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方法之我见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西方文化差异和各国的历史背景紧密相关,因此历史的不同决定了文化的差异。本文从英语教学中常见的词汇、用语、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角度出发,阐述了英语学习对于了解中西方文化不同的重要性,进而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改进方法,使英语教学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教学
  
  一、引言
  
  每一个英语学习者都会遇到一些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问题。这种差异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它影响着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的接受能力。这就意味着英语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还应重视文化教学,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了解这种不同文化所产生的差异,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本文将对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文化差异及如何加强文化教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文化差异
  
  在了解文化差异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明白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容纳了人类自产生到现在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因此它的内容是广泛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很多方面。因此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使英语学习者避免走入误区。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予以重视的最基本的文化差异主要有:
  
  1 词汇差异
  词汇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词汇在修辞手法上的差异。首先用颜色来举例,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颜色都经常用来修饰或比喻一些人或事(如中国京剧里面的脸谱)。比如颜色经常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这一点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中很相似。但它们所表示的性格却是不同的。下面用表格作一下对比:
  


  二是在俗语、谚语用词上的差异。俗语和谚语是民间经常使用的、形式比较固定的语句。它们一般用通俗、易懂、简洁而富于概括性的语言,总结人们在生活、劳动中通过观察与体验所得到的经验与教训。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样的意思的谚语用词却不同。在西方国家,兔子是胆小的象征,所以中国人说胆小如鼠而西方人说as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兔)。在英语里面还有这样一个俗语“siuy goose”,直译过来就是“笨鹅”,而在中国说到某个人很笨时会说“蠢猪”。类似的例子还有:
  例一:like duck(鸭)to water如鱼得水
  例二:like a hen(母鸡)on a hot girdle象热锅上的蚂蚁
  例三:like a drowned mt(鼠)好像落汤鸡
  例四:industrious as aIl ant(蚂蚁)象蜜蜂一样勤劳
  例五:hungry as a bear(熊)饿得象狼
  例六:dumb as aIl oyster(牡蛎)守口如瓶
  例七:thirsty as 8 camel(骆驼)象条渴龙
  例八:a piece of cake(蛋糕)小菜一碟
  三是新生词意的差异。比如情感连续剧在西方被称为“soap opera”,肥皂剧。但是中国没有“肥皂剧”这个节目,肥皂也没有什么其他的特殊意义。所以就要了解一下这个典故。在西方第一部情感连续剧是由肥皂商投资的,因此以后就把情感连续剧成为肥皂剧了。在西方还有个与肥皂有关的词就是“soap box”,肥皂箱子。很多中国人就不知道它的确切含意。“soap box”实际上指的是“偏激的政治演说家”。因为在过去,一些人总要站在肥皂箱子上演讲以使自己在人群里能被看到,又因这些演说大都是政治演说,所以现在虽然不用再站在肥皂箱子上演讲了,但人们仍把这些人成为“soap box”。
  可见中国人必须多掌握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才能正确理解英文词汇的含意。
  
  2 用语差异
  在英语和汉语中,日常用语的使用也存在着差异。有时相同的情况要使用不同内容的用语。比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习惯问“吃了没有?”、“到哪儿去啊?”,而英美国家的人见面打招呼常以天气、健康等为话题,如“Hotday,isn’t it?(天真热,不是吗?)。中国人在请人吃饭时常客气的说:“不好意思,没啥菜”,而实际上菜很丰盛。西方人却会说“Help yourself”(别客气,随便吃)。在接受别人赞美时,西方人会大方的说“Thank you”表示谢意,因为在西方,张扬个性,展露才华被视为一种优点;而在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意思是说至于君子的才华,不应锋芒比露,使人有咄咄逼人之感,因为过于表露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易滋长浮夸不实之风,同时在与人相处中易招来猜疑妒忌,特别是在政治斗争中,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所以中国人在被人赞美时却说“哪里,哪里”以示谦虚。有时候直截了当的说去厕所是件比较尴尬的事情,现在中国人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会说我去一下“洗手间”,而西方人会说“I’Ugo to somewhere.”。但在这里把它理解成“我想去些地方”就会闹出笑话。又如在中国,到朋友家去做客,当主人问客人是否喝茶时,客人一般会说“谢谢,不用了”之类的话表示客气,而主人为了表示热情仍会把茶端上来。但是当你遇到的客人是美国人时,如果他说“No,thanks,(不用了,谢谢。)”就绝对不是客气,而是它的却不想喝,如果你不了解这一点,按中国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把茶端上来,会令他不知所措。
  
  3 习俗差异
  中国人初次见面喜欢问年龄、婚姻、收入等表示关心,而英美国家的人却把这些看作自己的隐私,不能随便打听,也不愿回答。比如若有英美妇女被问到自己多大时,他们可能会说与自己年龄很不符的数字,“I am eight-y years old.”。这就表示她不想回答,若再追问下去就太失礼了。对朋友送来的礼物,中国人总是先推辞一番,或者说“家里什么都有,你看你还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而且当面打开礼物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一般性拜访多送水果。而西方人一般性拜访多送鲜花,接受礼物很痛快,会说“Thank you very much.”以表示感谢。而且“Thank you”几乎用于所有场合,父母子女之间也不例外。这个词在中国被视为客气,在西方却已经成为习惯用语。
  以上词汇、用语、习俗等文化上的差异在我们英语教学中常会遇到,这些差异的产生是由于人们生活的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所受到的不同的文化熏陶造成的,因而,不同背景下生活的人对事物的理解、思维、习惯以及处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语言是一种多元素的混合体,单单学习单词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文化的差异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是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间的交流,社会的开放,有一些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步被彼此接受,比如,中国人逐步在改变着谦虚的习惯,人们在生活中表现着更多的自信,而很多西方人也由喝咖啡改为喝茶。可见学习英语也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三、如何加强英语教学   
  1 教师要转变老式教学观念
  一直以来我国在英语教学上存在着误区,英语教学和其它学科的教学应该有所区别。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是仅仅用词汇、句型和语法就能概括的了的,而且脱离了语言的背景文化,即使能够熟练听说读写,在与西方人交流时也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中国的英语教师多强调背单词,熟练掌握语法,却忽略了生活才能给予语言灵性。脱离了环境,语言就成了死的东西,不会让人对它产生兴趣,因此也就不能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学习。过去美国的老农民也不过掌握八百词汇量,却可以和任何人自由交流,这就是本土语境及文化的魅力。因此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老式教学观念,明白考试卷上的ABCD存在着的局限性,用本土英语的环境及文化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在对英语产生兴趣的基础上自主的去接触运用英语,在运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单词及语法。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而语言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教师的任务是引导而非灌输。
  
  2 善于拓展知识面,提高课堂质量
  在非英语国家中学习英语,可以说既没有天时,也没有地利、人和,因此英语教师的任务就更重一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中西文化的差异自然渗透到英语教学当中去。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并且教师平时还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教材中有很多词汇、用语和课文都涉及到西方各方面的典型文化背景。比如学到有关节日的课文时,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家特有的节日,以及庆祝节日的方式,吃的食品,送的礼物等。就像中国有中秋节,吃月饼,而美国有感恩节,吃火鸡和南瓜饼一样。相关文化背景的介绍为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提供了大量生动鲜明的材料,教师要充分利用它们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同时这也要求教师自身有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提高课堂质量。
  
  3 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加深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体验和感悟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的多媒体化呈现,英语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通过多媒体更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在我们不能跨入西方国家亲身感受西方文化的情况下,这是学生体验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捷径。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大量西方文化资料,甚至可以直接同母语为英语的朋友交流。我们可以看英文电影,在娱乐中得到学习,还可以利用电视、幻灯、录像等音像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他们对西方文化耳濡目染。此外,还可以组织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英语氛围,加深对实际知识的运用。
  
  四、总结
  
  总之,中西文化的差异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间交往日趋频繁,作为英语教师,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因此,我们应该把文化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教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现跨文化交际。
其他文献
摘要: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很长一段时阎以来人们所关注的重点,这主要是由于流动性过剩对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阻碍,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通过近年来所存在的一些经济现象引出了流动性过剩,详细阐述了流动性过剩的表现、产生原因以及对策。  关键词:CPI;贸易顺差;流动性过剩    一、流动性过剩的表现    所谓流动性过剩,简单地说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
期刊
摘要:句法理论中,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建立在x标杆理论基础之上的。根据X标杆理论,短语结构是由标志成分、中心成分、补足成分构成。标志成分既有语义作用,又具备句法功能。标志成分可以是单词或短语,有的结构中可不出现标志成分。x标杆理论既可以用来分析短语,也可以用来分析句子。  关键词:句法;x标杆理论;标志成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要:伴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新兴利益集团逐渐形成,并带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迫切的政治利益实现要求,但就其自身而言又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时代性、局限性,针对新兴利益集团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政治角色定位不准、不清的问题,还需多角度合力的共同作用加以解决。  关键词:和谐;利益集团;中间阶层;政治角色  中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后,政治、经济体制的逐步改革在繁荣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
期刊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园合作如何具体实施?我园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得出了在新生入园期间、教育活动、家长开放日、幼儿园管理活动以及家长园地开展家园合作的具体措施、方法。有效的保持了良好的家园合作教育,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具有良好的工作效果。
期刊
摘要:20世纪末,“民主和平论”是西方争议颇多的一个命题。争议的中心是:西方民主国家是否比其他类型的国家更少发生战争。  关键词:民主和平论;西方;战争    一、“民主和平论”的由来    “民主和平论”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康德。康德在他的《永久和平论》中首次阐述了这个理论的原型。康德认为:“永久和平的第一项条款每个国家的公民体制都应该是共和制。”①当代西方学者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思想。1
期刊
摘要:双语公示语是国家和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然而目前国内公示语的英译存在着很多问题,既阻碍了信息的流通,也损害了国家和城市形象。公示语涉及面之广,翻译标准之林立,又为其英译设立了很大障碍。为之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的文本类型学理论为研究基础,将公示语划分为三种类型,信息型、表情型和感染型。作者按照其各自的特征,提出与其相对应的翻译策略,并以实例加以验证说明。目的在于为公示语的英译提供参考。  关键
期刊
摘要:随着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旧有的音乐教育实习模式无法适应新的高师培养需要。在分析高师现有音乐教育实习模式利弊的基础上,改进音乐教育实习模式,促进其健康发展,有利于我国高师音乐专业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音乐教育实习;改革;课程设置      高师音乐教育实习是培养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是检验高师学生学习情况、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实践课程。近年来,随着高
期刊
摘要: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日裔美籍学者,兰德公司顾问,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兹高等国际研究院、舒华兹讲座、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2004年,在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忙于伊拉克重建的时候,福山推出了《国家建构:21世纪的治理与世界秩序》。本文主要从国家构建的内容、现状和存在问题这几个方面对福山的国家构建观作了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国家建构;内容;现状;存在问题 
期刊
摘要:历经十余年的反复酝酿,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于 2007 年6 月 1 日正式实施。值得关注的是,该法引入了国际通行的破产管理人制度。破产管理人,是指在破产程序的进行过程中依法负责破产财产的管理、处分、清算、破产方案的拟定以及执行的专门机构(或个人)。由此可见,破产管理人在破产程序中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整个破产程序是以管理人为中心而推进的,是破产程序中所有利益冲突的焦点,破
期刊
摘要:随着电视频道的专业化和形形色色的电视栏目纷纷涌现,电视行业内部的竞争日益激烈,电视包装对整个节目、频道的推介和宣传作用越来越为人重视。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的电视包装的现状和问题。  关键词:电视包装;宣传片;频道包装    的确,一件物品,给以精美的包装,它的品位和档次能够明显提高,这也是一个品牌得以确立的保证。所以“包装”曾一度成为一个时尚的词汇,大家肯定还清楚地记得99年春节晚会小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