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妇女:补充营养素不可过“量”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184015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保健意识的加强,选择额外补充营养素已成为孕期加强营养的潮流。的确,保证充足的营养素摄入,对胎儿的生长,以及维持母亲和胎儿的健康十分重要。但是,营养素的摄入并不是多多益善,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不能过少,也不宜过多,需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那么,怀孕时营养素过量有哪些危害?究竟应该如何补充营养素呢?
  5种营养素 过量危害大
  笔者对本院门诊孕妇调查研究显示:98%的妊娠期妇女服用营养素。有些孕妇除使用本医院医生处方的营养素外,还自行购买、使用市售的营养素。以下介绍孕妇过量使用下列5种营养素后可能产生的危害。
  1.叶酸 有些孕妇,除食用富含叶酸的深绿色蔬菜、动物肝脏及豆类及孕妇奶粉外,每天还服用医生处方的叶酸补充剂(通常为400微克/天),其摄入的叶酸总量已接近最高可耐受值(1000微克/天)。若孕妇再服用自购含叶酸的营养素,面临叶酸过量风险。有研究证明,叶酸摄入过量,有可能导致锌缺乏,使胎儿发育迟缓,胎儿出生体重降低。
  2.维生素B6 有的孕妇在怀孕早期因为呕吐,需要补充维生素B6。但过量或长期服用维生素B6,会使胎儿对其产生依赖性,出生后会出现一系列异常表现,如哭闹不安、易兴奋、易受惊、眼球震颤、反复惊厥,医学上称之为“维生素B6依赖症”。
  3.钙 有些孕妇因为害怕缺钙、腿抽筋,常主动服用各种钙制剂,同时还补充各种高钙食品,如骨头汤、鱼、虾等,饮高钙牛奶或高钙奶粉,其摄入的钙总量已接近最高可耐受值(2000毫克/天)。研究表明,如果孕妇每日补充2克以上钙,即可发生高钙血症,造成胎儿主动脉和肾动脉狭窄,引起高血压和智力发育迟缓等。钙摄入过多还可抑制铁的吸收。长期过量服用钙,还可引起胃酸分泌反跳性增高。
  4.维生素E 有的孕妇因为有先兆流产征兆,需要服用维生素E。为了“保胎”,这些孕妇除服用医生处方的维生素E外,还常自行购买各种天然维生素E服用。事实上,孕妇过量服用维生素E,可造成新生儿腹痛、腹泻和乏力。
  5.维生素C 还有的孕妇在怀孕期间牙龈出血.就自行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在胎儿脑发育期间起到提高脑功能敏锐的作用。但是,有研究证实,孕妇如果长期过量摄入(超过1000毫克)维生素C,可引起胎儿对其的依赖,甚至发生“条件性坏血病”。
  慎防过量 食补更佳
  事实上,妊娠期妇女补充营养素,最好不要超过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摄入量。除注意不要重复补充营养素外,应尽可能采取食补的方法,以防止营养素过量,维护母亲和胎儿的健康。
  1.维生素A
  推荐摄入量:孕中晚期为900微克∕天(3000IU),孕妇维生素A最高可耐受水平为2400微克∕天(8000IU)。
  食补建议:维生素A又称视黄素,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牛奶、动物肝脏等。植物中(绿色、黄色蔬菜)的类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孕早期补充维生素A,主张以食物为主,孕妇可多进食猪肝、鸡蛋、瘦肉等。
  2.B族维生素
  推荐摄入量:孕期维生素B6膳食推荐摄入量为1.9毫克∕天。
  食补建议:动物肝脏、肉类、豆类以及坚果(瓜子、核桃)等含维生素B6丰富。孕妇可多进食动物肝脏、肉类、豆类以及坚果。
  3.维生素C
  推荐摄入量:孕妇每日膳食中维生素C的供给量为80毫克。
  食补建议: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和水果,因此,孕妇可以多吃些瓜果和蔬菜。
  4.维生素D
  推荐摄入量:孕妇维生素D膳食摄入量为10微克∕天,最高可耐受水平为20微克∕天。
  食补建议: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均较低,含脂肪高的海鱼、动物肝、蛋黄、奶油含量相对较多。为了宝宝的健康,孕妇应多晒太阳,同时,适当运动。
  5.维生素E
  推荐摄入量:孕妇维生素E膳食摄入量为14毫克∕天。
  食补建议:种子、植物油、坚果类食物含维生素E丰富。因此,平时孕妇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核桃、芝麻、蛋、牛奶、花生、大豆、玉米、坚果类、植物油、动物肝脏等。
  6.叶酸
  推荐摄入量:孕妇叶酸膳食推荐摄入量为600微克∕天,最高可耐受水平为1毫克∕天。注意,对那些曾经生育过神经管畸形的孕妇,围孕期补充叶酸800微克∕天。
  食补建议: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动物食品动物的肝脏、肾脏、禽肉及蛋类,如猪肝、鸡肉、牛肉、羊肉含叶酸较多,因此,孕妇可以多吃上述食品。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准备怀孕的妇女应在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至少应在孕前1个月开始补充,才能达到预防神经管畸形发生的目的。
  7.碘
  推荐摄入量:孕妇膳食碘摄入量为200微克∕天,最高可耐受水平为1000微克∕天。
  食补建议:目前,生活中含碘丰富的食物有: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海鱼、鲜带鱼、蚶干、蛤干、干贝、淡菜、海参、海蜇、龙虾等。中药的海藻、昆布、黄药等,含碘也较丰富。
  8.钙
  推荐摄入量:孕妇膳食钙摄入量孕中期、孕末期每日摄入量为1000毫克和1200毫克,最高可耐受水平为每日2000毫克。考虑到我国妊娠期妇女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在妊娠20周以后可补充钙剂600毫克∕天。
  食补建议:牛奶及奶制品中含钙较多,且容易被吸收,豆及豆制品、虾皮、芝麻酱也是钙的丰富来源。建议孕妇每天早、晚喝牛奶各250克,可补钙约600毫克。同时,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骨头汤、鱼、虾等。注意,补钙时,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总之,孕妇应尽量从食物中补充营养素,只有在平时膳食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素时,才可以单独补充营养素。一般地说,医生在给孕妇补充营养素时,会充分考虑孕妇的身体状况,并结合孕妇个人膳食习惯,制定个体化方案,既满足妊娠期营养的需要,又不引起过量,做到兼顾母体和胎儿两方面。若孕妇自行购买市售营养素服用,应注意各营养素的含量,必要时咨询医生,遵医嘱服用。
  复合营养素与单剂营养素补充原则
  营养补充剂分为复合剂与单剂两类。一般地说,复合剂适用于多种营养素不足和摄入量不够或膳食不平衡的准妈妈;单剂适用于膳食比较平衡而个别营养素不足的准妈妈。例如,有的人没有吃奶制品的习惯,摄入钙的量不足,此时,可以单独补充钙剂。
其他文献
高血压#糖尿病  数据:  中国成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患者超9000万  一项来自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近10年翻了近2倍。2010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患者总数已超过9000万,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数据还显示,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为3.66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52亿,相当于每10秒钟增加一名糖尿病患者,或每年增加1000万名患者。专家提醒,如不合
今年初,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组织开展“打击食品违法添加”执法行动中,发现35家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的食品中含有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罂粟壳成分,存在涉嫌违法添加行为。上述餐饮服务单位包括面馆、餐馆、火锅店等,其中25家被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犯罪侦查。  罂粟壳是什么,一般被非法添加在哪些食品中,长期食用含罂粟壳成分的食品是否会产生成瘾性?  百吃不厌,实则罂粟壳“作怪”  上海市
智二磊(博士) 李铮(教授)  读者给《大众医学》杂志的一封邮件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经常看你们杂志上有关男性生殖健康的文章。我刚结婚1年,虽暂时还没有生育的打算,但也非常注意这方面的健康。我经常看你们杂志上专家建议“男士不要穿紧身内裤”,否则有可能影响生殖健康。但是,我注意到,现在卖的那些男性内裤,几乎都是比较紧身的,尤其是一些比较“时尚”的内裤,更以紧为特点。很多人也照样去穿。我想请教专家,
很多年轻妈妈或许都有相似的经历:宝宝刚出生几天却出现了皮肤发黄的现象,像个现实版的“小黄人”,医学上称之为“黄疸”。很多年轻妈妈不能对宝宝的黄疸情况作出正确判断,既担心宝宝,又不愿意跑医院,非常焦虑;也有些新妈妈听说“十个娃儿九个黄,不是病”,而对宝宝的黄疸不管不顾。如何正确判断宝宝的黄疸类型和严重程度,让宝宝安全度过黄疸期呢?且看下文。  生理性黄疸,无须处理  新生儿早期,由于体内胆红素生成多
心脏病在人类疾病谱中居于首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不过,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脏病的疾病谱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往老人常见的心脏问题,越来越多出现在中青年人群中,这个“危险”信号尤其值得警惕。  首先是大血管疾病早发、多发。近几年,主动脉夹层患者一年比一年多,我院的心血管外科仅大血管手术量,每年要增长一倍左右。主动脉夹层急性发作时“来势汹汹”,犹如隐藏在人体
生活实例  老郭退休好几年了。最近,他的女儿发现他兴致总是不高,而且时不时会发脾气。当女儿委婉说明他情绪状态不太好时,老郭有点生气,说自己好好的,他们不要想那么多。女儿是位医生,她知道老年人各种心理问题较多,容易发生情绪问题,就劝老郭到附近医院的心理科看看。老郭一听,更不高兴了,他说自己肯定没问题,让她不要多事。但细心的女儿还是请教了一下心理咨询师。咨询师便给她提供了一份测试表,让她带回去给她爸初
“没时间”:中国人不锻炼的首要理由  国家体育总局等对我国8万多成年人(20岁及以上)2014年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2014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成人只有14.7%。30~39岁年龄组的人最不喜欢锻炼,仅12.4%的人经常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运动强度达到中等以上。  调查还发现,因为“没时间”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最高,为
女人在成为母亲之后,在感受“为人母”的喜悦时,才会切身体会到当妈妈的不易。尤其是年过40,精力体力渐渐不如从前:站久了,走远了,抽筋、腿疼,腰背酸痛就时常出现,阴天下雨,这些症状会更加明显。而自己的妈妈,曾经也是给子女最无私的关爱,把自己的健康排在第二位。但年少时,妈妈的“腰酸腿疼”往往被子女忽视,到了年纪,方才对这些身体上的变化感同身受。  无论是为人母,还是为人女,骨骼的健康对女人尤为重要。女
读者叶女士在《大众医学》论坛发的帖子  我和丈夫结婚多年,性生活一直和谐。但去年以来,他却发生了令人难以启齿的问题,就是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前不久,他看到广告上介绍一家诊所“一针注射根治阳痿”,就决定去那里试试。诊所的医生给他阴茎注射了一种药。效果果然还是不错,他的阴茎正常勃起了。但很快问题就来了,他的阴茎一直是硬的,不能疲软下来。现在,这个问题已存在一天时间了。我们都觉得不正常,找诊所的医生,谁
去日本旅游,发现酵素很受追捧,于是跟风买了2瓶。回来搜了一下酵素知识,网上说:酵素为“酶”之俗称,是维持生命与细胞活力不能缺少的一类物质,与免疫力关系密切。如果缺乏酵素,机体就容易老化;反之,体内酵素越多,人就越健康。  买的酵素吃完了,我就开始自制各种果蔬酵素。做法很简单,只要记住“一二三”法则即可,按1千克糖(最好是冰糖)、2千克水果、3升水(纯净水或矿泉水)的比例配好放在酵素桶里,每天早晚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