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alker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效率的高低。但从实验教学现状来看,课时不足,实验研究较少,机械化重,实验标准化要求较高等原因都导致了生物实验教学开展起来困难重重。文章就基于对实验教学现状的思考,并结合实验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1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1、新课改的一大方向就是要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体现在生物教学中就是实验内容的增加。新课程标准中围绕10大主题都有相应的实验要求,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中解脱出来,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大量的实验让教师有措手不及之感,而学生也无从快速地适应教师教学的转变,加之有些教师盲目跟风,导致实验教学走形式化,学生不但没有学好知识,技能培养更成为了口号,在有的学校还出现了以演示实验来代替学生动手操作的现象。不得不说,实验内容的增加和教师适应能力及课时之间存在了一定的矛盾。
  2、我国教育延续的是千年以来的封建式教育模式,重知识轻技能,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重实验结果而轻视过程,新课标则要求教师重过程,在这个转变中,因教师缺乏对实验教学的研究,往往实验成为一种表演秀,在有的课堂中,实验并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技能,而是为了完成任务,保证开出率,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则还是停留在重结果轻过程上。
  3、从学生角度来看,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标准较高,不仅要学生了解基本的实验原理,还要求学生能正确实验,在实验中观察现象,通过现象而得到结论。以“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实验教学要求为例,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用具,在该实验中涉及较多的实验用具,每一样教师都需一一指导学生进行选择并正确使用;在实验步骤上,从参考图到显微镜到用显微镜观察制成的临时装片或永久装片都需要学生认真、仔细地进行;在实验中,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实验过程,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还需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区别。但从课时和学生的基础上看,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这就让教师在传统和新课标之间犯难了。
  二、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设计的对策
  1、要明确实验教学的目标。在以往的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上课就带着学生做实验,等实验结束了,学生还不知道实验的目标,因此,实验教学效率也就相对较低。明确实验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是否达到了目标。因此,实验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就应向学生明确实验目标。如在“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的实验教学中,在实验之前教师就应向学生明确“通过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理解小肠的结构特点”,当学生实验后再以是否理解了小肠的结构特点来审视实验过程。
  2、关于实验准备,以往很多教师在实验前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忽视了学生在实验前的准备,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只要一遇到问题,学生就会将思考的重点放到多个方向上,有时教师为了向学生解释和实验相关的知识,占据了实验时间而导致实验效果受到影响。以“探究酸雨的危害”的实验教学为例,在实验前,教师需引导学生了解酸雨的成分、ph值、形成过程、所选择的小麦种子也要符合要求,如此,实验才能顺利进行。再如在“模拟‘血型鉴定’”的实验中,对于“血清、血型、输血”等知识,如果学生在实验前没有了解,实验中就会产生诸多问题,自然就会影响实验的进行。
  3、对于实验组织管理,重点要小组管理上着手。对于一个班级,教师只能从整体上进行调节和组织引导,很多时候无法深入到每个学生中,此时小组长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而且,有的实验周期长,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完成,而且也不一定要在学校的实验室才能完成,此时,小组内是否都按实验要求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小组形成合力,为了得到实验结论而认真实验。
  4、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一方面要注重引导,另一方面则要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收获。应该说,如果要让学生们从一个实验中真正获得科学的知识,那不是一节课或按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就能实现的。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来实施引导,以“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的教学为例,在探究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如可用问题“为什么要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为什么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却滴一滴生理盐水?滴清水或生理盐水的量又如何掌握?为什么要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薄膜?”等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实验,在实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如此问答结合,观察现象和得出结论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实验现象来了解事物的本质,也才能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三、生物实验教学中应注重的问题
  生物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的为了实验而实验和为了教学而实验的观念中解脱出来,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开放性的实验中做到自我实验,自我提高。
  1、实验教学因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是主导,教师通过实验设计的优化来组织和引导学生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大胆提问,大胆质疑,而不应以现成的实验数据、实验结论为模板,让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要做到这一点,师生关系和和谐课堂气氛的构建不可或缺。实验中,教师要从讲台到学生中去,用眼观察学生的实验,用心倾听学生的理解,认真指导,唯有如此,实验过程才会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大舞台。
  2、要注重对学生探究意識的培养。新课程强调学生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高中生物问题,验证高中生物规律。如在“生物圈中的人”的模板学习中对蛋白质的探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引导,如思考怎样调整人们的饮食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饮食搭配方法和饮食习惯,如果教师能做到让实验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和生活习惯,这样的实验就是高效的实验,有用的实验。当然,在实验中教师也不应墨守成规,多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设计一定的开放性实验,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也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牟金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J].考试周刊,2011.18.
  [2]赵文宝.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1.1.
其他文献
本文从时域与频域两个角度出发,通过采用谱分析和交叉谱分析方法来探究我国CPI与PPI之间的传导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居民消费者价格变化的主周期不仅长于企业生产者价格变化的
期刊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它是集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光电技术于—体的现代制
内容摘要:“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关注学生的发展,追求课堂的真实、自然和师生的共识、共享、共进,从而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动态生成;生命活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应只是机械地静态地执行预设方案,而是用变化的动态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从而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日前,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主办的第二届广州国际电动汽车产业峰会在广州召开,本届峰会以“智能驾驭电动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格局与趋势,充电设施及商业模式等行业关注的焦点话题。  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发表开幕式致辞,王会长表示,在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大趋势中,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机遇总体大于挑战。作为企业代表,广汽集团执行董事、常务副总经理冯兴亚先
中图分类号:G625.6  常言道“静坐常思己之过”。一个善于反思的人是一个进步的人,也是一个不断进取的人,也更容易成功;同样,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肯定是一个认真负责的教师,也是一个有理想、有信念的教师,也必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海涅说过:“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將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错误,修正我们的错误,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生
我和康重华是同辈人,他原名叫康子安,“重华”是艺名。因为两家都是说扬州评话《三国》的,所以我们也是同行。有人说同行是冤家,这在我们这里不成立。  那时候我家在参府街大升平巷,他住东营,相距不远,两家常有来往。我父亲费骏良和他的父亲康又华除日常切磋说书技艺外,闲暇时就凑在一起“票戏”,唱唱京剧。康家喜欢京剧是有传统的,重华兄的祖父康国华先生就喜欢京剧。他们家就由外而内,慢慢把爱好融进了说书中,久而久
期刊
内容摘要: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过程中要适时适量适合内容,要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在情境的创设、知识点的选择、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优化练习设计、培养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都要做到合理,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画蛇添足。  关键词:整合;合理;情境;恰当;知识点;教学效率;情感沟通。  中图分类号:G623.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课堂教学方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知识密集膨胀的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世界经济趋向于一体化,国家企业与个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型组织被誉为21世纪最为成功的企业模式之一,该理论的提出,使得企业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