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跑操属于有氧代谢运动,对提高心肺功能、耐力有较好效果。因其不受季节、场地等条件的限制,而且易于组织,技术难度不大,锻炼效果好,一直受到学校、学生的欢迎。我校从启动跑操活动以来。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的内容生动了很多,也切实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同时,组织开展跑操活动,也可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每天上午课间操时间。全体学生绕校园跑两圈,由体育老师主持,班主任跟跑,体育委员协调,学生会检查,整个跑操过程。真正做到了集合迅速,队伍整齐,口号响亮,缓急有序,是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宣传发动
1 统一认识,达成共识
全体教职工要认真领会以人为本和参与是教育理念,贯彻新课程理念,明确“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对于青少年培养的重大意义,使全校师生都能以高昂的激情投身到本次活动中回来。不折不扣低落是学校和年级指定的具体活动方案,保证活动时间和效果。
2 宣传到位,形成制度
营造舆论氛围。学校利用各种阵地加强宣传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意义,各个年级的班主任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引导全社会理解、支持学校开展的这项工作,确保活动得以顺畅开展。引导师生、家长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全体师生争做宣传员,积极向社会、家庭宣传,得到社会、家庭支持,营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舆论氛围,使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成为广泛的共识及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跑操时间安排
1 每周两节体育课
开齐开足体育课。其他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体育课,体育课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可以灵活地安排学生练习平时没完成的里程。
2 坚持每天大课间跑操
学校大课间活动时间全部用在“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的长跑活动中。
3 课余时间
课余时间努力完成班级规定的里程。
在校期间,可利用体育课、课间操时间,课余活动等时间分段累计完成。
4 自主锻炼
住校生晨练:早晨锻炼时间,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起来集体晨练,也可以个人自主晨练。
走读生:离学校较近的同学,提倡步行或跑步上学或回家,以便完成相应的跑步里程。
5 节假日、寒假
作好自主安排,保质保量完成长跑任务。
三、跑操具体要求
1 队列:可5-8列。班长、团支书组织,统一穿校服,佩戴校徽,体育委员控制节奏、速度,班主任及见习班主任随班级参加。全校通过校园音乐指挥,跑步要求做到抬头挺胸,两臂微摆,脚步沉稳
2 路线:以操场或教学楼为中心划定不同路线,有些路线要经过校园文化景点。各班级队列同向或相向进行,队列交叉相遇时须谦让。
3 口号:各班根据各自的特点,拟定本班口号,跑操过程中统一呼号。口号一般为十六个字,要能体现班级精神,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鼓舞斗志,催人奋进,朗朗上口。喊口号要做到精神饱满,声音宏亮。
4 考核:由年级选好考核员,他们随考核班级跑操,并根据学校规定的考核细则进行评分。
5 反馈:根据考核员、体育教师、行政领导的考核,学校每天及时通过橱窗嘉奖跑操好的班级,对存在问题的班级,体育部通知班级及时改进。同时。每周各年级出一期跑操简报,刊登学生的跑操心得和评论。
四、跑操注意事项
1 跑步前最后能进行一定的准备活动热热身,例如压压退,活动活动踝关节和肩关节等。
2 由于人员多场地有限,所以通常采用的是班级方阵式慢跑,这就要求体育委员合理控制跑步速度,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中途不能走或停,队伍受阻要原地跑进行调整。如果是全校集体跑操先跑完的班级靠跑道外侧解散,这样才能使班级与班级之间适当拉开距离,互不影响;如果是按级部不在同一时间跑操也可入场集中进行点评后再按秩序解散。
3 要让同学认识到,跑操是文明有序的集体行为,所以大家应该听从指挥,不可大声说笑喧哗,更不可打闹、推搡以消除不安全隐患。
4 跑操结束后最好自行抬膝俯身,两手握拳叩打大腿和小腿肚,使肌肉放松。
5 跑后不要脱衣服,不要喝大量冷水,以防着凉感冒。
6 雨雪天气等特殊情况作合适调整。
五、跑操实际效果
1 通过跑操,一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加强,学生有更加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中。据我校医务室2008年11月——2009年11月统计,学生感冒、发烧、头晕等常见病例比往年下降36.6%。
2 通过跑操过程中呼喊班级口号,学生学习中的紧张情绪得到发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特别是高三学生,学习紧张,平时锻炼少,跑操除增强体质外,还可起到情绪发泄作用,有利于稳定心理状态,克服心理焦虑。
跑操有,最类似军训“高一/九班九班,非同一般,严于律己,勇于登攀!”、“有文有武,生龙活虎!”“高二/十三,自信相伴;勤奋为帆,争做典范”、“高三/十九,并肩携手;高三/十九,争创一流”……这样的班级口号,次数喊多了,潜移默化地转化为班级精神。
3 整齐的步伐和队列培养了学生的团队与谦让精神,提升了班级凝聚力。
4 是跑操简报引导校园舆论。学生会主办的跑操简报,学生投稿踊跃,抒发真实感受。简报不仅提高了学生跑操的兴趣,引导跑操成为校园时尚运动。而且也提升了校园文化,使得学风、校风进一步地好转。
5 跑操对学生的体育成绩有显著提高
对于跑操学校家长普遍叫好,八成学生都愿跑操,对于学校实行跑操,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以及老师都表示赞成。
对我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1800多名学生的调查显示,实行跑操一年多来,学生的耐力跑和肺活量显著增强,过去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对他们来说是“老大难项目”,一测试就有心理障碍。考完后看着学生一个个目不忍睹的样子教师也很同情,就这样还有不少同学不及格。现在大家都很轻松的通过,肺活量指数也是明显上升,由原来平均3280提高到3660。并且同一阶段测试的其他项目成绩普遍提高。有93%的学生认为跑操对调节上课情绪和注意力有好处,有86%的学生更愿意跑操,有13%的学生愿意做广播操,其他学生觉得无所谓。“跑操的活动量大,还能振奋精神。”高三(10)班学生说,学习压力在集体跑步中能很快得到发泄从而心情更好。
不过,也有少数中学生担心身体会吃不消。对此,我们认为,跑操不作强制要求,如果学生体能不够或身体不适,可量力而行。
另外,“对于身体有残疾的学生、患有重大疾病的学生,要在身体状况许可、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其积极参与不限时间和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
通过实践证明了跑操在课间或在课外活动中实施具有可行性、有实际效果的;跑操的气势和场面能够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震撼着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同时又考虑到不同个体特殊情况并采取个别对待。
每天上午课间操时间。全体学生绕校园跑两圈,由体育老师主持,班主任跟跑,体育委员协调,学生会检查,整个跑操过程。真正做到了集合迅速,队伍整齐,口号响亮,缓急有序,是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一、宣传发动
1 统一认识,达成共识
全体教职工要认真领会以人为本和参与是教育理念,贯彻新课程理念,明确“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对于青少年培养的重大意义,使全校师生都能以高昂的激情投身到本次活动中回来。不折不扣低落是学校和年级指定的具体活动方案,保证活动时间和效果。
2 宣传到位,形成制度
营造舆论氛围。学校利用各种阵地加强宣传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意义,各个年级的班主任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引导全社会理解、支持学校开展的这项工作,确保活动得以顺畅开展。引导师生、家长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全体师生争做宣传员,积极向社会、家庭宣传,得到社会、家庭支持,营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舆论氛围,使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成为广泛的共识及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跑操时间安排
1 每周两节体育课
开齐开足体育课。其他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体育课,体育课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可以灵活地安排学生练习平时没完成的里程。
2 坚持每天大课间跑操
学校大课间活动时间全部用在“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的长跑活动中。
3 课余时间
课余时间努力完成班级规定的里程。
在校期间,可利用体育课、课间操时间,课余活动等时间分段累计完成。
4 自主锻炼
住校生晨练:早晨锻炼时间,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起来集体晨练,也可以个人自主晨练。
走读生:离学校较近的同学,提倡步行或跑步上学或回家,以便完成相应的跑步里程。
5 节假日、寒假
作好自主安排,保质保量完成长跑任务。
三、跑操具体要求
1 队列:可5-8列。班长、团支书组织,统一穿校服,佩戴校徽,体育委员控制节奏、速度,班主任及见习班主任随班级参加。全校通过校园音乐指挥,跑步要求做到抬头挺胸,两臂微摆,脚步沉稳
2 路线:以操场或教学楼为中心划定不同路线,有些路线要经过校园文化景点。各班级队列同向或相向进行,队列交叉相遇时须谦让。
3 口号:各班根据各自的特点,拟定本班口号,跑操过程中统一呼号。口号一般为十六个字,要能体现班级精神,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鼓舞斗志,催人奋进,朗朗上口。喊口号要做到精神饱满,声音宏亮。
4 考核:由年级选好考核员,他们随考核班级跑操,并根据学校规定的考核细则进行评分。
5 反馈:根据考核员、体育教师、行政领导的考核,学校每天及时通过橱窗嘉奖跑操好的班级,对存在问题的班级,体育部通知班级及时改进。同时。每周各年级出一期跑操简报,刊登学生的跑操心得和评论。
四、跑操注意事项
1 跑步前最后能进行一定的准备活动热热身,例如压压退,活动活动踝关节和肩关节等。
2 由于人员多场地有限,所以通常采用的是班级方阵式慢跑,这就要求体育委员合理控制跑步速度,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中途不能走或停,队伍受阻要原地跑进行调整。如果是全校集体跑操先跑完的班级靠跑道外侧解散,这样才能使班级与班级之间适当拉开距离,互不影响;如果是按级部不在同一时间跑操也可入场集中进行点评后再按秩序解散。
3 要让同学认识到,跑操是文明有序的集体行为,所以大家应该听从指挥,不可大声说笑喧哗,更不可打闹、推搡以消除不安全隐患。
4 跑操结束后最好自行抬膝俯身,两手握拳叩打大腿和小腿肚,使肌肉放松。
5 跑后不要脱衣服,不要喝大量冷水,以防着凉感冒。
6 雨雪天气等特殊情况作合适调整。
五、跑操实际效果
1 通过跑操,一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加强,学生有更加充沛的体力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中。据我校医务室2008年11月——2009年11月统计,学生感冒、发烧、头晕等常见病例比往年下降36.6%。
2 通过跑操过程中呼喊班级口号,学生学习中的紧张情绪得到发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特别是高三学生,学习紧张,平时锻炼少,跑操除增强体质外,还可起到情绪发泄作用,有利于稳定心理状态,克服心理焦虑。
跑操有,最类似军训“高一/九班九班,非同一般,严于律己,勇于登攀!”、“有文有武,生龙活虎!”“高二/十三,自信相伴;勤奋为帆,争做典范”、“高三/十九,并肩携手;高三/十九,争创一流”……这样的班级口号,次数喊多了,潜移默化地转化为班级精神。
3 整齐的步伐和队列培养了学生的团队与谦让精神,提升了班级凝聚力。
4 是跑操简报引导校园舆论。学生会主办的跑操简报,学生投稿踊跃,抒发真实感受。简报不仅提高了学生跑操的兴趣,引导跑操成为校园时尚运动。而且也提升了校园文化,使得学风、校风进一步地好转。
5 跑操对学生的体育成绩有显著提高
对于跑操学校家长普遍叫好,八成学生都愿跑操,对于学校实行跑操,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以及老师都表示赞成。
对我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1800多名学生的调查显示,实行跑操一年多来,学生的耐力跑和肺活量显著增强,过去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对他们来说是“老大难项目”,一测试就有心理障碍。考完后看着学生一个个目不忍睹的样子教师也很同情,就这样还有不少同学不及格。现在大家都很轻松的通过,肺活量指数也是明显上升,由原来平均3280提高到3660。并且同一阶段测试的其他项目成绩普遍提高。有93%的学生认为跑操对调节上课情绪和注意力有好处,有86%的学生更愿意跑操,有13%的学生愿意做广播操,其他学生觉得无所谓。“跑操的活动量大,还能振奋精神。”高三(10)班学生说,学习压力在集体跑步中能很快得到发泄从而心情更好。
不过,也有少数中学生担心身体会吃不消。对此,我们认为,跑操不作强制要求,如果学生体能不够或身体不适,可量力而行。
另外,“对于身体有残疾的学生、患有重大疾病的学生,要在身体状况许可、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其积极参与不限时间和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
通过实践证明了跑操在课间或在课外活动中实施具有可行性、有实际效果的;跑操的气势和场面能够感染在场的每一个人,震撼着每个人的内心深处,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同时又考虑到不同个体特殊情况并采取个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