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化情境 发展学生思辨能力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rn_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强调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应运而生,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落实到课堂实践,也就是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本课程的核心。课程的突出特点及任务不在于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而在于价值观念的确立、态度的改变,以及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同时借助于多种形式和途径达到提高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思维能力、陶冶道德情感的目的。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悉心创设条件,激发学生思维,以谋求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创设两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道德判断能力
  1.辩证看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教学方式,即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或合作学习,提高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指导道德实践,“道德两难”情境讨论法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
  受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的启发,我发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设置两难问题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内心认知冲突,触动原有的认知心理结构,让学生思考、辨别、选择,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水平。
  例如: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三框《让生命之花绽放》,师生谈到了珍爱生命,肯定生命,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放弃生的希望,并延续生命的价值。这时,我设计了一个道德两难情境:在汶川特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为了保护自己的学生牺牲了生命,谭老师算不算珍爱生命?面对问题,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认为是珍爱生命的一方论述:谭老师救了四个学生,四个学生将来能为国家、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从长远意义说,实现了更大的生命价值;认为不珍爱生命的一方论述:谭老师没有珍爱自己的生命,谭老师也有家人,有事业,他的离开会给亲人和学校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并不能说他珍爱生命。面对学生在道德认知上的分歧,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中不同职业领域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医生、警察、教师……学生领悟了其中的道理,最后,我在屏幕中出示这样一段话:当生命遭遇民族大义、道德、职责时,我们要……每个人对国家、社会和他人都有价值。在肯定自己的价值,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我们应该肯定他人的价值、尊重他人的生命。
  再如,网络游戏、虚拟空间的交流,几乎所有的初中生都喜欢,他们都有自己的QQ,有自己的网上好友,认为在网络游戏与交流中,他们有成功感、有神秘感,不被约束,随性而为,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是教师、家长、社会都把网络游戏、网上交友视为洪水猛兽,努力去制止。到底网络游戏、交友该不该,学生的内心很困惑。我利用八年级上册第六课《享受健康网络的交往》这一课题,设计了网络交友(网络游戏)利与弊的辩论,有效地解决了此类困惑。像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内心需要的两难问题设置,能极大激发学生探索、讨论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思辩中学会了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看问题,拓展了思维,加深了认识。
  2.形成道德信念
  真正的道德认知应包括领会道德知识,进行道德评价,形成道德信念。道德知识领会是学生具备道德认知的前提,即要使受教育者了解具体的行为准则以及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准则。但道德认知还涉及受教育者对这些知识信不信、接受不接受的问题。正因如此,在培养道德认知时还必须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并在评价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道德信念。
  美国学者布莱特经过长期研究认为,青少年儿童通过对假设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为此,教师通过创设两难问题情境,提供实践机会,使学生能经常运用自己的道德知识进行道德分析和判断,能使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从肤浅到深刻不断发展,并最终促使其道德信念的形成。
  在执教人教版七下第三课第一框《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从法律角度认识到自立的必要性,我设计了一个辩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应不应当由父母来支付。学生通过辩论,了解到我国法律的规定: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没有权利要求父母付给抚养教育费。教师这时候又提出新的问题:“学费问题到底怎么解决?难道父母能不再给孩子生活费吗?”学生经过再次讨论,意识到大学生的学费可以通过勤工俭学、争取奖学金、助学贷款等多种方式来获得,学费获得的过程就是大学生自立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在思辩中提升了自立能力,从而领会到自己的事情应自己负责,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判断。
  创设生活化课堂,拓展学生思维视角
  在教学中,教师可将最新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不断扩大学生的视野,不断用新知识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课堂内容要向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开放,设计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效性。例如,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使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也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21世纪,我国最紧缺的人才是信息、金融、法律、现代管理、生物技术、环保技术等,特别是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有教育专家指出,新世纪的中国教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应用能力外,还强调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探究、有效学习,注意培养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意识。21世纪,中国教育要努力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
  针对上述信息,我设计了如下问题:(1)请你利用上述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拟一份“优秀中学生”评价标准,它应包括哪些方面?(2)为适应新世纪人才的需求,你准备培养自己哪方面的能力?(3)请你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以展示21世纪中国中学生的风采。(4)请你举出两个由于科技进步,改变了你家或所在地生产、生活方式的例子。(5)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你将怎样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   上述问题是以时事材料为背景而设计的开放性教学目标,有显性的、近期的、单一的,也有隐性的、长期的、综合的教学目标,从而活跃了学生思维,这正是新课标理念的体现。
  再如,在教初三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可是初中生对环保和经济发展状况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如何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一个难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本内容,我们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话题,从小处入手来理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大问题,利用书本现有材料:一棵50年树龄的树所具有的生态价值,与如果它被砍伐,制成一次性筷子的价值比较设置讨论问题:我国作为一次性筷子出口大国,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得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可能会发生冲突,要寻求两者均衡发展的结论,理清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开展有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放而科学的评价机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传统的一卷定乾坤的评价方式存在许多弊端,尤其是考试成绩与行为举止脱节,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不能以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品行,期末考试的成绩只能是评价学生的一种方式,学生的上课表现,课外活动情况,平时的言行,学习习惯,对父母、长辈、他人的态度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一个学生的品行。因此,评价学生的标准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在考试上,也要尽量突破试题答案的单一性,探索开放性试题,力求在答案要求和设计上增加多样性和灵活性,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独立思考。例如,我们可采用开放式命题,结合时事热点和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不要给学生局限范围、规定方向,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答案的拟定坚持“源于教材,活于教材”的原则,把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渗透于组织答案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中。
  在考查尊重、平等的内容中,我设置了学生生活实际中遇到的情境:在校园里,你见到校长……在楼道里,你见到老师……在操场上,你见到正在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在校门口,你见到正在站岗的保安……扪心自问,你对待他们的态度平等吗?
  早上,你穿着干净的校服,背着新买的书包在拥挤的地铁站等地铁,这时候,车门打开了,你发现,面对着你的车厢塞满了民工,他们衣着肮脏,身上散发着阵阵汗臭,脚底下也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工具,这时候……你还是上车了,身边几个人开始捂住鼻子,嘴里对民工没完没了的抱怨……依据情境,请学生书写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考查方式,可以让学生说真话,把学到的内容自觉应用到生活实际,在真实的世界中看到了自我,思考了人生,最终达到了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及道德思维水平提高的目的。
  编辑 王宇华
其他文献
突发新闻现场采访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滚动式新闻节目的推出应用了各种先进的科技,显著的提高了突发新闻的时效性,突发新闻的现场采访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喜爱.文章针对突
这个世界上或许很少有一样物质像水那样,与人类的关系如此紧密,但迄今人们对它的本质的了解仍极其有限;自然科学的门类已经发展到数以千计,与水有关的应用研究分支也难记其数
期刊
作为主合同债务人的“欺诈”行为 ,毫无疑问也要影响保证人保证意思表示的效力。正确认定保证合同的效力并不影响依法对主合同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根据公平原则 ,也要兼顾对无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在先,“学”在后。而在现今的自主课堂中,学生为主体,“学”是课堂的核心。为了让学生“学”得有效、“学”得深入、“学”得全面,我们依据“预后思,思而学”的教学策略,探索“学”在先,以“教”助“学”的模式。在引入iPad之后,有效地实现了课堂中的分享、测试、统计、监控、交流等,使得课堂转型得以有效实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前测分析明认知  课前,我们给学生布
近些年新闻媒体工作的发展形式呈现多样化,随着民生问题的广泛关注,媒体的镜头开始聚焦于普通百姓的家庭,全国各级电视台在相关方面也投入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走进寻常百姓家
本文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大背景、非遗文化进高校的现状、研究价值及重要性的分析,明确非遗文化传承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探索方向和具体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教学实践方法,从宏
从碱金属离子结构、电荷逸散效应 ,碱金属氧化物 ,过氧化物 ,超氧化物中氧阴离子的稳定性 ,说明碱金属过氧化物形成的原因 . The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alkali metal
通过媒体素材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方式在小学阶段是分层次的。低年级学生天真可爱、模仿能力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播放动画片让学生进入情境。在情境故事中学习,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便捷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例如,在一年级立定跳远课上,教师利用iPad里事先准备的“小青蛙过河”的故事导入情境,学生扮演小青蛙,开展情境环境下的练习,通过教师的引导,积极、活泼地完成教学
专业性是财经新闻最重要的特性,财经新闻的专业性离不开专业理论知识的支撑,更离不开对专家的“借嘴”.这种“借嘴”方式虽然保证了财经新闻的专业性,但往往它的有效与否会直
在今天大机器生产的时代,手工纸已成为边缘角色,其生产仅存在于极少数偏远乡村、少数传统造纸地区的个别作坊,甚至在个别古镇只是旅游业的表演项目。这不能不说是时代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