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学规律,培养初中生阅读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x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之掌握阅读的有关技巧和方法。阅读既是为了获得语言、文字、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观察、思考、想象等各种能力,又是为了丰富精神生活,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首先要求学生广泛地阅读,而受阅读条件的限制(时间、课外读物),我们转而追求课内阅读的高效。
  一、切实做到“教学方式和师生角色”两种转变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任务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引导”实际上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和方法。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及新课改推行的目标。推行阅读教学改革,要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师生角色的转变,尽力凸显阅读教学的个性美。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阅读是阅读主体对阅读对象(即作品)的再创造。在阅读中,应让学生依个性建构对文本意义的认识和新发展,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吸收新的知识,用充满个性的心灵与作者发生碰撞,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体现阅读中学生的主体性。
  二、重视对字、词、句、段的教学和积累,为阅读教学奠定基础
  语文教学重视长期的积累,要通过具体的积累实现高层次的阅读追求。初中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积累字、词、句、语段,重视学习的过程,理解文章的重点,学习词、句、语段,理解文章的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词语的具体含义,认真揣摩和比较词语的内涵,推敲和领会重点的句子和重点的语段的含义,深入扎实地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把自己的体验与情感融入阅读中,身临其境,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感悟能力,从而获得长远的发展,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通过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主旨,学生才能获得知识,增加积累,形成知识体系与价值观。要让学生在逐渐清晰的阅读思路中,从字词的理解到通篇文义的把握,边读边想,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反思、评价、批评之类的内容。然后,组织学生积极研讨,要注意的是在自读的基础上再进行研讨,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尝试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体验、文化积累、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定式观念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形成独有的意象,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四、阅读教学要抓住重点
  阅读教学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对优美的语言的赏析能力和概括能力。重视学生学习和体会人物的语言描写,重视方法的积累和运用,培养学生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理解和运用,重视描写方法的运用。语文教师要重视对教材的精确把握,并利用时间进行语文阅读,重视文学作品、哲学作品、教材的阅读,重视培养独到的解读文本的能力。
  五、将学生带入相对熟悉的情景
  奥苏贝尔有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原有的情感经历进行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很难想象不知道三角形的学生怎么学习全等三角形,也很难想象没有经历过离别的学生如何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离别之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理应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情感调动起来,让学生多情善感,感悟文本,感悟作者的体验。
  六、强调朗读教学,积极培养语感
  教师要重视语句语段的讲解,重视哲理句子的练习,在句子含义深刻丰富的地方要反复推敲品味。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感情,读出文章的味道和真情,读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通过具体熟悉的朗诵积累知识,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并为学生的语文发展奠定语言基础,形成语感。
  七、提供相对独立的阅读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真正的阅读权利
  学生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背景,都有个性,教学应该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在指导阅读时,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我感受和自我需求,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形成新的观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具备民主的教育思想,多和学生沟通交流,而不是完全按照教材、教参和自己的固有的理解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天性,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良好个性,努力启迪学生的灵感,挖掘学生的悟性,增强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积极地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作品阅读,实现独立阅读中的自我提高与发展。
  八、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
  教师要让学生的阅读成为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开阔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觉和创新能力,并加以补充。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追求课外发展,实现课内外的阅读积累,不断巩固和增强课堂教学成果,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写作的才能。
  九、达到新课程的课程目标
  新课程的课程目标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及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遵循阅读教学的唯一宗旨,就要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师生角色。
  总之,在当今这个信息万变的时代,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筛选和甄别信息的能力。然而,优化课堂阅读教学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应是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这就要求广大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探索阅读教学规律,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炭疽芽胞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是可形成芽胞的革兰式阳性需氧菌,可导致炭疽疾病。炭疽是草食动物的一种主要疾病,人类接触土壤中、皮毛上的炭疽杆菌芽胞可以导致感染。芽胞
摘 要: 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知能并举,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发展语言的同时,活跃思维,开发创造潜能,发展能力。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 合作探究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为条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保障”。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知”“能”并举,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
创造性解读是课改后阅读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但由于一味求新求异,张扬个性,创新的诉求过于强大,出现超越文本、拔高文本的思想价值,忽视文本的存在,任意添加臆想、猜测的成分;
摘要:经过六次的听力教学训练活动,学生的听力兴趣、接受力和水平让人大吃一惊;同时,听力对笔者的冲击力可以用震撼两字来形容。故此,课后笔者认真地反思我们的英语听力教学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变得高效,让学生不再畏惧呢?在本文中,笔者就谈几点不成熟的想法,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思考;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
综合性实践课一直以来都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可是鉴于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教育环境的劣势,一直未能得到重视。本文从教师的观念转变,教育资源的挖掘,学生的内在渗透,积
乳酸是少数已工业化的生物基化学品之一,利用发酵法生产乳酸,具有产量高和成本低的优势。但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L-乳酸的光学纯度低,不能满足聚L-乳酸对高品质L-乳酸的要求。本论文针对这个问题对L-乳酸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通过紫外和DES诱变获得高光学纯L-乳酸的突变菌株进行了研究。对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野生型生产L-乳酸的菌种采用16S rRNA鉴定并通过BLAST进行序列相似性比对构建系
摘 要: 长久以来,许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中指出 “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合作学习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清楚表达、理性沟通与人际关系等重要社会技巧与观念。“合作学习”逐渐成了国内外蔚为风潮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语文教学不仅要强调学生读、写、说、听能力的培养,还要强调其培养相应职业能力的工具性。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常常会使用合作学习模式。作者研究了两个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