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t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21世纪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要具备创新能力,创新已经是现代化人才必备的要素之一。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同样也需要学生们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乐于对身边的问题展开积极的研究和探索。目前,我国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达国家相比已经非常接近,其中差距最大的就是创新能力,因为长时间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亟待提高,此文章将结合现实中的工作实践经验对于在高中阶段学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也从劳动经济时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迫切要求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来源就是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国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在高中这个最重要的教育阶段。由此可见,重点关注高中阶段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我国整体的创新能力、我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创新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特征
  1.创新意识的概念
  目前,我国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达国家相比已经非常接近,其中差距最大的就是创新能力,因为长时间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亟待提高,這就要求我国教育发展方向要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向转变。所谓数学领域的创新意识,就是学生对于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和数学 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于某一个不懂得现象展开持之以恒的探究和思索,对于既定的数学公式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展开推导,深入研究理解数学公式的产生原理,从而为发现新的数学公式打下实践基础。
  2.创新意识的特征
  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判断:首先,具有求异性,对于同一问题的看法与其他人不同,当然这里所说的不同并不是脱离实际的胡说八道,而是具有实际性,有探讨的价值。其次,探索性,有探索精神,可以对于发现的问题展开实际的探索工作,不会一味地等待别人来揭开问题答案。最后,开放性,不拘泥于当前的想法或局面,可以开创性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对于高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老师们积极转变教育方式,在实际教育活动过程中开展创新性的教育。
  二、高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措施
  1.提供创造平台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不是随便一说就可以完成的,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有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放在对现有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基本上都是应用既定公式,很少有自己思考的时间,所以,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提供创造平台,启发学生培养创新意识,从而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发散思维、进行创新。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学科本身逻辑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性思维,通过一个题目可以联系到其他很多的理论,可以改变成其他的题目,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知识体系的再创造。
  2.加强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高中数学学次过程中,因为知识中涉及的固定公式太多,并且大部分既定公式都是解题所必需的,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在大部门时间都是在利用固定公式解题,长此以往学生们的思维模式会逐渐固定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例如可以在布置作业任务的时候,注重题型的变化,解题公式的区别性,不要所有作业任务都用同一公式解题;教师还要注重课本知识讲解过程中的趣味性,不要生搬硬套的灌输给学生,这样的话学生虽然可以记住公式,但是对于公式如何得来的原理却一知半解,这样学生在日后解题过程中的公式应用非常困难。此外教师要理解教育活动的真正含义,所谓教学活动,就是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工作。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参与性的调动,可以多采取课堂提问的方式。例如问题:“无穷等比数列是不是等比数列?”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之后,该项课程之前的 n 项和公式都可以用等比数列的方式求解,但是对于无穷等比数列中的和要如何体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无穷”这个概念呢,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自由展开讨论,然后根据学生们的答案,老师在进行问题解答,这样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语
  创新的过程是智力激烈活动的过程,同时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与创新,创新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丰富教学方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开放性的平台,为学生创新发展提供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养成以创新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育的教学效果,为日后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剑荣.浅谈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6,(3):82.
  [2]刘会南.谈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6):216.
  [3]钟世红.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才智,2016,(6):309.
  [4]康红叶.浅谈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文摘版,2013,(12):106.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第一中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中职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较高工作技能和知识,还要有强硬的身体素质,由此才能有效面对复杂和突发的工作情况,而拓展训练作为一项有趣的体育活动,可以在磨砺学生意志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应对挫折的强大心理素质。所以,拓展训练引入到中职体育当中对现在的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是从中职体育引入拓展训练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
【内容摘要】由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入了新的阶段,学校不仅要求学生学好主要科目,还要求学生对其他科目全面发展。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它针对的是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让学生明白一些生活中的物理常识并且懂得对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做出解释,在出现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时懂得解答。教师在教导物理知识时,要注意让学生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因为探究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物理时通过质疑去发现问题,从而进行
2011年12月17日至24日,安徽省2011年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在钢城——马鞍山市举行,这是我省初中语文界同仁们的一次空前盛会!全省各地来马鞍山八中参加观摩的老师人数就达千人之多。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19日开始,到23日上午,4天半时间里,来自全省16个地市的34名参赛选手给广大观摩教师献上了多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在观摩了这些参赛老师的课堂教学后,心中生发了无限的感慨:教学永远是一门精彩
【内容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教育方式,转变教育观念,积极的形成科学的教师观、学生观,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在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程理念  一、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师观  为了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形成新的教师观,完成角色的转变。将
【内容摘要】在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中,尤其是手工课的教学,最大可能的去渗透环保教育。科技的迅速发展,不得不让我们重视环保问题,当下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环保已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对象。而环保意识易从小开始培养。在美术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更具有直观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 手工课 环保教育  在美术新课标的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在学习
动量守恒定律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下面就考试中学生常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总结如下:  【典型错误之一】忽视动量守恒定律的系统性  动量守恒定律描述的对象是由两个以上的物体构成的系统,研究的对象具有系统性,若在作用前后丢失任一部分,在解题时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例1:一门旧式大炮在光滑的平直轨道上以V=5m/s的速度匀速前进,炮身质量为M=1000kg,现将一质量为m=25kg的炮弹,以相对炮身的速度
在提前4年終止与罗旭德的合约后,西门子终究还是换回了一颗德国“芯”。  和西门子历史上绝大多数CEO一样,凯飒的职业生涯有着深深的“西门子”烙印:23岁即进入西门子从基层做起,在升任CEO之前,他已经担任了7年CFO。  如果说7年前引入非德籍、拥有多元化从业背景的罗旭德是西门子选择与过去“切割”,那么重新回到“西门子制造”是否意味着这家百年企业决意选择再次拥抱传统呢?  高端、大气、上档次一直是
一部电影揭示出了一个历史的真相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竟然被滴水不漏地隐藏起来,直到35年后,一部写实电影《实尾岛风云》的出现,才将它和盘托出。宏大残酷的电影场面,让观众真实地感受着那个埋藏多年的惨烈的历史真相。  电影中,他们怀着重生的希望和为国效忠的信念在荒凉的无人岛上心甘情愿地接受着日复一日的魔鬼式训练。而当一朝他们的希望破灭和被人遗忘时,巨大的痛楚和愤怒又促使他们走上公然与国家对抗之路
所有关心抗洪救灾的中国人,也许还记得1998年特大洪灾中那个抱着树枝在洪水中坚持了近9个小时最终获救的小女孩江珊。10年过去了,这个在洪水中失去母亲和家园的农村小姑娘的命运如何呢?    惊涛骇浪中的六龄女童    1998年8月1日20时30分左右,湖北嘉鱼电视台中断正常的电视节目,播音员告急:“牌洲大堤魏家码头出现溃口,大家迅速就近就高转移!”不多时,电停了。全被洪水淹没的垸内,黑茫茫的一片。
一、设计意图  新课程积极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再视知识为确定的、独立于认知者的一个目标,而是视其为一种探索行动或创造的过程。依据新课程的对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了《双曲线几何性质》本节课的教学。  二、过程实录  (一)提出问题: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椭圆及其双曲线的概念,大家告诉我你们学的如何?  (画出双曲线方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