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刺绣”保护与传承的现代意义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selh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与科技的逐步发展,原本的传统手工苗族刺绣被机器所取代,传统的苗族刺绣制作技艺已濒临危机。对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苗族刺绣基本现状;特色特点;苗绣遇到的问题;办法措施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拥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十分丰富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刺绣”就是其中之一。而当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它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处于濒危的境地,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刻不容缓,成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一、苗族刺绣的源流
  至今所知,苗族刺绣以苗族服装为载体,它与服装的发展同步。据文献记载,秦汉时期,封建王朝对“武陵蛮”、“五溪蛮”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军事镇压,迫使苗族由东向西迁徙。大部分进入西南的贵州、四川、云南。进入贵州的苗族,一部分继续向外迁徙,一部分留下来发展。由于历史上苗族没有文字,苗族刺绣就替代了文字,记录了苗族的历史,这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
  二、“苗族刺绣”的种类特点
  苗族刺绣是手工艺的一种,用色彩、丝线在布或丝织品上穿针绣成花、鱼、虫或景物等图案。中国有苏绣、湘绣、川绣、粤绣等四大名绣,而苗族刺绣则有自己独特工艺著称于世。苗族刺绣种类很多,有堆花绣、打籽绣、两针绣、十字绣、破线绣等等20余种。
  而具体特点主要表现在苗族刺绣服饰主要原料是棉、蚕丝、缎、绫、染料、白芨、苦楝树、栋青树等并且苗族人民都有自种、自织、自染、自用的传统工序。苗族刺绣体现了技艺精湛和丰富文化内涵。大面积的刺绣凹凸,画面工整、严紧、均衡、立体、华贵,用几何形图案,表现主题画面比较含蓄、抽象、意境深刻。局部兼用打籽绣和两针绣,使色彩鲜艳,主题画面活泼、突出和具体。
  三、“苗族刺绣”的现状价值
  1.历史价值:苗绣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苗族刺绣艺术,是苗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记载了祖先生活过的地方、生活环境、宗教信仰、迁徙与搬移、战争以及人类和万物,因此,它是历史的“活化石”。
  2.文化价值:苗族刺绣是千百年来苗族妇女不靠书本指导,全靠经验积累,继承传统,发展创造而来,使苗绣技艺提高到新的境界。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丰富、厚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艺术价值:苗族刺绣造型夸张,体现出一种天真浪漫的情怀,它装饰性强,主体感强,使画面丰富多彩,它能把花鸟虫鱼、人物故事有机地融合一起,成为完美的艺术品,它不仅是本民族珍贵之宝,而且让国内外人士青睐、赞叹和艺术研究。
  4.经济价值:苗绣的经济价值也十分可贵。从凯里市苗绣的部分制作者口中得知苗绣服装,每套价格约5000元至20000元,现在制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花工很大,三年左右才能制作一套,价格也将提高到每套10000元至140000元。
  四、“苗族刺绣”面临的几个现实问题
  1.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破坏:由于高科技步伐的加快,古老的手工制作技艺工期长,已不能满足时尚的现代人生活需求。尤其是机绣的引入,让传统习俗、传统村落、传统技艺等受到极大的冲击。
  2.打工潮的兴起:打工潮的兴起和城镇化的推进导致年轻的苗女,除极少数继续升学读书外,绝大多数都被卷入了打工潮,常年在外生活,她们乐于赶时尚,眷恋城市,价值、婚姻、审美观都发生了变化。不愿去学细絮繁难、费时少益的苗绣,引起传统文化传承出现严重断档,自然苗族刺绣传统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濒危。
  3.高龄的危机:原来苗族妇女人人会苗族刺绣,个个都是传承人,现在中青年人外出打工,只剩一些五十岁以上的农村留守老妇一边务农,一边给外出打工的子女带孩子,难于有太多的时间安心制作刺绣。
  4.尚缺保护措施:苗族地区现在缺乏专职工作人员,将无法建立健全以文、图、音、像“四位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无法全面搜集故事、作品及技艺,无法出版《苗绣》相关书籍 ,且国家级、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滞后,苗族刺绣技艺无理论支撑。
  五、面对“苗族刺绣”危机提出的几点对策
  1、开展“非遗”进校园工作:以贵州民族大学、凯里学院重点,推进“非遗进校园”特色工程,培养年轻一代刺绣传承人。
  2、举办培训,弘扬非遗:凯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培训,让传承人领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到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举办活动,加大力度宣传“非遗”工作:提高《苗族刺绣》的文化品味,通过组织活动和参加重大民族文化节庆活动,进一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影响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在有绣娘较集中的村寨发展《苗族堆花绣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让大家聚集在一个活动空间里活动,互相交流,互相切磋,相互激励,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苗族刺绣作品。同时办好展览,展销,让经济和产品挂钩,做好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5、做好数字化建设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黔文发[2014]1号《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对所有的苗绣制作技艺过程、苗绣传承人和苗绣工艺师,进行录音、录像、摄影、文字记录等數字化采集记录整理,建立苗绣数字化建设数据库。
  六、“苗族刺绣”传承的现代意义
  近年来,苗族地区的各级领导组织绣娘申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工作,迄今为止凯里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六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0人,州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4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目的是支持、鼓励传承人传授精湛的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掌握苗绣精湛的技艺,让其发扬光大。传统手工技艺比较复杂,制作效率较低,只有提高效率,扩大规模,才能发展“非遗”文化产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因此有效挖掘、保护、传承,建设一批有高素质的非遗队伍,是加快文化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主要内容。抢救“苗族刺绣”文化,迫在眉睫。所以当下我们要做好抢救、收集、整理、归档、数据库等保护工作,保护好《苗族刺绣制作技艺》,既政府的职责,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只有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守住这一宝贵的精神家园。
其他文献
【摘要】 陈忠实在关中平原这块深厚的黄土地上用亲身经历为我们绘出了一幅独特历史画卷。从温柔敦厚的大儒精神到鬼怪乱神的阴阳文化,融汇了华夏民族智慧与愚昧并存的多样文化因素,传承百年特色的风俗习惯更是为关中平原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从现实关中平原原型到小说版土地白鹿原,作家用史诗的笔法记录了一代人的兴衰哀叹。  【关键词】 大儒文化;鬼怪乱神;独特习俗  关中平原处于支流泾河以及洛河冲击而成的肥沃盆地之
期刊
摘要: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得以延续,并以其源远流长的特点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受地理、历史、习俗等条件的制约,各个国家在文化方面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特点,由此形成了文化的差异性,其中,文化差异对各国的文化评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各国文化呈现交融之势的情况下,充分了解文化差异对文化评论产生的影响,有利于促进本国文化走向世界,本文从语言差异、文化内涵
期刊
民俗化,是群体对他们的成员个体施以习俗管制的养成过程,即“使习俗化”过程;同时也是个人在习俗体制中学习并增长习俗知识、培养习俗意识和能力的过程。  人存在这个世界,从一出生开始,就有诞生仪礼。婴儿出生仅是生物意义上的诞生,只有为他举行诞生仪礼,他才在社会中获得地位,获得社会意义上的诞生。而举行的诞生仪礼就是他被民俗化的开始。成年仪礼的重要意义在于脱离母亲长辈的养护,然后经过考验而改造成为身心健全的
期刊
摘要:在向死而生的生存姿态下,死亡作为人的最终存在方式和生的最高虚无,成为盛开在文学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妖娆之花。本文以古希腊悲剧为研究对象,试图挖掘其中普遍蕴含的死亡主题与死亡情结,并以具体文本的呈现,对其中的死亡做美学的关照,探寻古希腊悲剧在对死亡的超越过程中凸显的死亡美学。  关键词:古希腊悲剧 死亡 死亡美学 超越  海德格尔说:“人是向死的存在。”某种程度上,“生命因死亡而美丽,因死亡而变得
期刊
内容摘要:《萨迦格言》是藏族著名的文学作品,也是藏族最早的一本集哲理与格言的诗集。其中包含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对藏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是一部思想内涵丰富,诗体结构别具一格的藏族文学作品,它所蕴含的教育意义、现实意义,以及社会历史意义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它  确实毫不保留的彰显了藏文化所蕴含的无穷智慧!  关键词:萨迦班智达 诗体 格言 思想内涵 结构特点 教育意义 现实意义
期刊
好的音乐,容易上口,适合一般信徒咏唱.好的音乐,表现信徒的崇敬、赞美和祈求好的音乐,净化人的心灵,让人从浮躁不安中变得心境平和。基督教有赞美诗,佛教有佛乐,道教有道乐,都能达到上述效果。宗教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使音乐为宗教的诠释提供了最佳的表现形式,而宗教的核心思想又通过音乐得到宣扬。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灿烂的文化,在音乐方面,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特色,创造出不少动人心弦的优
期刊
摘 要  藏族春节是藏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和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松潘安多藏区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千百年来与其他民族的交流融合形成其独特习俗。如今全球化背景下,其产生一定文化变迁,但是这种现象同时也促进了松潘安多藏区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扩展,促进了其传承与创新。变迁是所有文化固有的现象,只有适应时代的变化,该民族的文化才得以传承或转换。本文将以松潘藏区春节为例浅谈安
期刊
【摘要】:川端康成以其优美隽永的笔触、委婉动人的情致和深邃凝练的内涵创造出一个个独具魅力的人物和故事,将日本文学推向了世界文学的舞台。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日本传统文学情节,尤其是擅长通过女性形象,来表现日本传统文学的理念和审美情趣。本文通过分析《雪国》中的自然景色、人物特征、故事情节等来探寻作品中的女性之美。  关键词:川端康成 雪国 女性之美  一、关于《雪国》  川端康成由于幼年生活的影响而造就
期刊
摘要:人格发展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阶段为幼儿的人格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对幼儿教育提供了诸如重视早期经验、培养健全人格、重视欲望的满足、进行性教育、提供发泄途径等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人格发展理论 幼儿教育 启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作为现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所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一场庞杂而持久的精神分析运动。人格发展理论作为精神分析学的
期刊
[内容摘要]:从帝王到囚徒的沧桑巨变,使李煜词具有鲜明的印记,呈现出不同的两个时期,前期的词多描写他继位前和作为帝王时的“清愁”,后期的词多抒写国破家亡,身为囚徒时的“悲苦哀愁”。。本文将联系其作品,分析李煜词中“愁情”的具体内涵,提炼其所表现的文学意义。  [关键词] 李煜 词 愁情  李煜(937—978),字重光,中主李景第六子,25岁做南唐国主。975年李煜降,宋以他屡召不降封之违命侯。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