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的全球传播之路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x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传播时代,中国面临怎样的媒体环境,媒体的发展趋势如何?全球传播对中国媒体提出的最新要求是什么?中国媒体如何在全新的媒介生态中调整发展战略?当下媒体的责任是什么?要向全球传播时代的媒体输送全能记者,新闻院校的变革出路何在?为破解上述问题,来自海内外知名媒体机构的领军人物和新闻传播学界的知名学者在4月7日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走向全球传播的中国媒体”论坛上共同论道。
  
  媒体的能量得到放大
  
  针对全球传播时代媒体环境的变化以及媒体的发展趋势,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探讨。
  新华社前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马胜荣在主旨演讲中指出,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全球新闻和信息的传播框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Michael Schudson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LeonardDownie在一份题为“美国新闻业重组”的报告中认为,传统媒体在“已经出现和依然快速发展的数字新闻业中”的作用将逐渐减弱。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媒体的采集方式、传播方式、经营模式等方面,全球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采取各种措施适应这种变化,中国的媒体也不例外。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康兵对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下述观点表示认同:传媒是一种软力量。在全球传播时代,媒体的能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大,它可以让突发事件不致演变为不可收拾的危机;但与此同时,它也可以使危机升级,毁灭现有的价值体系,因此它也是一种危险。康兵在主旨演讲中以新媒体在西亚、北非动荡中发挥的作用为例,强调了社会化媒体的重要作用,认为全球信息分享是全球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他将全球传播时代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传播的形势全面化、融合化;传播载体多样化、便携化;传播内容分众化、个性化;传播的人才全能化、技术化;传播竞争直面化、白热化。
  新华社信息部主任、中经社控股副总经理焦然指出,在全球传播时代,媒体还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一是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向综合信息商转变,提出向综合信息商发展的目标;二是网络技术的运营商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还有著名的网站包括百度都开始向媒体介入,过去新闻媒体的边界已经被打破了。他认为,有三大因素在推动中国媒体的业务创新,一是中国的崛起,中国崛起之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信息资讯市场。二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使媒体发生了各种融合的趋势,一些原来的纸质媒体利用网络技术具有了类似通汛社和电视台的功能。三是国外著名的新闻媒体或咨询集团进入中国以后,给中国媒体一种示范作用。这三大因素促使中国的许多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把自己过去的读者变成自己的用户,为个体和市场提供商业咨询的功能越来越成为新闻媒体的选择。
  
  制定全球发展战略
  
  来自通讯社、电视和广播的媒体精英和研究学者从他们各自的角度介绍了其所在媒体的发展战略,阐述了个人见解。与会者认为,基于媒体环境的变化和媒体的最新发展趋势,中国媒体需要适时调整战略。而实际上,求变是唯一出路,中国媒体已然走上了一条通向全球传播的道路。
  马胜荣以新华社为例介绍了新华社的战略考量。他认为,新华社在近年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有比较典型的意义,尤其2008年新华社在工作设想当中明确提出了战略转型的任务,即实现从传统意义上的通讯社向现代化的通讯社演变,在数字化条件下实现产品形态、传播方式、服务对象、经营规模、管理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新华社战略转型的重心是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全媒体战略,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媒体。
  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舒东透露,中央电视台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是在“十二五”期间基本进入国际一流媒体。但她个人认为,电视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的发展应该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从短期来讲,应该以基于本国的文化特色进行文化传播,因为这在短期内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从中期来讲,中国新闻报道应以中国和亚太地区为建设的重点,逐步向全球发展。从长期来看,中央电视台最大的落点就是国际化和产业化。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夏吉宣提出,要处理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也就是技术设施的建设与节目内容建设的关系。如果不把注意力从仅仅关注硬件建设方面转移到软件建设上,那会做很多无用功,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蓝海电视台台长顾宜凡分析了民间对外传播媒体的优势。他认为,媒体要取得长久的发展和产生影响力,最关键的是在市场的竞争当中站住脚,这才有可能持续发展。民间的力量因为没有拨款没有赞助,必须自己去摸清它的商业模式,自己掌握媒体规律,研究西方舆论形成的机制,这就迫使它进行机制、运作模式各个方面的创新。他进而呼吁支持民间媒体,使其为提高中国的传播力发挥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认为,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媒体层面讲,中国现在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全球发展战略。中国媒体的发展战略是中国全球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媒体是一个社会的先行者、告诫者和预知者,中国的媒体要走向世界,它在中国的国家全球发展战略当中能够告知什么、预警什么、说明什么,媒体应该做到,但是目前能不能做到,我现在不敢说。”
  
  反思中国媒体责任
  
  在“全球政治经济变局与中国媒体的全球责任”的讨论环节,三位嘉宾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新华社音视频部副主任、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总编辑陆小华提出,中国传媒在走向全球传播过程中对这个世界所负有的责任,就是给世界一个新的选择。即,使得这个世界有众多的信息源,通过多信息源的解释使人们更客观地认识当今世界,给世界一个新的分析、新的选择增加更多的分析者,使得人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得到更为客观的更为接近事实真相的认知。
  《环球时报》英文版执行主编张勇认为,中国媒体(至少是市场化的媒体)应该追求商业成功,商业成功就是发展能力,就是社会责任,没有商业成功就丧失发展的可持续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指出,中国的媒体急需反思对责任的定义,过去中国媒体承担着双向跨国跨文化的沟通,向中国说明世界。现在应该加上向世界阐释世界,中国已经不满足于在世界上扮演一个国际话语体系之外的角色,应该是阐释权、首发权的主导者,向世界阐释世界是中国媒体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政治经济格局当中应该承担的最主要的责任。
  
  培养复合型人才
  
  “全媒体”和“全能记者”成为本次论坛的热词,多数与会嘉宾强调,全球传播对新一代媒体从业者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最重要的是现代传播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要向全媒体的方向调整。新闻教育要培养熟悉各种途径的传播手段,掌握新媒体技术,能做到一专多能的从业者。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Margie Flreaney着重强调了新闻课程的实践性和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她说,所谓职业精神,包括要基于事实进行报道,公正平衡各方面的意见,提供全面的报道。再有,记者要保持清醒,不能在自己的博客或微博上随便“发言”。她说:“要成为职业记者实际上是24小时全天候的过程,所有你所做的事情都会影响到你的职业操守和职业声望。”关于职业化要求,马胜荣也强调,在新闻教育中职业化是最根本的,缺少了职业化的要求,我们的新闻教育就没有什么必要了。
  据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司久岳介绍,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着重从职业技能和政治素质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职业技能的培养,以文本为主,兼顾其他技能。政治素质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国际政治素质。
  马胜荣说,现在我国新闻院所非常多,据统计有八九百所。从整体上来说,培养目标应该涵盖三个方面,一是职业化的要求;二是了解国情;三是要有国际视野。
  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指出,新闻作为一门学问就是一门艺术,首先要有天才式的创作欲,创作的才能;其次就是要不断磨练技能。除了这两者之外,其他都是次要的东西。
其他文献
随着中印关系不断发展,中国媒体转述印度媒体对华报道的文章越来越多,人们已经很习惯地认为这就是印度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其实,印度媒体市场远不是中国人所想象的那样简单。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正因为多语言的存在,印度媒体市场主要被两大官方语言印地语、英语以及其他被印度宪法认可的马拉地、泰米尔、孟加拉、泰卢固等十几种民族语言所瓜分。换句话说,无论报纸、杂志、电视或是因特网,无论懂何种语言,印度老百姓
期刊
最近几年中印关系一直保持平稳发展,两国高层间的各种接触与对话之频繁程度均超过以往。然而,印度媒体上的中印关系却总是给人以“紧张和摩擦不断”的印象,特别是在2009年秋季印度媒体“集体对反华歇斯底里”之后,更让人感觉中印关系出了大问题,难怪一些西方媒体据此得出“中印之间冷战已经开始”的荒谬结论。其实,以国大党为主的印度政府在对华问题上的友好立场并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变化,印度对中国的敌对情绪主要来自于
期刊
“中国繁荣非但不会成为威胁,还将给亚洲、欧亚大陆乃至全世界带来益处;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两千多年来新疆一直扮演着各种文化交流平台的角色。‘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通商之路,还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机会。”这是西班牙《对外政策》双月刊2009年5月至6月号上刊登的一篇文章《新疆与丝绸之路的复兴》中的一段文字。2009年10月31日,笔者有幸在乌鲁木齐接触到了这篇文章的作者——中欧论坛
期刊
颜仕凌(ArnoldZeitlin)曾戏称自己是与恐龙同辈的老新闻人,从5岁开始当报童,到最近十年作为中外新闻交流的使者,近80年的生命都在与新闻打交道中度过。他说:“我赚的每分钱都与新闻有关。”  颜仕凌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在美联社工作了近30年,退休后又被聘为UPI(合众社)亚太区副总裁、新闻自由论坛亚洲中心负责人,从2002年开始任教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参与了该校新闻学(国际新闻)专
期刊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年会、金砖国家会议、G20会议、东盟10+1机制、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中国一欧盟论坛、世界达沃斯经济论坛,各个会议上都有中国政要在发言;教育科技交流、军事对话、文化展示、艺术演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五花八门的展览、各行各业的海外工程、世界各地的旅游点,皆有中国人的身影;利比亚一次撤侨,居然涉及到三万国人。结论非常明显,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公共
期刊
2011年3月,早春时节,经过一年的辛勤耕耘,《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犹如报春花,在读者面前绽放了。  这本书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周年而策划出版的,然而,要想出一本既有意义、又有市场,且受读者欢迎的弘扬主旋律的外宣图书绝非易事。  2010年春节前夕,参与《中国简史——从孔夫子到邓小平》(英文版)一书出版工作的策划者和定稿人中国外文局原副总编辑林良旗先生、新世界出版社总编辑张
期刊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媒体技术迅猛发展,推动着传统的阅读方式和传播手段发生越来越深刻的变化,各种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对外传播?如何应用新媒体新技术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如何“使我们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进入千家万户”?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对外传播业界认真思考的课题。  外宣“三贴近”原则(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
期刊
有一次,我采访了身兼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和上海交响乐团三团总监的指挥家余隆,他说:“汉唐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期,当时的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国,但是现在我们说汉唐很自然会提起繁荣的文化艺术,而不是那时候的GDP。”  作为一个跑了10年文化口的记者,此话使我深有感触。对一份报纸而言,时政和经济新闻永远是最热门的选题,文化艺术则属于锦上添花。文化类题材作为一个重要的对外报道领域,是外国人感兴趣的,也
期刊
新华社对外部在今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打破惯性思维,主动巧妙设置议题,全面回应海外关切,着力提升国际关联,在报道传播力和影响力上取得了新的拓展和积极成效。    全面、积极回应海外关切    新华社对外报道针对全国两会前境外舆论炒作的所谓中国“茉莉花革命”,特别是就外界对中国会否发生类似动荡的疑问,从“破”与“立”两个方面采写了一系列深度报道。  其中,《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在北京搞“街头政治”不可能
期刊
今年两会的主要议题之一是讨论通过“十二五”规划,这份关乎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引发海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形散而神聚    在众多外媒报道“十二五”的稿件中,路透社3月7日播发的《五年经济计划充满雄心壮志,应引起全球关注》一文,看似面面俱到、形散,实则围绕一个重点展开,即导语所说的“中国社会将更加公平且更为环保,收入的增加将刺激消费,产业的科技水平也将更上层楼”。  “十二五”规划长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