也在帮助学生提升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
  在绘本导读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绘本里预留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
  翻开《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一书,在扉页上,我们看见主人公巨人乔治,他身穿破旧的衣服,弯着腰,弓着背,紧闭嘴角,没有一丝笑容,无精打采地走进故事中。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巨人这是怎么了”。而在书的最后一页,我们又看到乔治,他仍然穿着旧衣服,却嘴角上扬,笑容可掬,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想象,猜猜故事情节以及之间的联系,体验阅读的畅意自由。接着翻开第1页,画面上出现了穿着旧凉鞋和旧袍子、走在大街上的乔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旁边两个巨人的表情、眼神,猜猜他们看到邋遢的乔治会怎么想,水池上小美人鱼的父亲为什么对乔治一脸的不屑。学生观察图画展开想象,从想象中找到乐趣。
  又如,和学生一起读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这本书时,读完书名后,出示书的封面,问:“封面上画了些什么呢?在你眼里,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呢?就是这样一棵大树,它会和这个穿背带裤的小男孩发生些什么故事呢?你能猜一猜吗?”通过有意义的提问和引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预测推理能力、欣赏画面能力,利用图画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可拓展性,启发学生的想象,让他们能自由感受隐藏在图画后面的故事,从而深化对绘本的感悟。
  四、耳朵阅读,“悦”在沉醉其中
  被人们称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中强调:“图画书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作为朗读者自己的感受讲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当父母或朗读者把图画书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图画书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聆听者的一生当中。”
  由此可见,孩子的早期阅读不同于成人的阅读。成人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读书经验,能充分地感悟作者的心情和想法,并通过书中的语言,想象故事中的世界,描绘出意象。所以,成人朗读,孩子听赏,让孩子在用眼睛进行阅读之前,先“用耳朵进行阅读”是绘本导读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用“耳朵阅读”所获得的阅读感悟会令孩子心神荡漾,沉醉其中,其乐融融。
  在一年级绘本导读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其一,教师的朗读和讲述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其二,教师朗读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更需要用心投入到绘本中去,声情并茂、有感染力的朗读和讲述,会让孩子愉快地走进故事,走进课堂。
  如在《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的导读课中,我发自内心地为学生朗读巨人与长颈鹿的对话片段,还手舞足蹈地唱起巨人所唱的歌。学生通过我的读和唱,感受到乔治是真心地帮助长颈鹿,体会到助人为快乐之本,一个人如果真是愿意帮助别人,那么,这快乐是抑制不住的。
  五、同类推介,“悦”在海阔天空
  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去》中这样写道:“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也说:“把每个孩子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孩子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
  所以,当我们指导学生阅读绘本时,我们应该把他们“领进书籍的世界”,向他们推荐一系列绘本,让绘本真正成为他们“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让绘本阅读变成他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在《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的导读课上,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激发。这時,我们可以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在读完《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后,读一读“聪明豆绘本系列”的其他绘本,如《小房子变大房子》《女巫扫帚排排坐》《小海螺和大鲸鱼》《咕噜牛》和《咕噜牛小妞妞》等,从而让绘本成为学生成长旅途中的精神食粮,让绘本陪伴他们“每天向前走去”。
  总而言之,借助绘本这把金钥匙,引导学生以直观形象的图画为引导,逐渐亲近、理解与掌握抽象的文字符号,从而顺利地衔接文字阅读,发展深度阅读。在充满童趣的绘本世界里,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中,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图画书的快乐,很快就会进入下一个读书阶段,从而打开“悦读”的大门,培养阅读
  情感。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中心校地处北京西南与河北省交界处的拒马河畔,是一所半山区的乡村小学。学校始建于1930年,经过历史的变迁,由私塾逐步发展成为抗日小学,解放以后才真正成为完全小学。目前中心校下辖一所中心小学、三所完全小学,共计28个教学班,近700名学生,教师76人。  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重要环节,而教育教学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内涵所在。近年来,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
作为语文教师,让我们先来追溯一下“语文”二字的起源。语文,在清朝末年“废科举、兴新学”时被称为“国文”;“五四”以后,白话文兴起,小学“国文”改称“国语”,侧重白话文,中学仍称“国文”,侧重文言;解放后,叶圣陶先生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为“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合称“语文”。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张志公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对《岳阳楼记》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读书,历来是我们这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度所力倡的,也是育就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法宝。我们常常为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而自豪,为绵延深长的千年书卷而自醉,为声振古今中外的儒士文豪而自鸣。可不知何时,在文明積淀颇为厚重的中华民族,读书声渐小了。对此,不少有志之士为提高民族阅读水准而大声疾呼。作为教师,我们也清醒地感觉到,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读书行为的比重太小。教育有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罗曼·罗兰
书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环境模拟技术团队面临着很多困难。尽管这是一支战功显赫的队伍,却低调到几乎无迹可寻,就连团队的学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浚都鲜少有其个人的报道。不过,简简单单的一份介绍,就足以让人们认识到这支队伍的厉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环境模拟技术团队由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多个专业的学者组成,致力于环境模拟与试验技术研究、环境模拟试验系统研制等研究工作。在王浚院士的带领下,团队已经承担了大中
记者:宋老师,您好!我了解到近年来您和您的团队在吴忠豪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听到“双重点”,可能许多老师会有疑问,您能给我们简单谈谈吗?  宋道晔:非常感谢您对这项研究的关注。如您所说,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自开展以来,的确有很多教师对这一提法产生过疑问。首先应该明确,“双重点”指的是“语言发展”和“认识汉字”,就是根据低段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发展儿童语言
一、创设真实情境,确定想养的宠物  师:课前咱们跟着10班的乐乐,看了学校附近“提姆宠物店”里的小视频。孩子们有的被宠物们呆萌的样子给吸引了,有的对它们的独门绝技佩服得五体投地。(出示各种宠物图片)  生:哇……  师:很喜欢吧?如果有一天,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宠物店,你最想把什么宠物带回家?  生:(兴奋)我想要一只泰迪犬。  生:鹦鹉鹦鹉,我最喜欢鹦鹉。  生:我想养一只仓鼠。  师:今天我们
【教材简介】  《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产生阅读期待。因此,读好对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生分析】  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刚由低年级的字词学习开始转入句
一天,我上完《草虫的村落》一课,发现很多学生把这两个字写错了:“巷”的下半部分写成了“卷”的下半部分;“熙”的左上角写成了“臣”。我一边批改作业,一边生气:这帮孩子怎么这么不用心?照着都抄错!然后便想着怎样去“教训”他们。  改完作业,我冷静下来,心里接着琢磨:为什么我刚教的那届学生很少把这两个字写错呢?原因在哪儿?哦,那是因为去年我教这课时,预先知道了孩子们会把这两个字写错,所以在课堂上进行了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能读写9个生字。  2.揣摩用词的细微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运用文本语言,在多个回合中有侧重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运用文本语言,在多个回合中有侧重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揣摩用词的细微变化,体会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
一、意义:语文深度学习的内涵与价值  1.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意义上,学习者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而是能适应新情境,探究新问题,生成新能力;在学习方式上,学习者不是片面地接受信息,而是在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围绕具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并将所学的内容和感受有机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在新的学习情境中能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