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文字,注重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i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名作细读》是孙绍振先生解读中学语文课文的代表作,在这本著作中,孙绍振先生立足于语言文字,紧扣文字展开解读。同时,还原法和比较法的运用,为文本解读提供了视角和方法,达到了文本解读的目的。
  关键词: 孙绍振 《名作细读》 文字 方法
  作为高校中关注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知名学者,孙绍振先生对中学语文教学倾注了大量精力,从炮轰高考,再到选编北师大版语文教材,都是他为语文教育而身体力行的具体表现。其中,孙绍振先生倾力最多的还是中小学语文课文的文本解读,《名作细读》就是专为语文教师而写的文本解读名著。品读此书,不禁为孙绍振先生解读之“细”而拍手称赞。那么《名作细读》究竟“细”在何处?孙绍振先生的解读为何会如此之“细”?这些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
  一、名作细读,细在文字
  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本解读能力,才能对文字独具慧眼,解读出文字的趣味。假如教师没有文本解读能力,或者这种能力较弱,即使使出了浑身解数,依旧不能进入文本解读的深处,无法有效分析文本。孙绍振的这本《名作细读》对文本解读非常细致,以单篇或者多篇相似主题的文章进行微观分析,深入文字内心,挖掘文字味道。
  孙绍振对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解读文本是他的代表之作。散文教学重点应放在语言品味和情感把握上。总体而言,这篇散文的语言是淡雅的,体现出的情感是一种颓废的情感,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这些特点,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要想让学生感悟到这些,前提便是教师对文本有细致的把握。关于这篇文章的解读,钱理群先生批评过一种分析作品的线性思维模式:“时代是苦闷的——作家必定时时、处处陷入单一的绝对苦闷之中——他写出的每一作品必定是充满单一的绝对的苦闷感。”这是一种公式化解读,一旦文学作品的解读变成了一种公式般的存在,就难以分析出文章中具体的矛盾,就不能感受到文字的独特力量。然而不幸的是,大部分人对这篇文章的赏析都是这种公式化解读。
  孙绍振先生解读这篇散文时,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紧紧贴着文字进行解读。如解读郁达夫的雅趣时,他写道:“故郁达夫想要欣赏出雅趣来,就得有一份超脱世俗的、恬淡的心情。超脱世俗表现在哪里?‘租人家一椽破屋’。欣赏风景,为什么要破屋?漂亮的新屋不是更舒适吗?但是,太舒适了,就只有实用价值,没有多少历史回味了。破屋才有沧桑感。因为这是故都,历史漫长,文化积淀不在表面上,而要慢慢体会。郁达夫的个性在于他觉得这种积淀,不一定在众所周知的名胜古迹中,或许只有在破旧的民居中才能体悟出来。没有文化趣味的人,是不能胜任这样的欣赏的。为什么要泡一壶浓茶?浓茶是苦的,但是有回味之甘。”一般来说,“破屋”和“浓茶”这两个意象难以引起我们的注意,但这两个意象的品读,可以感悟到他身上的雅趣,“破屋”的沧桑感与新屋的实用价值拉开了距离,造就了一种审美价值。“浓茶”也是如此,虽然苦涩,但是回味起来,却是无比甘甜,这一切都带有作者的雅趣。孙绍振认为,郁达夫这种独特的审美雅趣,不仅有中国传统审美的影子,还有西方唯美主义、以丑为美、以死亡为美等理念的影响。
  孙绍振先生站在理论高度,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对郁达夫审美取向的形成做全面说明,指出其来龙去脉。不仅让读者知其然,更让读者知其所以然。探讨文字背后的秘密,使读者解读有理论支撑,这样品读才是有效和细致的。因此,名作“细”读,必须立足于文字,紧扣文字展开解读。
  二、名作细读,细在方法
  孙绍振先生这本《名作细读》不仅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文本分析学科建设乃至整个汉语文论建构都有重要影响。作为文艺理论家,孙绍振先生无疑有着非常深厚的文艺理论知识,更可贵的是他能够深入浅出地分析文章中的矛盾之处,将文章的精彩之处娓娓道来。这样细致的品读,得益于孙绍振先生在该书中使用的多种分析方法。
  《名作细读》中的文本分析方法是还原法和比较法。还原,就是把概念原来的观念作为背景。它是怎样的?写在经典文本中的内涵是怎样的?二者不一样,才有分析空间。找出矛盾之后再分析为什么出现矛盾,则作品在艺术上的特点就昭然若揭。还原法主要有想象的还原、人物心灵或情感的还原、历史的还原、语义的还原或关键词的还原等。“还原”是为了回归,通过还原客观真实(生活)回归到主观真实(作家的情感与智性)。还原法对单篇作品的分析是有效的,但对于经典作品来说,其权威性会对读者造成一定蒙蔽,似乎除了这样描写再没有别的可能,要突破这种蒙蔽,一种最有效方法就是将一系列文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比较法的关键是寻求差异和矛盾,有了差异和矛盾,就有了分析的切入点。
  分析《故都的秋》时,如果只用单篇进行分析,那么将难以分析出这篇散文审美的独特之处。孙绍振先生采用一种非常聪明的方法:比较法。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与老舍的《济南的秋天》进行比较分析,如此一来,《故都的秋》的特色立刻呈现在睿智的读者眼前:“秋天的‘静’,秋天的‘清’,双方都有,但是,郁达夫欣赏的秋天的‘悲凉’,在老舍那里是没有的。老舍的秋天从全文来看,给人一种活泼、清新、明静、愉快、开朗的感觉。这种感觉正是中学生能体会到的,把它作为美表现没什么障碍,因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郁达夫不一样,他把‘悲凉’当做美。这是中学生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中很少有的。如果这种‘悲凉’只是一笔带过,可能还不算关键词语,但这‘悲凉’在全文中恰恰以一连串语词链加以强调表现,可见这是文章的纲领。郁达夫显然有意把秋的悲凉作为美系统欣赏。”两篇课文有很多共同点,但要分析的却是不同之处。文本之间的差异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发现。比较法的使用,读者很顺利地欣赏到了郁达夫笔下的故都之秋。
  除此之外,孙绍振先生在小说研究中非常擅长提炼核心概念——错位。首先是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错位、情感逻辑和理性逻辑的错位、真善美的错位;其次是人物的感知与客观事物的错位(即感觉的变异),人物的内心与外部动作之间的错位、对话和潜对话的错位、表面感觉和纵深感觉的错位。正是这一系列错位,才让我们从完整的形式中分析出小说内在的矛盾,从而顺利完成文本解读。
  《名作细读》细在何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解读的经典,《名作细读》值得我反复阅读,并将分析方法运用到中学语文课本文本解读中,才能分析出课文中潜藏的细致之处。语文老师要像孙绍振先生说得那样: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又说不出来,或者一看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转变学生的地位,活跃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创造科学且良好的教学环境,推动学生的思维认知的塑造。动态生态的教学模式,适应初中数学新课改的要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自主建构数学模式。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初中数学教学应该积极运用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课堂效率 动态生成
摘 要: 文章对当前幼师师德方面尤其是不规范现状分类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就2年在校教育、1年实习的学前教育学生的法制教育措施提出了见解并做出了阐述。  关键词: 幼师师德 德治 法制教育  根据对幼儿园老师这个职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幼儿园老师对本职工作感觉都是很满意的也是很认可的,处于这个状态的人员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多数基本达标:对于本职工作很热爱,关于法律法规方面的意识是正
摘 要: 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现实,关注发展,注重统筹兼顾,才能有效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改革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
摘 要: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心智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自发自愿游戏,因此必须从幼儿身心、材料、环境等多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更好地促进游戏发展,使幼儿多方面提高。本文从幼儿身心发展、家长资源、幼儿园资源三方面准备入手,阐释角色游戏的构建和准备。  关键词: 角色游戏 准备 资源  幼儿园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
【课例背景】  《校园中的测量》“是新世纪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好玩”版块中“综合实践”的内容。教材在设计上突出了“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典型特点:重问题、重过程、重综合,鼓励学生“从头到尾”地思考问题,活动最后还要“自我评价”。  本节课我们主要设计四个活动环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回顾测量方法;组织实地测量;反馈交流提升。  下面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反馈交流提升”为例谈谈在开展数学综合实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目前,许多学生都是“眼看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这一直都是小学生习作的一个难点。  1.创设情境,关注情感,捕捉素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说:一个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习作心境好,学生会感觉到这是一件乐事,就会带着愉快的心情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等非智力品质,而不是像当今教育那样强调知识与技能传授。本文结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谈谈教育现状,探讨如何解放学生,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关键词: 陶行知 解放 创造 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千古百计地“教”,紧追紧赶地“灌”,不是鼓励学生追寻事实、反思现状、质疑真理,而是要求学生承认事实、赞美现状、接受真理,促使学生一味顺从,盲目
学习小组是班级管理中最基层的环节,“我是一位小组长”——我以第一人称,呈现我班的小组长成长经历和自主管理的艺术。  ——题记  自从高效课堂改革实施以来,我们高三(17)班的自主管理就日益完善。我班分九个学习小组,我是三组的小组长,各小组的自主管理、团队合作充满快乐和激情。  一、小组的创建,自由选择  本学期的期中我们又要分组了,虽然有点依依不舍,但对新朋友有些期待。如何做到既满足同学意愿又合理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已经逐渐被广大一线教师关注和认可。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地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完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以如何才能更好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为主要内容
摘 要: 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一环,从目前的教育教学情况看,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大难点。作者尝试从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重视素材积累、加强写作方法指导、注重作文评改等五方面谈谈个人思考和做法。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农村小学 四年级 教学心得  作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一环。从目前的教育教学情况看,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最大难点。不仅学生见到作文就摇头皱眉叫苦连天,而且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