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ilj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防控护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共145例,是我院收治的隔离留观新冠排查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20年1月-2020年4月.所有患者均接受精细化管理方法,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转诊定点医院:12人,确诊1人;145例留观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9.31%(144/145).结论 在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防控护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科学、有效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于实现“零感染”具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提出高中生物合作探究学习法的新的教学模式:设计活动—知识提问—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合作学习—提出问题—探究学习—知识回归—习题检测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合作探究性学习 教学模式  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是合作探究性学习,在全国课改的洪流下,尼尔基第一中学进行大踏步的改革,将新课改理念转换为教学过程,构建有效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是一线教师提出的必要条件。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打破程序化、机械化、公式化的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才能把每节课上好,使每节课都能成为优质课呢?一堂优质课的生成,无疑是师生双向参与、共同交流努力的过程,教师在把握和遵循其生成的基本环节及相应要求的基础上,要以灵活性、动态性、调适性与创新性的思维及时应对和处理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排除各种可能的障碍,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因设计准备、表达传授、观察指导而精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速发展,医患纠纷矛盾日益突出,关于医护人员社会责任感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乎社会和谐,加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日趋重要。  关键词: 医学生 社会责任感 医患纠纷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速发展,医患纠纷矛盾日益突出,关于医护人员社会责任感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在《从伦理学角度加强90后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中,金伟琼认为“90后”医学
本月18日,CCBN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09)将于3月下旬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届时,CCBN将向中外友人和业内人士展示涵
目的分别考察依那普利和替米沙坦对大鼠体内二甲双胍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并基于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s,OCTs)及多药和毒素外排蛋白1(Multidrug and toxin extrusion protein 1,MATE1)初步探讨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1依那普利对大鼠二甲双胍药动学的影响1.1动物分组。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n=6):对照组(二甲双胍
摘 要: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教育成了各大高校的急切任务。本文主要从现阶段高校的心理健康状况着手,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现状 问题 策略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  1.形成的背景。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始于1985年华东师范大学团委为学生提供的心理组训活动,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国家与
摘 要: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大势所趋。为了让每个公民都享有平等教育的机会,国家及高校都为家庭经济贫困学生提供了资助和支持。如何基于创新人才成长需求培养角度开展与时俱进的资助育人工作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高校资助育人 存在问题 成长链 国内外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指出要继续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
全科医学是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而诞生的,体现了现代医学发展的新趋势.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全科医学水平和全科医生的数量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全科医学已成为我
摘 要: 近年来,我国进行审美文化的生活化展示,以期通过这种方法展现出审美文化的民主化和普泛化。在这种活跃的审美文化的引导下,我国高等院校美学教学活动应该顺应形势进行反思、调整,为适应急变的文化形势,高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将审美文化现象有机纳入教学大纲,巧妙地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第二,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充分感知审美的平台,发掘学生自身的审美潜力。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