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将课文中包含的意思用一定的情境“设置”出来。情境设置是指在教学中创设情感和认识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较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较好地发挥情境“设置”的艺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一、突出的基本情况及特点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复杂的动力现象,也是煤矿中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从1950年至今,在我国不同类型的200多个矿井中已发生了一万多次突出,约占全世界
加强初中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当务之急,在目前的中考制度下,语文现代文阅读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有必要加强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教学,掌握解答现代文的方法。本文从现代文阅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又是鼓帆前进的风。”这些说的都是读书的好处。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确实很有益处,正是如此,《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的阅读量应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到三部名著,并且也明确了必读书目:《骆驼祥子》、《繁星春水》、《朝花夕拾》、《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各地中考也把名著阅读纳入
摘 要: 要培养初中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首先要夯实基础。夯实基础最核心的问题是要让学生能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为此,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词语的常用解释,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比较特殊的解释,还要注意掌握虚词的使用,并能在此基础上流畅地翻译。另外,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做一些必要的练习也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文言文 阅读能力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
报道了一种合成手性多噁唑啉的新方法.以多元羧酸酯为原料,与手性2-氨基-1-丁醇在甲苯中回流脱水和醇17~20h,合成了8个手性多噁唑啉,产率为91%~96%.其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
该品种株高80厘米,茎粗如筷,抗病抗倒伏,耐肥水,耐寒抗冻,抗旱,中熟,单穗结籽60粒,穗较粗大呈长方形其籽白色特大,大如绿豆,千粒重达60~65克,是一般品种的2倍左右,见者无不称
含碳、砷等杂质的致密金矿石,一般采用浮选-氰化或全泥氰化分离方法.而矿石中碳、砷、铁等杂质,在选别时,尤其氰化时对过程具有复杂作用,对提金技术经济效果影响很大.深入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探索性与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题课堂教学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在阅读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学习强调的
摘 要: 文章立足于知其所以然的角度,通过问题还原法的实例,指导学生解构问题的类型,既用“学—问”来提升“学—答”,保全学习行为的主动性,提高效率,又涵蓄成就不可或缺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 “学—问” “学—答” 问题还原法 效率 问题意识    先释题。首说“学—答”。范围我们界定在国民基础教育的日常教学常态及检测常规上,尤其是常规检测上。之所以如此,全在于“问答型”的测试左右着当下的教学和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让我们重新认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所处的位置,意识到只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强指导,才能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理词典”和“心理图式”,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我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