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改动,改出一片新天地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要学习,少不了做作业。但如果长时间用相同的方式做同一种作业,不要说会滋长学生学习的厌倦感,至少作业的效果不会太理想。那么,能不能将作业的方式改一改呢?对此,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一、改预习为搜索,变机械为灵动
  上新课文之前,我常让学生做这样的预习:用心朗读一下课文;搜索与课文有关的信息;筛选与整合搜集到的信息;把选择和整理好的信息摘抄或打印下来,用心读一读。搜索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搜索的内容、形式要有变化,要因文、因人而定。要提醒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搜索相关的重要信息,可以搜索作者,搜索原著,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与课文有关的故事,也可以搜索其他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有时我也让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搜索不同的信息。
  2.搜索到的信息一定要整合,择优选用。信息搜索到了,并不是简单地打印或抄写就完事了,而是要求学生认真读信息,然后进行筛选与整合,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打印或摘抄下来,并认真朗读,看看是否文通字顺或内容有缺漏。
  3.课上一定要安排时间对搜索的信息进行交流。交流的目的有二:一是通过交流,让学生感到搜索到的信息是有用的;二是通过交流,让学生有个比较,谁的信息搜索得优,谁的信息搜索得劣,以便在下一次搜索时有所改进。
  二、改背诵为朗读,变枯燥为有趣
  许多学生都不喜欢背诵,视背诵为险途。于是,背诵的作业多数时候形同虚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将背诵作业改为3~5遍的朗读,即只要教师布置背诵的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不背,以朗读3~5遍代替。为了保证朗读的效果,有两点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
  1.要坚持有感情地朗读。“选择朗读的同学一定要坚持带着感情朗读,否则就只能背诵。”这是我布置作业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在实践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原来的“小和尚念经”,都变成了有声有色的诵读了;课堂上,原本很少举手朗读的学生,现在也敢举手了。
  2.坚持有听众的朗读。我发现,有没有听众,直接影响朗读的态度,而态度决定一切。因此,在布置朗读作业时,我一般都会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希望他们能做孩子的忠实听众。有了听众,就保证了学生的朗读效果。
  时间长了,我和学生都发现,有感情朗读课文3~5遍后,不但课文内容清楚了,课文也差不多会背了,真是一举两得,“形同虚设”自然变成了“喜闻乐见”。
  三、改日记为片断,变繁琐为精致
  每次布置日记时,总能看到许多学生皱眉的样子,听到他们叹息的声音。于是,我将日记改为片断描写,即每天用一两百个字用心描写一个片断,第二天在上课的前三分钟抽取三个学生进行片断朗读。这一举措,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我经常让学生写如下片断。
  1.人物片断描写。比如教师、同学、身边的亲人等,写他们与众不同的外貌、惯有的动作和神态,还可以写自己,如自己喜欢的衣着、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包括特别日子的特别心情等。
  2.活动片断描写。如班级和学校组织的竞赛活动、出游活动、排练活动等,将印象最深的一点写下来。
  3.意外片断描写。生活中会有许多意外,意外迟到、意外摔倒、下雨没带伞、作业本忘在家了等。这些意外很适合进行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
  4.课文片断仿写。实在没材料写的时候,我会建议学生仿写课文的某一个片断。因为课文大部分都是经典,而且学生有了参照物,难度降低,写起来也顺手。
  长期的片段描写使学生养成了反复修改、反复斟酌的习惯,而上讲台时的那一阵阵掌声更增强了他们写作的乐趣和信心。
  四、改摘抄为编报,变积累为创造
  摘抄好词、好句是语文教师很喜欢布置的一个作业。因为语文重在积累。但长期机械、重复地摘抄,学生会厌倦,甚至会因要摘抄而讨厌看书。于是,我把每天摘抄的作业,改为每周编制一张手抄小报,并提出编制的要求。
  1.报头要自创。报头在小报中最醒目,特别是小报的名称最吸引人。每次我都建议学生根据所看书目的不同,取不同的名称。学生们是聪慧的,“白云悠悠报”“过目留言报”“书香漫漫报”出来了,什么“海贝”“花开了”“蓝精晨”“枫叶飘”“棒棒糖的世界”亮相了。
  2.内容要翻新。小报的具体内容也是摘抄好词佳句,但我要求学生变花样。比如,好词可以分分类,好句可以组合成新段,好段可以仿写,最后还可以写写自己的读后感等。
  3.排版要创新。一张A4纸,可以横排,可以竖排,可以剪成圆形、菱形、三角形,也可以是叶子状、糖葫芦状,甚至是一把雨伞,一只鞋子,再配上五彩的颜色,美丽的图画……因此,小报也经常给我带来意外的惊喜。
  手抄报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写字、绘画、构思、创意。精美的小报可以美化教室墙面,也可以成为学生永久的记忆。
  “教者有心,学者有益。”小小的改动,让语文作业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而成了一种挑战,一种期待,一种收获。学生真正成了作业的主人,而作为教师的我,也真正享受到了学生作业所带来的甜蜜。
  (责编刘宇帆)
  
其他文献
批注式阅读教学汲取了“发现法”“探究法”等优点,指在教师的引领下,以自学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画、注、批为载体,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语文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活动。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中只求“读会”不求“会读”,难以根据学情展开教学的现状,可将批注式阅读创造性地运用于语文教学中。  一、和谐氛围——批注式阅读的动力  1.在教学中,教师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充
《田园诗情》(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是一篇写景的散文,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了一系列意象,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特别是第二至六自然段以“分镜头”特写的形式,展示了荷兰的田园风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笔者认为,教学这篇课文可从文本的“镜头”式描写入手,通过三个层次的研读,引导学生在静心地观赏与诗意地品读中,盈润情感,滋养心灵。下面谈谈笔者对
量体裁衣,就是选择好了可以使用的材料以后,还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按照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剪裁,做出合理的安排。只有找到合适的组织材料的方式,才能把文章的观点和材料,情节和场面,绘景、叙述、议论和抒情等串联编排起来,使中心和材料各得其所。  一、安排结构  1.时序法。时序法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事、写人、状物、绘景的方法。例如,《观潮》一文,先写潮来前的景象,再写潮来时的景象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突显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特点,从探究毕淑敏的写作风格入手,抓住心理、语言描写理解母亲对儿子的爱,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读准“打蔫儿、拖沓、忐忑不安”等词语。  2.认识毕淑敏的写作风格,学习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揣摩母亲的感情变化,体会母爱。  3.学习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写作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功能:概括事物的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达等。因此,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让我们一起面对现实:说起习作指导,大部分教师会忍不住说上一句:“难!难!难!”大多数学生害怕作文,逃避作文,一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教师常常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而学生“对答如流”:“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也应该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精神成长。现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燕子》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一、关注语言文字,准确理解思想内容  语文教学,这里指阅读教
《山雨》这篇课文是作家赵丽宏的作品,作者从“雨声”、“林色”、“山静”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有声有色的情韵世界。文章文字优美,非常适合孩子朗读。因此,在教学中,我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孩子直接接触文本的读书上。“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只要通过多读,这些清新的语句自然会流淌在学生口唇之间,烂熟于孩子的心里。再者,文章文字浅显,又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教学时,我没有过多地介入,只是就几
差异化教学是新课改的一种创新教育理念,针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提出了尊重内在感受、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个体体验的要求。但事实上,进入实践环节后,往往有很多教师无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造成两种局面:要么变成学习木偶,要么变成“叛逆学生”。要想平衡课堂教学中的两类学生主体,笔者认为首要就是实施差异化策略,将课堂自由权还给学生。在此我针对自己的一节公开课《最佳路径》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理清学生思路,明确自
韩愈认为,阅读鉴赏文学作品不仅要“口不绝吟”,还要反复品味。朱熹认为,读书须把书读得滚瓜烂熟,要读到书中之言都像出于自己之口;然后细细品鉴书中的内涵,要品鉴到书中所表达的意思好像都是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才有收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也是一样。那么,教学时,我们如何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吟咏之声将学生带进古典诗词悠远的意境、丰富的意蕴之中,感受古典诗词和谐的节奏与韵味呢?  一、切忌揠苗助长,应循序渐进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段的教学重点。根据课标要求,低年级教学要把识字作为目标,丰富学生的识字资源,扩大识字量。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单元对此采用了组合和编排的方法,串联识字,通过系列词串让学生既能和现实生活联系,又能够获得教育熏陶,是非常有效的教学形式。  二年级上册“识字五”是苏教版词串识字的第一站,教材以冬天为素材,将冬天的景色、冬天的人、动物的活动以及冬天的植物联系起来,连缀成一幅丰富多彩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