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诗词性情,因声入境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h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吟诵教学的定位是“过程和方法。”所以在高中阶段,吟诵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不能是单独的一门课程。吟诵教学,应该通过吟诵利于古诗词背诵,利于古诗词的理解感悟。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吟诵功能的最高境界是“理解感悟”:感悟古诗词蕴含的情志和深幽细微意思的表达。
  【关键词】古诗词  吟诵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3.053
   接下来,笔者将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来谈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吟诵诗词性情,因声入境。
   一、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导
   1.创设情境、营造吟诵氛围。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引导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情绪是最有感染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所以,课堂中若想让学生愿意开口读,并且能读出感觉、读出感情,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宜诵读的环境,根据文本创设出一种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教师教学可以适当使用描述性语言,营造诵读环境、激发学生的吟诵热情。也可以通过“范吟”来感染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范吟”可以用最感官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吟诵理论是如何实践的,通过对声音的模仿和记忆实现最初的吟诵学习。鉴于学生最初接触到吟诵时,对于吟诵技巧和基本规则只停留在理论层面,通过模仿教师的吟诵方式,加入自身对古诗文的体会和联想,进行吟诵尝试。
   2.辨清平仄,感受韵律之美。平仄是诗词格律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少松先生、叶嘉莹先生都认为吟诵好诗词,平仄是关键。吟好平仄也可以是诗词鉴赏的重点。高中学生对有关平仄的知识,感到比较陌生,笔者在教学古诗词时介绍有关平仄的知识,但不把其作为重点。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在古诗词诵读中实践“平高仄低”和“平长仄短”的发音。让学生在吟诵每首诗词之前,标注平仄,并依字行腔,充分领略、感悟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意美。从而对古诗词产生兴趣,并自觉运用格律知识。
   3.因声入情,对接生命体验。好的吟诵,能充分利用声音的艺术,让吟诵者和听众随着声音放飞想象,进入诗人所营造的诗境,感受诗情。通过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吟诵,不自觉地使自身感情、经历和知识得到调动,放飞想象,再造诗歌描摹的景象,与诗人情感连接,产生共鸣,融入作者营造的艺术氛围中,充分伸展自己的精神意识和人格意志,达到鉴赏活动的佳境。笔者试着指导吟诵李清照的《声声慢》,来帮助学生对此有所感悟、体会。在课堂中,先辨清平仄,划分节奏,熟诵5遍,交流对这首词的感知体会。接着学生吟诵,教师评点、指导赏析全词。之后学生自由吟诵5遍,然后展示自己的吟诵作品。学生点评。最后老师示范用方言吟诵。这首词情辞动人,熟诵五遍后,学生较容易地把握注了这首词的情感。特别是当学生关注到这首诗以“觅”、“戚”、“息”等入声字为韵脚的时候,他们马上在长长短短、高高低低,反复婉转的吟诵过程中,感受到了千古美神的低迷徘徊,憂伤凄楚,在她的悲声低诉中加深了情感共鸣。
   二、建立吟诵兴趣小组
   课下作为课堂的延伸,学习也更为深入。吟诵不仅仅是在古诗文的课堂上进行的,更多的是学生出于自愿的原则,私下里自由吟诵。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吟诵兴趣,使之自发组成吟诵兴趣小组,在课堂以外的空闲时间消化复习课堂上老师教授的内容,或者根据老师教授的吟诵方法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类似于这样的学习兴趣小组,是提高学生吟诵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许刚开始在课堂上同学们并不好意思当众吟诵,怕发音不准确、怕丢人等等,但是通过课下的继续学习,遇到不懂的疑问可以互相交流或者请教老师,老师给予积极的解答并鼓励学生大胆吟诵,可以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吟诵兴趣小组对学生而言一方面可以互相监督互相进步,另一方面也给了学生一定的自信心;对老师而言一方面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小组讨论的问题,老师也可以摸清学生学习吟诵时的难点,在之后的教学中可所侧重。将大家普遍都拿捏不准的地方作为课堂吟诵教学的重点,并作详细地讲解。此外,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吟诵练习和排演,在班级内部进行小组之间的吟诵比赛;开展以吟诵为主题的班会,营造吟诵古诗文的班级文化氛围;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的各种国学文化活动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演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吟诵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营造出整个班级学习吟诵的氛围。
   三、开设吟诵校本课程
   除了课堂上和课下,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机构也可以为吟诵的应用开辟出新的途径,比如开设吟诵校本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校本课程的教学也属于课堂教学,但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校本课程更自由灵活,可以根据学校师生和资源的实际情况,最大程度尊重学生的需求。马鞍山红星中学的桂芳老师在教授吟诵课时,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与校本资源——班级填词本《花间集》中学生创作的《长相思》习作联系在一起,“学生反复吟诵自己创作的《长相思》,并通过吟诵修改词作应更能体现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可见,当吟诵与教育深入融合的时候,吟诵就不仅仅是解读古诗文的教学方法了。以校本课程的开设为途径,学生可以根据掌握的吟诵法,自己开始创作出符合古诗文韵律的诗文来了。此外,校本课程的开设可以对吟诵进行跨学科整合。鉴于吟诵的音乐性,很多乐谱的整理和识别都需要专业的音乐理论知识,在校本课程的开设中可以将语文学科和音乐学科相结合,同时也可以适当加入舞蹈。在古代诗乐舞是结合在一起的,孔子教他的弟子吟诵诗时配乐伴舞,将文学、音乐和舞蹈这三种艺术形式合而为一,提升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造诣以养成君子的修养。此举在如今的校园里实行也未尝不可。
   四、结束语
   高中古诗文吟诵教学研究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比一般的教学法更关注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也丰富了高中古诗文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有活力,同时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的研究仅仅是一种尝试,诸多不足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和完善。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客观实践的主观意识,学生对一门学科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往往就会对该学科产生求知欲望,并会尽最大努力去理解学习问题、探索未知领域。因此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始终是教学中最为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需要教师不断深入研究相关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
期刊
【摘 要】中学生学习历史,往往受到应试的影响,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色彩,所以中学历史教育也会受到这样的影响,对教育目标的实现产生诸多不利的引导。探寻历史真相是历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而要接近某一群体创造的历史的真相,就要建立起对该群体文化的解读,进一步解读他们行为背后的文化,尝试跨越文化理解上的分歧。  【关键词】历史教学 理解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期刊
【摘 要】教育信息化是新世纪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深远影响也体现在教育领域。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面临着更多的数字化环境,教育和教学也是如此。面对这种变化我国在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应被视为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工具,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愿意学习并尝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信息创新能力是指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基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学生对事物进行认知和品德形成的初级阶段,我们应充分的抓好小学这一重要时期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教育,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班主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角色。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现状,阐述了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 班主任 德育工作 策略  中
期刊
【摘 要】高中地理在整个高中教学中虽然没有语文、数学、英语那样被重视,但是作为主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以及日后升学专业的选择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教学中也应当重视高中地理教学,而人本主义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运用这一教学理念可以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能力。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中地理 教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围绕“导学案”开展初中历史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提高,而且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且历史本应该是一门趣味性学科,然而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历史教学变得愈加僵硬化,在课堂教学中,死记硬背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长此以往,就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的研究表明,
期刊
【摘 要】当代欧洲一名著名心理学家这样说:“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可见,和谐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发展正常、健康的必要条件,是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反之,父母离异的孩子,他们就像是一只受惊、受伤的小鸟,情感很脆弱,在思想上、学习上、行为上、习惯上,往往会出现负能量多于正能量。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帮助他们呢?  【关键词】释放 积聚 正能量
期刊
【摘 要】片段训练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习作的能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片段训练的命题策略以及训练后的评价策略,既有训练目的又有较大的发挥空间的命题,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习作的基本功,而教师则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提高,并且有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片段训练 习作兴趣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数学这一科目是逻辑性思维较强的学科,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将情境教学逐渐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其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情境 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倡课堂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创造出新的教学形式,不断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虽然语文教学方式得到了转变,但是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