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u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刺激,其视听结合、声像文字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丰富的特点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缩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提高课堂容量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并且使纷繁复杂的地理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各种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极大的发展。
  地理教学内容涉及天南地北、纷繁复杂的空间事物和地理现象,而地理教学的特点更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直观生动、形象逼真。作为现代教育手段,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助于把握学生兴趣的指向性,运用色彩鲜艳、直观生动、感染力强的信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仅就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谈谈体会。
  1 合理运用音视频,以强烈的视觉效应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的情感“活”起来,激发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强烈欲望。兴趣的激发来源于良好的课堂氛围和适当的教学手段。课堂氛围是一种情感气氛,它主要表现在课堂内师生的整体态度和情绪状态。课堂氛围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求知欲望,良好的地理课堂氛围,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可以使学生精神饱满,思维活跃,精力集中。
  运用好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如何运用声像手段设计新奇别致的导入显得至关重要。例如在讲湘教版“青藏地区”时,笔者先放映有关青藏高原的影片:蓝天、白云、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三江源头、能歌善舞的民族。声像并茂的视频,把学生的身心立刻带进巍峨连绵的群山,溶于热情好客的少数民族中间,使学生强烈感受到直观的视觉效果。背景音乐是韩红演唱的《青藏高原》,那悠扬动听的天籁之音把师生带进那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习情绪达到最佳状态,对那片神奇的土地产生强烈的兴趣,急于探求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矿产资源、风土人情、农牧业生产以及交通运输等。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巧设问题,自然过渡,导入新课,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感和新鲜感开始这一课的学习。
  2 图文并茂,展现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地理知识本身具体形象的特点与教材文字的抽象性达到完美的结合,能够使传授的地理知识生动化、形象化、直观化、动态化,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地传递地理信息。地理课堂教學中的难点之一是地理空间位置的掌握需要极强的想象力,往往教师讲很多遍学生仍然理解不透。当地理内容用图形、动画、视频的形式来诠释的时候,掌握起来就变得容易得多。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巧用投影、影像,直观展现教材内容,就能使学生一目了然。例如,笔者在讲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时,用动画演示出青藏地区在中国的位置,用视频演示出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山脉、祁连山脉,然后再用动画标注出这些山脉。旁白配以毛泽东的“横空出世,莽昆仑”“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等诗句,使学生在如临其境的感受中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演示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龙羊峡、三江源头的视频,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状态下获得所要掌握的地理知识。
  3 应用视频对比,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点在于能对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官对外界的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再通过大脑的综合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方便地对两地的自然环境作出强烈对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为了能让学生探究出青藏地区“高寒”的地理特征,分别播放二月和七月南京与那曲自然景观差异的视频,使学生感受到:二月的南京“不觉春风换柳条”,微风吹拂,碧波荡漾,树木返绿,春意盎然;七月的南京,烈日炎炎,酷暑难耐,“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而那曲的二月,巍巍群山,白雪皑皑,冰川广布;七月的那曲气候凉爽宜人。随之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形象生动地引出青藏地区“高”的特征,结合课本图表,引导学生探索分析两地气温差异形成的原因,总结出青藏地区自然环境“高寒”的突出特征。这样处理教材,能够使学生兴趣浓,获取知识的欲望强,情感丰富,极易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能力。
  4 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强化师生互动和学生合作
  探究能力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料,是用这种强化刺激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动机,不断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其在更容易获得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激发探索的主动性,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青藏地区”为例,在学生探索出青藏地区自然环境“高寒”的突出特征后,让学生联想在这种严酷的自然环境下,青藏地区适宜哪些农作物的生长,出示下列问题,让学生合作探讨:1)本区主要农作物有哪些?2)农业生产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是那些?3)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4)畜牧业区主要集中在哪里?为什么?学生在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的驱使下,在分组探讨的过程中,得到不断补充和完善,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动力得到持久的维持。
  再以“哪些农牧业能在本区大规模生产”的问题把学生的探索活动引向深入,使学生的讨论更加热烈,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学生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适时地提问:“你希望到青藏地区旅游吗?你将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青藏?这里可是连绵的高山、陡峭的山峰、崎岖的山路啊!”学生立刻会联想到在本课开头的视频中看到的蔚蓝的天空,壮丽的布达拉宫,终年积雪、高耸入云的山峰,载歌载舞的藏族牧民,激发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生的心立刻飞到青藏高原,恨不得马上到那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并以韩红的一首《天路》把学生带进那神秘的雪域高原。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探索:你会看到哪些交通工具?你喜欢乘坐哪种交通工具?从而使学生探索获取青藏地区交通状况的知识。
  实践证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充分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以激发学生认知的内在动力,就能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就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提出更多的疑问,进行更多的探讨,使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田庄镇田庄中学)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提起写作文,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这显然是学生在脑海中缺乏可供习作的素材,也就是平时没有养成积累的好习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使文章言之有物,必须有一个寻“源”取“材”的过程,而这个“材源”应该来自生活。小学作文教学应当重新树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作文教学观。所以说,重视学生生活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去获取各方面的生活信息,这是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
1 引言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一门密切联系生活的自然学科。但在考试的驱动下,数学的教学与实际生活渐行渐远,过度强调数字的概念,而忽略的数学的教学背景,这也脱离了数学教学的宗旨。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数学的感觉普遍是枯燥无味,很抽象,对思维的要求很高,很多学生对数学望而却步。虽然数学抽象性强,但数学也是应用覆盖面广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授数学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数学这门课程自身的特点,又要遵循学生
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尽情享受语文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用学生善于接受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激发每个学生独特的思维,让他们畅游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那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  面对轰轰烈烈的课改大潮,广大教师一定要正确领会课改意图,明确好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思路,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在探索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才能走出自己
目的形成一套工程实用的金属飞机结构胶接修理前的原位表面处理技术方法。方法以典型铝合金为基材,采用便携式磷酸阳极化设备进行原位表面处理技术及工艺研究,并进行微观形貌
语文是一个贴近生活的主题,但是从历年来学生做的阅读理解中,很多的答案都答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对此,运用多媒体技术对语文的阅读理解教学改进做了些有益的尝试。  1 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作者想表达的内容  文章一般是有中心思想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可以在文章中找到。但是由于初中生阅历少、视野浅,有时候不能真正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是凭着自己的理解,想当然地在懵懂
目的研究三亚海域不同海区环境因素和腐蚀性差异。方法对三亚海域亚龙湾和红塘湾两海区的自然环境因素数据和海生物种类及生长速度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钢、不锈钢、铝合金和铜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将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中学教育发展的新视点。由于历史学科本身具有的跨越时空的特点与互联网的功能吻合,因此将网络技术有效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不仅有着广阔的开地,也将成为推动中学历史新课改、打造历史高效课堂和优化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1 优化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
目的探索一类飞行器动态变化加速度模拟试验原理。方法建立三轴动态变化加速度模拟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试件上某一特定位置的目标加速度与离心机及动量矩框架的输入角速度、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南京市、区技装部门为学校配备了大量的电教设备,如液晶投影、实物展台、电脑、中控等,各校将普通的教室升级为影音、图文实时交互的教学环境。此外,部分学校还配备了数字实验室、全自动录播室等,这些电教设备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而且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提供了平台。然而,随着多媒体教学不断开展,电教设备的使用、管理问题应运而生,如“故障”不断、维修不够“及时”
目的研究海水中阴极极化电位下高强钢焊缝氢脆断裂的规律,确定合理的阴极保护电位区间。方法通过模拟深海压力环境,采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电化学测量方法和腐蚀失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