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水利大坝除险加固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设计与施工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水利大坝存在的多方面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从坝顶和坝坡的设计、主坝采取的加固措施,以及灌溉发电隧洞的建筑加固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水利大坝除险加固的设计与施工,阐述了个人看法。
关键词:水利大坝;除险加固;设计;施工
一、前言
作为水利大坝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其除险加固的关键作用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其除险加固设计与施工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水利大坝在实际应用中的整体效果。
二、概述
水利大坝除险加固安全施工建设管理是实践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建设事业的不断成熟改进,在当前新的发展时期之中,我国的政府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水利施工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控制力度,加大了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对其中存在的结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大坝渗漏的问题以及防洪能力较差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上述工作不仅可以使得水利大坝除险加固的施工建设可以顺畅的开展,同时还可以全面的保证施工项目的稳定运营,使得洪水带来的威胁降至最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施工过程之中现场安全管理的水准往往较差,所以,在今后还应当重点的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解决。
明确水利大坝除险加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真正意义上实现工作改革创新的关键点,所以还应当对相关问题的核心思想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更好的实现项目的发展和进步。新时期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而小型水利大坝除险加固工程也涵盖在这一新要求之内,对小型水利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实行良好的安全管理,同时也充分发挥小型水库在工程施工后的社会效益及社会价值有着重要意义,小型水利大坝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中必须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对其进行施工安全管理。
三、水利大坝存在的问题
1.严重的渗漏
水利大坝的渗漏主要表现是:大坝存在渗漏、管涌、散浸、流土,甚至是坝脚呈现沼泽化;浆砌石坝下游坝面及坝内的廊道漏水等。原勘探工作深度不够,大坝的土质防渗体渗透性没有满足要求;设计不合理,水利大坝的下游没有设排水棱体;水利大坝的坝基、坝肩清理不彻底;施工不严格及材料或结构老化,浆砌石坝砌体不密实等都会引起水利大坝的渗漏。
2.不健全的管理体制
水利大坝的管理体制不完善,也不健全,好多水库的管理没法可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发生。有些地方对水库的管理不够重视,使一些年老失修的水库任由风吹雨打,损坏严重,有的水利大坝废弃不能用。由于水库运行管理工作辛苦,但劳动报酬不高,因此,水库的管理人员频频更换,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水利管理经验。不健全的水利大坝管理体制,影响了水库,使水库不能发挥作用。
3.水利大坝安全鉴定落实不充分
关于水利大坝安全的评价与鉴定,国家一直在重视,而且水利部曾多次出台了《水利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主要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水利工程的安全状况,发现水利大坝的病害,并及时给予维护与修理,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但在开展大坝安全鉴定过程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使各地开展大坝安全鉴定工作的落实不充分,存在一些不足:有些水库基础资料缺乏;地质勘探报告不能为安全鉴定提供充分的依据;安全鉴定成果中分析评价不全面也不深入;鉴定水平也存在差异等,这些都为水利大坝的除险加固带来困难。
四、水利大坝除险加固的设计与施工研究
1.坝顶和坝坡的设计
水利大坝的坝顶应该有排水系统,因此坝顶的排水设计可以让坝顶的坡度倾斜约20°,并且在大坝下游铺设路缘石,与排水沟相连。大坝坝身的坡度应当与坝高、坝型、坝基和力学相结合进行定夺。同时还要依据坝身的载荷量科学的计算坝坡的渗流和稳定性,最后评定大坝是否符合稳定的标准。大坝上游的护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设1个戗台,依据安全稳定,节约资源,便于施工的原则进行设计,打造成预制混凝土块,预制干砌石的护坡形式。
2.主坝采取的加固措施
(一)防渗墙设计
塑性混凝土是建构防渗墙的主要材料,所以在施工时,采用膨润土浆液固定墙壁,采用两钻法进行穿凿,再用混凝土泵送浇注。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先用冲击钻钻主孔。
(二)帷幕灌浆设计
坝基如果出现风化岩,采取帷幕灌浆的处理方法,帷幕灌浆与混凝土连成一体,防渗墙内的钢管通过预埋产生,导致钢管底部产生了风化岩,这时最恰当的处理方式就是用帷幕灌浆的方法。在防渗墙中间预埋管径为10cm的钢管,间距与凿孔的孔距一样均为2cm,用定位安装架固定预埋的钢管,主要是在凿孔,清孔之后,混凝土浇筑之前进行即可。
3.灌溉发电隧洞的建筑加固设计
(一)环氧砂浆建筑设计
最能体现工程的稳固性,主要在环氧砂浆和混凝土以及钢筋外露的地方,清理坝基底部混凝土钢筋外露的地方,及混凝土表面的乳皮,露出新的糙滤面,但不能让糙滤面受到污染,以达到防止钢筋受到腐蚀。施工的时候,修补部位进行凿毛处理,用钢刷在钢筋外露的地方反复刷,处理掉外露部位的污染物及锈迹。用棉纱泡过丙酮擦拭基面,到丙酮挥发掉,混凝土变白之后,再涂刷基液。
(二)环氧玻璃丝布建筑设计
清理已經被腐蚀生锈的钢板并进行凿毛,按照环氧砂浆施工工艺在钢板上面涂刷一层10mm的环氧砂浆,并在环氧砂浆上面黏结0.25mm厚的环氧玻璃丝布,使用前先用肥皂液进行脱蜡处理,粘贴≥1mm厚度的四层环氧玻璃丝布。
4.坝体培厚施工
(一)基础开挖
采用挖掘机进行基础开挖,必要时辅以人工清理,采用流水作业,开挖自上而下一次性完成。通常施工工序是撒开挖线、清理场地、开挖、推土机集中、装运和弃土平整。开挖时应当采用挖一段回填一段的方法,防止坝体产生新的滑动。
(二)堆石料填筑
堆石料的填筑呈现为堆石料解小、石料运输、洒水、铺料、推平、碾压、质检与验收。堆石料铺筑一般采用进占法,先使用推土机推平,然后人工找平。为了保证碾压施工的质量,在碾压前应当适量洒水,进行振动平碾碾压,当空隙率和压实干容重满足施工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施工时要严格控制铺筑厚度、压实质量。
(三)坝体反滤过渡料填筑
反滤料填筑一般采用砂、碎石的混合料。为了确保反滤料能够和坝壳料平起填筑,在施工时应当先填反滤料。铺筑施工时应当注意:反滤过渡料的含泥量、材质级配、有效宽度厚度、铺筑位置等均要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避免混入其他料物和杂物,反滤层内不得设置纵缝,反滤料的填筑层次不得发生错位,有效宽度不可以随意减小。
5.截渗、返滤、排水加固设计
大坝的坝体应该控制渗流量,使之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达到水库渗流量稳定的要求。坝基和坝坡与防渗体连接必须符合抗渗的要求,通常可以采用高压旋喷混凝土墙混凝土截渗墙板、在上游坝脚处设置截水槽等方法进行坝基截渗。坝基截渗设计应当与坝体截渗设计相结合,选用较优的设计方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水利大坝除险加固设计与施工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整体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加强对其设计与施工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方案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王虎,游萍.水电站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6):88-89.
[2] 刘华亮,管峰,程义云.大渡河长河坝黄金坪两水电站施工安全管理实践[J].人民长江.2014(20):115-116.
[3] 林光跃,向尚君,赵兴安,吴涛.对协作队伍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四川水利.2014(04):52-53.
关键词:水利大坝;除险加固;设计;施工
一、前言
作为水利大坝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其除险加固的关键作用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其除险加固设计与施工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水利大坝在实际应用中的整体效果。
二、概述
水利大坝除险加固安全施工建设管理是实践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建设事业的不断成熟改进,在当前新的发展时期之中,我国的政府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水利施工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控制力度,加大了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对其中存在的结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大坝渗漏的问题以及防洪能力较差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上述工作不仅可以使得水利大坝除险加固的施工建设可以顺畅的开展,同时还可以全面的保证施工项目的稳定运营,使得洪水带来的威胁降至最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施工过程之中现场安全管理的水准往往较差,所以,在今后还应当重点的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解决。
明确水利大坝除险加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真正意义上实现工作改革创新的关键点,所以还应当对相关问题的核心思想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以更好的实现项目的发展和进步。新时期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而小型水利大坝除险加固工程也涵盖在这一新要求之内,对小型水利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实行良好的安全管理,同时也充分发挥小型水库在工程施工后的社会效益及社会价值有着重要意义,小型水利大坝除险加固工程施工中必须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对其进行施工安全管理。
三、水利大坝存在的问题
1.严重的渗漏
水利大坝的渗漏主要表现是:大坝存在渗漏、管涌、散浸、流土,甚至是坝脚呈现沼泽化;浆砌石坝下游坝面及坝内的廊道漏水等。原勘探工作深度不够,大坝的土质防渗体渗透性没有满足要求;设计不合理,水利大坝的下游没有设排水棱体;水利大坝的坝基、坝肩清理不彻底;施工不严格及材料或结构老化,浆砌石坝砌体不密实等都会引起水利大坝的渗漏。
2.不健全的管理体制
水利大坝的管理体制不完善,也不健全,好多水库的管理没法可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发生。有些地方对水库的管理不够重视,使一些年老失修的水库任由风吹雨打,损坏严重,有的水利大坝废弃不能用。由于水库运行管理工作辛苦,但劳动报酬不高,因此,水库的管理人员频频更换,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水利管理经验。不健全的水利大坝管理体制,影响了水库,使水库不能发挥作用。
3.水利大坝安全鉴定落实不充分
关于水利大坝安全的评价与鉴定,国家一直在重视,而且水利部曾多次出台了《水利大坝安全评价导则》,主要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水利工程的安全状况,发现水利大坝的病害,并及时给予维护与修理,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但在开展大坝安全鉴定过程中,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使各地开展大坝安全鉴定工作的落实不充分,存在一些不足:有些水库基础资料缺乏;地质勘探报告不能为安全鉴定提供充分的依据;安全鉴定成果中分析评价不全面也不深入;鉴定水平也存在差异等,这些都为水利大坝的除险加固带来困难。
四、水利大坝除险加固的设计与施工研究
1.坝顶和坝坡的设计
水利大坝的坝顶应该有排水系统,因此坝顶的排水设计可以让坝顶的坡度倾斜约20°,并且在大坝下游铺设路缘石,与排水沟相连。大坝坝身的坡度应当与坝高、坝型、坝基和力学相结合进行定夺。同时还要依据坝身的载荷量科学的计算坝坡的渗流和稳定性,最后评定大坝是否符合稳定的标准。大坝上游的护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设1个戗台,依据安全稳定,节约资源,便于施工的原则进行设计,打造成预制混凝土块,预制干砌石的护坡形式。
2.主坝采取的加固措施
(一)防渗墙设计
塑性混凝土是建构防渗墙的主要材料,所以在施工时,采用膨润土浆液固定墙壁,采用两钻法进行穿凿,再用混凝土泵送浇注。首先,在施工过程中先用冲击钻钻主孔。
(二)帷幕灌浆设计
坝基如果出现风化岩,采取帷幕灌浆的处理方法,帷幕灌浆与混凝土连成一体,防渗墙内的钢管通过预埋产生,导致钢管底部产生了风化岩,这时最恰当的处理方式就是用帷幕灌浆的方法。在防渗墙中间预埋管径为10cm的钢管,间距与凿孔的孔距一样均为2cm,用定位安装架固定预埋的钢管,主要是在凿孔,清孔之后,混凝土浇筑之前进行即可。
3.灌溉发电隧洞的建筑加固设计
(一)环氧砂浆建筑设计
最能体现工程的稳固性,主要在环氧砂浆和混凝土以及钢筋外露的地方,清理坝基底部混凝土钢筋外露的地方,及混凝土表面的乳皮,露出新的糙滤面,但不能让糙滤面受到污染,以达到防止钢筋受到腐蚀。施工的时候,修补部位进行凿毛处理,用钢刷在钢筋外露的地方反复刷,处理掉外露部位的污染物及锈迹。用棉纱泡过丙酮擦拭基面,到丙酮挥发掉,混凝土变白之后,再涂刷基液。
(二)环氧玻璃丝布建筑设计
清理已經被腐蚀生锈的钢板并进行凿毛,按照环氧砂浆施工工艺在钢板上面涂刷一层10mm的环氧砂浆,并在环氧砂浆上面黏结0.25mm厚的环氧玻璃丝布,使用前先用肥皂液进行脱蜡处理,粘贴≥1mm厚度的四层环氧玻璃丝布。
4.坝体培厚施工
(一)基础开挖
采用挖掘机进行基础开挖,必要时辅以人工清理,采用流水作业,开挖自上而下一次性完成。通常施工工序是撒开挖线、清理场地、开挖、推土机集中、装运和弃土平整。开挖时应当采用挖一段回填一段的方法,防止坝体产生新的滑动。
(二)堆石料填筑
堆石料的填筑呈现为堆石料解小、石料运输、洒水、铺料、推平、碾压、质检与验收。堆石料铺筑一般采用进占法,先使用推土机推平,然后人工找平。为了保证碾压施工的质量,在碾压前应当适量洒水,进行振动平碾碾压,当空隙率和压实干容重满足施工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施工时要严格控制铺筑厚度、压实质量。
(三)坝体反滤过渡料填筑
反滤料填筑一般采用砂、碎石的混合料。为了确保反滤料能够和坝壳料平起填筑,在施工时应当先填反滤料。铺筑施工时应当注意:反滤过渡料的含泥量、材质级配、有效宽度厚度、铺筑位置等均要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避免混入其他料物和杂物,反滤层内不得设置纵缝,反滤料的填筑层次不得发生错位,有效宽度不可以随意减小。
5.截渗、返滤、排水加固设计
大坝的坝体应该控制渗流量,使之处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达到水库渗流量稳定的要求。坝基和坝坡与防渗体连接必须符合抗渗的要求,通常可以采用高压旋喷混凝土墙混凝土截渗墙板、在上游坝脚处设置截水槽等方法进行坝基截渗。坝基截渗设计应当与坝体截渗设计相结合,选用较优的设计方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水利大坝除险加固设计与施工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整体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加强对其设计与施工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方案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王虎,游萍.水电站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6):88-89.
[2] 刘华亮,管峰,程义云.大渡河长河坝黄金坪两水电站施工安全管理实践[J].人民长江.2014(20):115-116.
[3] 林光跃,向尚君,赵兴安,吴涛.对协作队伍进行施工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四川水利.2014(0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