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现代化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g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广泛,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活泼等特点,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网络资源的开发能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时空的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模拟实验,网络便捷的交互性使交流更及时、开放。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已成为必须思索、必须实践的问题。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一、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成为培养浓厚的兴趣,高雅的情趣的乐园
  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便成为促进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有效手段。现代信息技术是融文字、图形、动画、影音为一体的电子教科书、是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学习环境。由于它处理信息时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参与性、灵活性,传递信息具有便捷、灵活、快速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十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
  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美。林语堂先生曾经说过:“所谓读书就是喜爱。”通过网上搜索图片、声像资料,欣赏品味,学生对九寨沟五彩池这些自然景象有了真实、亲切的体验,实现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转变。学生的情感也随之得到升华,感受文字的优美之后,接着自己试着朗读,了解作者真切的感受。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高雅情趣。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兴趣,油然而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渐渐深入,真正进入乐学的状态,语文课堂也变成了兴趣的课堂。正是因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
  二、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在学生的语文实践中彰显优势
  新课程的实施强调了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就根本的改变而言,在课堂上知识不仅是老师告诉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去获取。而学生的自主探究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撑。因此,让学生进入探究状态,教师要让他们获得需要的直接经验。语文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向儿童展示了生活中的美。在学习了解“春联”的过程中,在生活中对春联耳濡目染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春联的内容、对韵、历史、民俗等。首先,与学生一起“说春联”,然后,学生可打开网上的多幅Flash动画,每一幅动画都配以相应的春联。如“又是一年芳春绿,依然十里杏花红”配以一片芳草,十里杏花的江南早春图,同时播放动画中悠扬的古筝音乐。制作动画大大丰富了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改变学习的形式,学生为自己制作的Flash感到兴奋不已,跟着音乐节奏轻声吟诵,搜集的春联内容丰富多彩,由于学生各种感官系统都被充分调动起来,好奇心、想像力得到了激发,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大大推动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他们迫切地去探索、发现,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而且主动创作。 上联“青山湖春色浓艳”, 下联“红谷滩风景入画”, 横批 “新南昌”;上联“南昌城路路通畅 财源滚滚来”,下联“江西省城城发展事业蒸蒸上”,横批 “老表发财”。对联是祖国传统文化,现代小学生几乎没有感觉,通过教学,虽然没有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做对联,但是起码了解了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三、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语文教学离不开合作,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是教育的目的之一。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满足学生探究的需求,同时在网络中共享信息资源。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索性阅读。网络教学要求学生有目的地去寻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取舍、归纳,自然而然能起到训练学生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课堂学习中同样引入网络,把传统的变革为现代的,不仅解放老师的体力,而且解放老师的思想,从而让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师生均获得成就感。
  总之,语文教学的现代化离不开信息技术,语文教学中的传统不能丢,但是现代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先进的平台,使语文教学变得更轻松,内容更充实,方法更科学,效果更明显。我们用科学发展的眼光,以学生为本,用科学的信息及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方式,达到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
其他文献
课改自2004年启动以来,至今已迎来第4个年头。无论是几年前已经启动新课改的地区、今年刚刚启动新课改的地区、还是即将启动新课改的地区,其各级教育部门的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对这次新课改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关注。亲历了此次全国高中课改酝酿、研讨、方案设计和实验全过程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教授表示,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到了必要阶段。刘坚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几十年来总体上没有太大改变,仍然以书
期刊
舞台行动作为一个戏剧概念,早在二千多年前已被人们所认识,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说过,戏剧是行动的艺术。  一、那什么是舞台行动,以及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什么是行动?在现实生活中,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总要和周围环境,周围的人和事进行接触,受其影响和激发,这影响和激发通过人的五觉(即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在人的内心发生作用,产生某种愿望和要求,对自己提出某种任务,实现这种任务时所进行的心理、形
期刊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所以营造班级德育环境尤为重要。如果说家庭是着力营造培养孩子良好心态、健全人格和优秀道德品质的“第一环境”,那么学校就是打造孩子健康发展、良好品德的“第二环境”,班级就是这“第二环境”中的“第一环境”。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在一个充满德育文明的班集体里生活,学生就会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由此可见,营造班级德育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营造良
期刊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来临,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探究式教学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而设计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于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内化知识,发展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更是如此。  一、什么是问题意识  问题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与人的主体意识之间的矛盾在思维过程中的反映。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
期刊
农村高中普遍硬件环境较差,小学、初中均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绝大多数学生是初次接触,对每周1-2节的信息技术课,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便显得尤其重要。  一、组织好课堂教学,引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生对这门学科有兴趣,才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配合教师教学。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应在教学方式和语言上下功夫,力求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学
期刊
素质教育的提出,为我们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办法,也是从教育本位观转向重视教育功能与社会功能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教育思想大解放。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实践者,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要从只限于考什么就教什么,偏重分数的应试教育中彻底解放出来,以实施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性的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期刊
据光明日报网络版日前报道,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而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青少年时期,创造力更多地体现为想像力。创造力的匮乏,无异想像力的匮乏。想像力是创造力的翅膀,如果儿童失去了想像力,那么他就会与创造力失之交臂。那么到底是什么妨碍了想像力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来发展学生想像力呢?  是谁绑住了想像力的翅膀  那么在我们国家
期刊
鸦片战争中,腐朽的清政府战败,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了落后的封建主义农业文明。1842年,中英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农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就主要矛盾而言,有的学生理解过于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人文素养包含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  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以
期刊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爱心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成长心灵的阳光。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正值人生观萌芽阶段,正确地引导他们迈好青春第一步,是每一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每天、每件事、每时每刻,细心地观察、耐心地指导、静心地反思,试着去读懂孩子们的眼神,试着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才会更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孩子真正需要什么,让每个孩子心头都开出幸福的花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