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训练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y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人们常说,没有训练就没有能力。我们这里所说的训练是指师生在课堂上的双边活动,组织好这种活动要求教师在钻研全套教材,将每一课的训练内容都置于知识整体结构之中。此外还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教学的进度设计出训练的内容。一般来说,训练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新的认知能力。
  训练是以知识中最原始的基本概念为基础,以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线,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再现。在知识再现的过程中,对学生要有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对旧知识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这个新蕴含着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能力。
  (二)引导新的探索思路。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以恰到好处的提示。这一提示绝非是将新知识、新内容指点给学生,也绝非一味地讲授;而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朝着教师提示的方向去探索、去发现、去认识、去提高。
  (三)设计精当的问题情境。
  在課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发现的机会,有充分思考、探索、研究的时间,使他们都能积极思维,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性。
  (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见解,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各自不同的思路,以及有哪些闪光的东西或较深的理解,教师从中得到准确的反馈,从而确定下一步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五)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思考、争论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潜力,促使他们不断地产生创造的欲望。学生在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若干次错误或不完善的思考。教师则努力使他们在活跃的思维中,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增长,数学能力随之逐步提高。
  
  二
  
  下面我就一节《应用题训练》课来具体阐述。
  教学内容:求和、求剩余的加减应用题。
  课型:训练(系统整理、发散型)。
  教学目的:
  1.加深理解和的概念,掌握有关加、减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以和的概念为核心,从整体高度寻求解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分析、推理及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引导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
  教学要求:能正确、迅速地分析和解答求和、求剩余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第一层)。
  (1)编题列式:37-18=19(筐)。
   37-19=18(筐),
   19 18=37(筐)。
  (2)问:37、18、19这3个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用减法计算(指两道减法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指加法算式)?
  在第一层,通过将两部分合并起来是一个整体、从整体里去掉一部分等于另一部分的教学,突出对“和”这个概念的理解,为学生下面学习打好基础。通过3个问题,揭示概念的本质涵义,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样深刻的知识,没有完全用文字表示原题,而是用学生易于看懂的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其实质是把较难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使学生左右脑并用,感悟到一种新的力量,使他们将难于理解的东西变得容易了,达到通过现象揭示本质,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学生对“和”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便为下面多角度、多方位考虑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打好基础。
  (二)通过数量关系的个数扩展,深化有关知识(第二层)。
  (1)苹果和菠萝共多少筐?16 15=31(筐)。
  问:16、15、31这3个数有什么关系?(31对16、15来说是总数。)
  (2)苹果、桃、梨共多少筐?
  问:①这个问题与刚学过的知识有什么区别?②要求苹果、桃、梨共多少筐,应该选择哪些条件?怎样列式?16 19 18=53(筐)③16、19、18、53这些数有什么关系?53是哪几个数的总数?
  (3)苹果、桃、菠萝共多少筐?
  问:选择哪些条件?怎样列式?50是哪几个数的总数?16 19 15=50(筐)。
  (4)梨、桃、苹果、菠萝共多少筐?怎样列式?(知识自然迁移)18 19 16 15=68(筐)。
  问:①68是由哪几部分合并起来的?②这几道加法算式与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把几部分合并起来)③还可以怎样列式?37 31=68(筐),50 18=68(筐),53 15=68(筐)。
  问:①37、31与68有什么关系?②37、31对谁是整体,对谁是部分?(看某个数是整体还是部分要看对谁来说)
  (5)用不同方法做(1)(2)(3)。(发散思维深刻理解知识)68-18-19=31(筐),68-15=53(筐),68-18=50(筐)
  小结:看清总数是由哪几部分合并起来的,求的是哪部分,再确定解答方法。
  (6)苹果和菠萝共多少筐?16 15=31(筐),68-18-19=31(筐),68-37=31(筐)。
  问:为什么同样的问题能用3种不同的方法?
  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出一个发散性问题,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不断地变化观察的角度和思维的方向,从而开阔思路,使思维更加深刻。这一发散性问题,不仅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使一题有了多解,更可贵的是渗透了辩证的观点,使学生体味到看一个数是整体,还是部分,要看它对于谁来说,也就是看这个数在题目中的位置,从而进行分析判断。接着,通过问题(5)推波助澜,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对前面的问题再次思索,激发学生的灵感,唤起学生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思维更加严谨、周密、深刻。
  (三)搭配条件和问题(应用及深化应用)。
  (1)有27个苹果。(2)有19个梨。(3)原来有多少个?(4)又买进16个。(5)吃了12个。(6)现在有多少个?(7)一共有多少个?
  这一层次的设计,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选条件、编题、理解,对前面的训练进一步消化。这个练习弹性很大,学生可以编出一般的应用题,还可以编出较复杂的应用题。这就是训练中的又一特点:保底不封顶,使能力差的学生有消化理解的时间,使能力强的学生有发挥潜能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益。
  (四)质疑。质疑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学生积极思维,灵感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时给他们一个思索提问的机会,无形中又激起千层浪,为后面学习探索创造了良好的思维基础。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和”的概念,同学们对解答求和、求剩余的应用题能力提高得很快。今后我们还会学习更有趣的应用题。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整节课有了整体的概括性认识。总结的语言要简练,有针对性,要确实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板书(略)。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
摘 要: 《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发挥示范作用,并且通过备课与上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新课改 英语教师 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
会议
摘 要: 恰到好处的科学评价,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作者从“尊重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注重过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评价能力,提高学习生活质量”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科学评价方法。  关键词: 自主学习 个性发展 能力评价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因此,数学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
会议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数学课该怎样上?教师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数学 情境教学    学生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情境,组织教学,和根据课堂情境,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和培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有效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