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 体验课程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z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就是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知,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上的奠基石。
  一、观察生活,让学生走进课程
  人是生活的人,是在生活中不断成长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却很少关注生活,教学中有的主题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近。但他们往往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仔细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生活的情趣和观察能力。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别把花草弄疼了》一课时,我提前两周左右让孩子留心观察身边一些破坏树木或绿化的情景,可以用爸爸妈妈的手机拍下来,传到老师邮箱里,到时我们将评出一个“小小观察家”。等到上课时,老师把孩子们的照片做成投影让大家讨论真正生活的一些现象,一幕幕小树的哀叹,绿地的哭泣展现在孩子眼前,他们无语了。“孩子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小树需要你们,小草需要你们,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点绿意。”于是,这份倡议便水到渠成。
  二、了解生活,让学生获得体验
  体验是维系品德与生活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经常提到,要让孩子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
  在教学中,我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外,还根据本课程的特征,放飞学生,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让教育于学校、社会、家庭之中,让品质在老师、学生、家长的互动中形成。
  在《温暖的家》“我长大了”主题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我课前让学生搜集自己的出生证、纪念品、照片以及婴儿时的小件物品。并在课上开展了“小小展示台”(我来介绍我自己)的活动。学生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拿出准备好的照片、精美的出生纪念品和小时候穿过的小衣物……我以“猜猜这是谁”的方式请出猜中的同学继续自我介绍。看到孩子们儿时一张张天真、童稚、有趣的照片真让人忍俊不禁,猜起照片上的人还真要费些周折,因为身体上的变化太大了!一脸秀气的小娃娃竟是如今壮得像小牛犊的;而头无毫发,小脸胖乎乎的,一幅男生像的宝宝今天竟是竖着小辫亭亭玉立的女孩。同学们在惊诧和欢笑中了解了自己的成长过程,看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的同时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提高,进而懂得了长大了要更加懂事了,要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并表示以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来。
  三、体验生活,让学生得到启迪
  小学的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的掌中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父母长辈的辛劳很难体会到。平时单靠说教让孩子去关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似乎很是表面,有的孩子回到家,会跟家长说:“妈妈,今天老师让我给洗洗脚。”接着,作为妈妈就得放下手里的活让孩子完成这一份“充满孝心”的作业。
  我在教学《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时,我事先和家长短信联系好请家长利用双休日让孩子当一天的家。当孩子们听到这一好消息,教室都快蹦掉顶了,孩子争着说:“这下没人骂我了,今天我是家长。”“啊,我想看电视就看电视……”老师提出唯一的要求:请你时刻记住今天你是家长。
  双休日很快过去了,一大早我来到教室,等孩子们跟我交流“我当家”的感受,走进教室没一个主动来跟我说,山不过来,我过去,我拉住平时经常被妈妈逼着完成作业的佳佳(化名)说:“怎样,星期天玩得开心吗?”只见他低着头难为情地说:“我不想当妈妈了,还是当孩子吧,以后我不用妈妈逼,我要自己完成作业了,当妈妈太苦了……”“我也觉得,我奶奶不那么烦了。”“以后我爸爸休息时我不吵他了,他工作很累的。”“老师,你不知道,我只当了半天妈妈,已经受不了了,要洗的衣服那么多,还要打扫卫生,哎!”“对,以后我不在地上爬了……”这不就是一堂再生动不过的课吗?
  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几年的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使我深切感受到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学习。
  参考文献:
  金钰.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新课程:小学,2013(03).
  ?誗编辑 薄跃华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的认
以模糊T—S模型对离散切换组合系统的研究模型进行重新构建,分别利用单Lyapunov函数方法设计出分散切换律和控制器,给出了利用矩阵不等式表达的系统在分散切换律和分散控制器作
正确的学习方法、健康的学习心理是职中学生搞好学习的关键。但由于紧张的学习,就业的压力,父母过高的期盼,使一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懒惰、焦虑、自卑、逆
我校建校近百年,校史悠久,校园环境幽雅,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学校也应与时俱进,办一所"核心理念+校本特色+敬业团队"的特色学校,才能使学校得以更好地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是学校素质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学生进行评价更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教与学的活动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课堂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
摘 要:教育的情怀无外乎爱与责任,师爱如兰,责任如山,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该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只要是教师,就应当爱学生,就应当把学生的健康放在心上,就应该让你的爱吐露芬芳。责任如山,不贱视任何一个生命。无论这个孩子长得如何、智力如何、学习基础如何,教师都应该一样对待,一样关怀,给每个孩子机会,给每个孩子阳光。  关键词:师爱;责任;健康成长  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
高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中国高教学会高师教育研究会第四次年会暨高师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年会于1995年11月1日至4日在江苏教育学院召开。全国80多所高师院校负责同志和
为实现工业上位机与从设备之间的使用时间权限检查以及通讯环节加密,设计出以PIC16F877A单片机为处理核心,DSl2C887实时时钟芯片为时间的基准,并采用EPM7064STC44-10NCPLD作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