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的尝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shan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作为初中课程的一门基础性学科,自然是实施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一块主阵地. 探究性学习强调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关键词】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那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探究性学习就一改以往学生被动学习方式为主动地学习,这种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当遇到困难时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 所以说,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学会了正确运用学习方法.
  一、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又贴近学生,能提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比如,老师:同学们喜欢足球吗?我们今天来研究一个足球问题,好吗?
  足球赛的积分如下: 比赛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 辽宁队在第一轮的比赛中共赛9场,得17分,辽宁队在这一轮只负了2场,那么辽宁队胜了几场?又平了几场?老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能用几种方法来解?
  让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按自己思考的方法来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回答来调整课堂教学的程序.
  如果学生先用算术方法来解:辽宁队胜的场数为(17 - 7) ÷ (3 - 1)或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出问题,如:辽宁队胜的场数为x,则平的场数为(7 - x),所列方程为3x + (7 - x) = 17,然后引导学生探索建立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说明:如果学生本身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经发现用字母“x”和“y”来表示辽宁队胜、平的场数,并且列出了两个方程,那么教师就按学生的思路,对照问题与所列方程和学生一起演示由实际问题到列方程这一数学知识的建立过程,目的是既注重个性发展的同时,又要照顾个体的差异.
  二、自主独立研究为主,小组交流合作为辅
  在探究性活动的教学中,对于问题的深入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应当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也可以相互交流探讨,开展合作学习. 也就是说一般是学生先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背景,提出解决问题策略与途径,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学习者合作,可以使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达到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三、从数学在实际问题的应用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应尽可能多提供一些现代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进行探究. 如市场销售问题、办厂盈亏测算、股票风险投资、贷款利息计算、道路交通状况、环境资源调查、有奖销售讨论、体育彩票研究,等等. 如学习了函数和不等式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计算有关经济问题. 如:有一批空调,原销售价格为每台3000元,在甲、乙两家家电商场均有销售. 甲商场的促销方法是:买一台的单价为2950元,买两台的单价为2900元,依此类推,每多买一台单价再减少50元,但每台单价不能低于2100元;乙商场一律都按原价打八五折销售. 某公司需购买一批此型号的空调,请同学们帮该公司算算,去哪家商场购买节约开支?
  四、“开放式”问题变换进行探究性学习
  解开放题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其特征是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正确,不在方法唯一性,答案唯一性. 解开放题,学生可以不依赖于教师和书本,独立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的各种各样答案,没有所谓的终结答案.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开放式”问题成为必然,它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并且可作为观测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口.
  五、反馈矫正中的探究性学习
  学生在平时作业或测验考试中难免出现各种错误,出现错误必有原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纠正错误,总结提高,真正“吃一堑,长一智”,也是一种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我在上课时,常常注意及时反馈,及时抓住学生所产生的错误,组织学生讨论剖析,从直接错误中,找出产生错误的根子或间接原因,找到改正错误的办法,充分发挥“错误”的作用. 在进行试卷分析时,我也常常请出现错误的学生回顾并说出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一般我要他们保留好测验时用过的草稿纸,这可是“病历卡”,是原始的“化验”报告),并且请他说出应该怎么订正这个错误. 借助于纠错,学生不但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加强了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了审题、解题能力,更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中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
  总之,“探索性学习”旨在将学习更多地看作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索过程,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研究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用探究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发现、改变与创造,真正使今天的学习变为明天参与和改造社会的基础. 通过采取探究性学习方式实施的数学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数学,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的学习方式,学会主动学习,而且可以促进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学会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钦界.数学探究性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 考试(教研),2010(6).
  [2]于成芳.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 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09(10).
  [3]段学军.打造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J]. 考试周刊,2010(30).
  [4]王东升.在例题的引申拓展中进行数学探究性学习[J].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4).
其他文献
婴幼儿重症肺炎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我院自1993~2002年共收治重症肺炎25例,现总结如下.
【摘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创新就是不同于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体现新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很多方面去展开,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既可以从教法、学法上创新,也能在解决某个问题时创新,只要敢于猜想,敢于尝试,敢于与众不同,都是值得我们支持和鼓励的. 本文要谈的就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中,如何进行尝试和创新.  【关键词】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创新能力;能力培养;一
【摘要】探讨了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史的意义和如何将数学史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刻苦学习的情感态度,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数学史;概念;校本课程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和一般文化联系的一门学科,它反映了数学发展的脉络与本质.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可以活跃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在按照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法的基础上,治疗
摘要:抽象主义的艺术创作手法,是一种超现实的思维运用手法,抽象主义与现代吉祥物的设计相结合,并形成以概括、夸张等为主的抽象特点的设计方式,将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形象通过设计成为具有特殊含义的吉祥物作品,因此抽象主义艺术已经成为吉祥物设计的一种重要手法,在各类吉祥物设计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简要概述抽象主义与现代吉祥物设计的整体融合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抽象主义的精神特点,进一步探讨抽象主义在现
目的探讨Ki-67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9例食管鳞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结果 Ki-67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率为98.7%。K
随着手术、化疗、放疗治疗方法的进步,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有所提高,但大部分患者仍不能免于复发或转移[1]。研究表明当肿瘤细胞负荷明显降低时,机体的免疫功能恢
【摘要】 创造性思维是各种思维优化组合的高效思维,通过它可导出新颖独特、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是造就创造型人才的飞跃性标志. 现仅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教学实践  在数学教学中,若能激发和引导学生在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主动地发现、探索自己或者他人所未发现、未解决的问题,创造新颖独到的解法,提出新见解等创造性思维活动,不
高血压急症临床较常见,作者应用硝酸甘油静滴治疗32例高血压急症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2例,女10例,年龄42~68岁,平均56.34岁.收缩压180~230
目的探讨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扩大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3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采取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扩大切除术,术后给以放、化疗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