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e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初中数学案例式教学进行了研究,认为应做好紧扣案例的巩固特性,使学生对内容及时掌握、注重数学的生活特性,使数学案例贴近学生实际、抓住习题的探究特性,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案例式教学 教学实效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内容丰富、变化莫测的艺术,是一个教师教学水平优劣的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进行教学活动时往往过于重视对数学问题内容的教学,而忽视了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等方面的培养,不能运用贴近学生学习实际的案例式问题进行教学,使教学活动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在深入实施新课标内容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进行案例式教学活动,已经成为广大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要求。我在此谈一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案例式教学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紧扣案例的巩固特性,使学生对内容及时掌握
  广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深切感受到,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教学,例题内容的解答,教学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刻的掌握,但由于在课堂中缺乏一定的巩固练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是十分精确。而采用典型的案例,进行知识的有效讲解,能够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准确、实时地掌握教学重难点。如在讲授完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内容,我向学生出示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1.某质检部门抽取甲、乙两厂相同数量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测得甲厂有合格产品48件,乙厂有合格产品45件,甲厂的合格率比乙厂的合格率高5%。求甲厂的合格率是多少?
  案例2.某市为治理污水,需要铺设一段全长为3000米的污水排放管道,为了尽量减少施工队城市交通造成的影响,实际施工时,每天的效率比原计划增加25%,结果提前20天完成这一施工任务,原计划每天铺设多长管道?
  我在出示这两个实例后,让学生解答问题,使学生在进行此类相关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让学生进行解答,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及时掌握。
  二、注重数学的生活特性,使数学案例贴近学生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体现着数学的魅力。同时,教学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学生对充满生活特点、贴近自身实际的数学问题充满了浓厚兴趣和探究欲望。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案例式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进行有机的融合,多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解答,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强烈的探求欲望,实现学生学习能动性的有效激发。
  如在讲解一次函数知识时,我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某地在调整电价时,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电,采取了居民用电分段计价的办法:若每月每户用电量不超过80度,按0.48元∕度收费;用电量在80—180度(含180度)之间,超过18800度的部分按0.56元∕度收费;用电量在180度以上,超过180度的部分按0.64元∕度收费。同时规定在实行调价的当月收费中,用电量的1/2按原电价0.42元∕度收费,用电量的2/3按调价后的分段计价办法收费,以后各月的用电量全部按分段计价的办法收费。(1)已知在调价的当月,小王家用电量按原电价部分所付的电费为12.60元,现请你求出小王家在调价的当月共需付电费多少元?(2)若小王家在调价后的第三个月用电量为x度,请你写出小王家第三个月应付电费y(元)与用电量x(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在案例式教学中,我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密切的联系,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使传统的教材再现生机与活力,实现了传统课堂的个性与灵气,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三、抓住习题的探究特性,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提升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最有价值的数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案例式教学活动时,必须改变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努力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新知,注重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态诸方面得到发展。
  例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时,我向学生提出如下探究的案例习题:某市高速公路收费站有m辆汽车等候收费通过,假设通过收费站的车流量保持不变,每一个收费窗口的收费检票的速度也是不变的,若开放一个收费窗口,则需20秒才能将原来排队等候的汽车及后来到的汽车全部收费通过;若同时开放两个窗口,只需8秒就可以将原来排队等候的汽车及后来到的汽车全部通过。若要求在3秒内江排队等候收费的汽车及后来到的汽车业随时收取费用通过,请问至少需要同时开放几个收费窗口?
  在教学中,我实实在在地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又积累了进行数学活动的一般经验,切身感受到了探索数学知识的意义。
  总之,案例式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并取得实效,需要教师进行辛勤的努力和艰辛的劳动。教师只有在教学活动中,认真研习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习效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验稿).
  [2]黄浪波.名师特色课堂研习.
  [3]张名.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教师寻求学生作文修改的良方妙计,指导学生写作文,训练作文写作技法,揭示学生写作的真谛,指导学生学习写作、学会读书,能完美中学生的丰富生活.教师也会跳出作文批改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了。财政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同全党和全国亿万人民一样,以满怀喜悦的心情,热烈拥护新选举的党中央领导机构,热烈拥护大会的
新课程指出,教学应该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它使我们紧迫地感到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多角度的反思,其中之一便是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一、以生为本,收获生成——课堂动态生
目的:  通过降糖一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观察该方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对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
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已成为中考作文的主要命题形式,使自己的文章成为一只出墙红杏,锁住阅卷老师的双眼,从而玉笔一挥写上理想的分数是每位考生梦寐以求的心愿.本文帮学生支几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低效”备受国人诟病,1978年吕叔湘先生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即语文教学效率不高问题。阅读教学是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约占教学时间三分之二,但阅读教学效率“少慢差费”也是不争事实。面对今天日益国际化全球化大背景,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母语教育的传统和价值。语文教学要“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提高教学效率。  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因为现在学生学
初中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是因为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可以作为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人的语文功底深厚与否决定了其人文素质
学位
在纪念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郭滴人烈士逝世五十周年——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郭滴人烈士革命活动纪念室”正式开放并举行揭幕仪式。纪念室设于郭滴人烈士的故乡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学生虽然做了很多题目,但解题能力提高不大,以后碰到同类型的题目,甚至有些已做过的题目,却仍然不会解答。究其原因:主要是片面追求解题的数量,不着重理解解题方法,不善于总结经验、摸索规律、举一反三。  实践证明,有针对性地选编一些题目给学生练习、讨论,事后总结经验,可使学生掌握题目变化规律,有助于加深对题目及其解法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特别是有助于提高应变能力,从而使学生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