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E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人文素养包含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
  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以丰富教师人文素养为前提,拓展传统文化宽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能仅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人的发展的深刻内涵,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人文素养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也不是通过灌输来获取的,而是让人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素质教育说到底是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一种过程。这种影响力,只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涵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晶位。
  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悉心学习古典文化,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著作应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常备必读之书。在完成教材选编课文之外,语文教师要通过开设课外课程,在增加传统文化学习篇目、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文化素质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所负载的精神价值的认同,培育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每教一篇古典文章,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素养应成为语文教
  学中传统文化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以领悟传统文本情感为基础,深化传统文化深度
  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道德因素,教师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代表传统文化的圣贤君子,堪称人格典范,以他们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典籍传承着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如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人世的态度,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行为能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和志士仁人,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
  三、以优化学生价值取向为依归,追求人文素养精度
  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有意义,融洽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教学中,师生应互为对象,平等互动,故应激励学生放胆而言,使其平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让每个学习者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
  语文教师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重任,要审慎、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谨慎选择适合学生消化、吸收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时代在变化,审视传统文化经典的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因此,经典也需要重新审视,经典也可以再加工、分解给学生。语文教师要将一些推介给学生阅读的古文化作品拿来进行全面“透视”,看“经典”里究竟有多少真经典,“经典”中的经典是什么,然后将一部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拣选出来给学生。
  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以德育人的独特而强大的功能,竭力引导学生在感受、感悟传统文化底蕴的过程中,能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遁过静心阅读,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对作者的思想、情感、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倡导体佰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让率真的心灵追求光明之旅而不迷失方向。
  总之,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要选得精、学得透、悟得深,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说到底,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人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传统文化之根,使学生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其他文献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环境,计算机和网络成为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中学历史课中引入信息化教学,具有很多优势,但也需要正视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一)中学历史信息化教学方式的优势  1.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
期刊
教师除了要不断虚心学习,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法,力求在业务上精益求精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形式,如课堂竞赛、多媒体等,如此对提高教学效果都是有作用的。  但是,我想这还不够。能够吸引学生,促使他们积极学习的,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这个教师本身怎么样。他的思想、他的才华、他的气质、他的智慧、他的自信、
期刊
课改自2004年启动以来,至今已迎来第4个年头。无论是几年前已经启动新课改的地区、今年刚刚启动新课改的地区、还是即将启动新课改的地区,其各级教育部门的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对这次新课改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关注。亲历了此次全国高中课改酝酿、研讨、方案设计和实验全过程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坚教授表示,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到了必要阶段。刘坚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几十年来总体上没有太大改变,仍然以书
期刊
舞台行动作为一个戏剧概念,早在二千多年前已被人们所认识,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说过,戏剧是行动的艺术。  一、那什么是舞台行动,以及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什么是行动?在现实生活中,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总要和周围环境,周围的人和事进行接触,受其影响和激发,这影响和激发通过人的五觉(即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在人的内心发生作用,产生某种愿望和要求,对自己提出某种任务,实现这种任务时所进行的心理、形
期刊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所以营造班级德育环境尤为重要。如果说家庭是着力营造培养孩子良好心态、健全人格和优秀道德品质的“第一环境”,那么学校就是打造孩子健康发展、良好品德的“第二环境”,班级就是这“第二环境”中的“第一环境”。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在一个充满德育文明的班集体里生活,学生就会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由此可见,营造班级德育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营造良
期刊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来临,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探究式教学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而设计探究式教学的关键在于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内化知识,发展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物理探究式教学中更是如此。  一、什么是问题意识  问题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与人的主体意识之间的矛盾在思维过程中的反映。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
期刊
农村高中普遍硬件环境较差,小学、初中均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绝大多数学生是初次接触,对每周1-2节的信息技术课,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便显得尤其重要。  一、组织好课堂教学,引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生对这门学科有兴趣,才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配合教师教学。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应在教学方式和语言上下功夫,力求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学
期刊
素质教育的提出,为我们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办法,也是从教育本位观转向重视教育功能与社会功能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教育思想大解放。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实践者,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要从只限于考什么就教什么,偏重分数的应试教育中彻底解放出来,以实施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性的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期刊
据光明日报网络版日前报道,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而创造力却排名倒数第五。青少年时期,创造力更多地体现为想像力。创造力的匮乏,无异想像力的匮乏。想像力是创造力的翅膀,如果儿童失去了想像力,那么他就会与创造力失之交臂。那么到底是什么妨碍了想像力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又该如何来发展学生想像力呢?  是谁绑住了想像力的翅膀  那么在我们国家
期刊
鸦片战争中,腐朽的清政府战败,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了落后的封建主义农业文明。1842年,中英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逐渐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农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就主要矛盾而言,有的学生理解过于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