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府责任探讨我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pa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前教育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智力开发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也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因此,开展学前教育,具有重大的必要意义。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政府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显著提高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开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基于政府责任探讨我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关键词:政府责任;学前教育;公益性
  教育公益性是指教育公共利益性,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政府为所辖领域提供教育方面的服务与产品,供人们共同使用。学前教育是以公益行为根本的公共产品,学前教育所追求的公益性是教育公平价值。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身心健康、智力开发以及人格的培养、性格的塑造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学前教育的开展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探讨开展学前教育的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儿童是国家明日的栋梁,开展学前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的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学前教育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包括一生的认知能力都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学前这一阶段是人的认知发展最关键、最迅速的一个时期。学前期的儿童各项学习潜力都很大,但是如果不及时开发他们的智力,挖掘其潜能,这些优势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良好的学前教育,依据感性经验为儿童创造一个丰富的、多彩的发展空间,这样有利于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积极引导和鼓励他们,使儿童的辨识能力、语言能力等认知不断地得到全面的、合理的锻炼,引导他们将这些能力应用到实践中,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认知的层面,这样也可以使儿童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为日后踏入社会,与人接触、交流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大都埋下了伏笔。
  二、基于政府责任,我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特征截至2009年,全国共有学前教育机构156万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2万余所,民办幼儿园约834万所,集体办园和企事业单位办园约27万所,但是,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仍然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成为了一项社会广泛关注的“难题”。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对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开展学前教育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1利用政府职责,制定发展规划
  在社会实际背景中,作为处于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体与核心,政府的力量是社会其他介质所不能替代的。目前的义务教育体制中存在着大量不公平现象,究其原因,是制度与教育政策的缺失。所以,必须协调发展学前教育,公平对待,若教育出现厚此薄彼的情况,只会更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公与教育失衡。基于此现象,政府必须树立教育发展理念,对正义、公平的教育价值予以强化。
  首先,对学前教育经费基本标准予以确定,同时逐县核实财力,以当做确定分担责任的主要依据;其次,以地方与省市为主导运转,对县乡教育积极性予以充分调动,也就是说,地方与省必须根据省标准对公用经费资金进行共同分担;再次,以县为主,做好学校建设、设施投入以及日常维修等教育服务工作,进一步调动城乡教育积极性。对于财力比较困难的贫困地区,政府需要为其分担责任,由上级财政为贫困地区安排所需资金,防止发生配套资金越多,财政越困难的现象。对于财力充足的地区,政府可鼓励该地在对中央教育投入规定予以落实的基础上,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
  同时,要破解城乡学前教育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将农村义务学前教育和城市学前教育当成一个整体,实现和谐、统筹发展是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所以,一定要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约,通过系统思维,以整体谋划的方式,促进城乡教育共同融合与促进,达到城乡义务教育优势互补,最终提升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对各级政府职责予以明确划分。省政府必须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各级政府职责予以明确划分,使市级政府、乡镇政府和省级政府义务教育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以减轻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统筹压力,实现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的全面匹配。另外,实际解决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失衡问题。一方面,必须逐步将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破解掉,构建以“社保证明”和“纳税证明”为主要依据的现代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必须有担当,将义务教育责任承担起来,将民办简易学校与外来人员子女学校归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范畴,以实现统筹管理。
  2政府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合理配置资源
  办好学前教育不仅关系着亿万儿童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国家以及民族的未来。鉴于此种原因,政府应当大力加强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加财政扶植力度,建立保障机制,确保幼儿园有能力购买相关设备,如多媒体、电脑以及娱乐设备等,从而满足广大幼儿对教育的需求。同时,通过捐款办学,合理收费等措施,来增加幼儿园的经费投入,为学前教育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
  要实现学前教育的公平首要任务就是完成教育资源的公平,学前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体现出对学前教育权利、机会等的尊重。我国的学前教育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的,所以在经营的过程中国家和政府需要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财政投入,并保证学前教育资源平均分配,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将学前教育经费归结到地方财政上,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资源、财政投入,将学前教育资源扩大,提供学前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和公益性。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原因之一是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学前教育进行约束,进而导致出现不公平的问题,所以当前随着学前教育在社会中受到关注,需要尽快将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让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办学有法律作为支持,帮助学前教育有序发展。农村、乡镇地区的发展远不及城市学前教育的发展,为了实现学前教育的公平,可以采取一定的弱势补偿措施,将学前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不公平问题进行改善,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到学前教育中,政府需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鼓励并支持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学前教育。
  3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办学导向
  以公平为价值取向,保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特征,在学前教育阶段各级政府教育职能都要体现“公平、高效”的原则,坚持正确的办学导向。同时,努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采取各种措施对教师水平进行改善。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前教师队伍建设更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政府要加大力度,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开设的有学前教育专业,为学前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师队伍,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公平发展。我国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改革中还会引起社会的更多关注,所以,需要政府、教育部门以及学校不断研究更加有效的义务教育统筹发展方法,进一步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还体现在学前教育上。利用政府职责来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政府部门要制定并完善学前教育的相关制度,加强教育部门的职能,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政府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使我国的学前教育得以更好地开展,为国家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刘鸿昌,徐建平.从政府责任的视角看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学前教育研究,2011(2):3—7.
  周燕.促进学前教育公平之政府责任——兼评“摇珠”入读公办幼儿园政策.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7):5—7.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界对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改革在学科教学中不断深化。思想品德学科是中学教学的一门主课.是一门教学生做人的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主要的教学目
21世纪,我们提倡的是素质教育,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基于这个目的,我们更多地是把目光放在了教育的最前沿——学校教育,这是我国教育最主要和最广泛的教育形式。毫无疑问,课堂将
【正】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张杰伴随着一张调令,离开了如火如荼的生产车间,踏上了如皋市环保监测站的创建征程。他从工作人员到副站长、站长,一干就是25年。他作为如皋市环保
教学细节是构成课堂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虽相当细小.但在课堂教学过程和促进学生发展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功能和价值。教学中精彩的细节.来源于对教学重难
著名作家路遥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信仰,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那么我想教学工作更需如此,需要投入到教学情境中来。在数学课上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
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21世纪的接班人,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及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而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
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是提高教学实效,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提高单位课
公共服务过程包括社会需求和意志的表达、政府决策和组织安排、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和公共服务的问责。由于政府、市场和非政府组织(NGO)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在公共服务过程中,需
秦皇岛北戴河区蔡各庄小学占地18072平方米,建筑面积6872平方米。学校东临戴河,北靠205国道,是区内唯一的一所纯农村小学。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生352人,下设一个附属幼儿园,有6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人们都认识到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的优越性。教育现代化成为日益受到关注的教育改革课题。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给教师和教学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