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架好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这座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821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跨入初中阶段,既是时间的转折,又是空间的刷新,同时也是思维的过渡期,就是由具体的运算到形式运算过渡,经验思维、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渡。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培养思维能力,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学好数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 顺利过渡
  很多初中数学教师经常抱怨,小学到初中数学衔接太困难,不管是思维方式,还是解题方法,学生始终转不过弯来。其实,初一学生刚从小学跨入初中阶段,既是时间的转折,又是空间的刷新,同时也是思维的过渡期,就是由具体的运算到形式运算过渡,经验思维、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渡。因此,教师就要竭其心智发挥好链接作用,使学生顺利过渡。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最大的不同就是——考查的内容和目的不同。小学数学所学的一些最基础的概念、基本的运算等,大约到了五、六年级才出现的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此时小学数学逐渐向考查孩子们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过渡。而初中数学却以考查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为主,当然还增强了空间想象能力等。所以,大多数孩子升入初中之后,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初中数学太难了。因此,数学教师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顺利过渡,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激励励志,蕴足底气
  一个人有了斗志,自然就能信心百倍地投入学习,就能发出向上的能量。我们的教育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各种知能,更在于培养学生未来生活中获得各种知能的动力,在于学生拥有学习的动机和高效能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集合教材,努力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以好奇心为动力,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思维。例如,在讲“有效数字”时,我说:“我能让你们的身高和姚明一样高,你们相信吗?”学生满脸困惑,我问一个学生:“你身高多少?”生答:“1.55米。”姚明身高多少?2.26米,用四舍五入法可得1.55约等于2米,2.26约等于2米,这岂不是一样高了吗?学生大吃一惊。如此反差,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要善于捕捉有趣的素材,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焕发青春活力。
  二、引导学生观察,培养思维能力
  观察实际上是一种有意识的注意,是思维的门户,因此要涵育好观察,需要足够的感性材料,否则难以挖掘,从而降低学生的兴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新课标修订版增补的“两大能力”,只有通过观察,感知,借助先前经验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因材施教,改进教法,才能得到培养。但初一新生在小学听惯了详尽、细致、形象的讲解,如果刚一进入中学就遇到“急转弯”往往很不适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下子讲得过多、过快、过于抽象、过于概括,而要尽量采用一些实物教具,让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逐步向图形的直观、语言的直观和文字的直观过渡,最后向抽象思维过渡。
  三、完成学习方法的过渡
  初一学生的思维方式仍保留着小学生那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因此,在教法上应注意研究小学的数学教学方法,吸取其中优点,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查缺补漏,搭好阶梯,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因材施教,改进教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预习、复习和小结,适当选读课外读物,培养因为小学阶段学科少、内容浅,而到了中学,学习科目倍增,内容不断加深。故此,在初一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指导学生顺利由小学数学学习过渡到中学数学学习。
  四、随时与学生交心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学生学习、老师教学不止在课堂上,课余时间,我尽量多与学生聊天,让他们觉得老师真心与他们交流,为他们的学习担心,让他们心底里感到老师时刻为他们好,即使受惩罚的学生,只要学生喜欢老师,他们就会自觉学习这门学科;也会把他们学习上的困惑,困难及时告诉我,课外交流,让学生放下包袱,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反思。
  五、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我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三会:会听讲,会学习,会做作业。我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法代替。会听讲:即做好课前准备,细心倾听老师的讲解,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全神贯注,集中精力。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仔细观察、善于总结、独立思考、获取信息、提出问题、不懂就问、合作学习、自我评价等。因此要求学生经常提醒自己,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向生活学习。会做作业:要求学生先复习再做作业,作业时,思考可能涉及方法、技巧,并从要求书写规范开始,逐步培养学生会做作业。
  数学伴着我们成长,数学伴着我们进步,数学伴着我们成功。让我们教好数学,让学生学好数学,任学生腾空而起,展翅翱翔,一起去畅游神奇美妙的数学世界吧。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中学数学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大多数学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某些老师的惯性思维往往把自己束缚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上,嘴上喊着新课标改革但其实走的是之前的老路子,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才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 想象力  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而教育创新可以说是创新体
It is well known that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which has marvelous ability to gain knowledg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engineering field.In this paper, s
期刊
目的:建立小鼠后发性白内障(PCO)动物模型,检测Sox1/2胚胎晶状体发育调控基因在PCO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及变化,从晶状体发育生物学角度探讨PCO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方法:在腹腔麻
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目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教学方案,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课题为例,结合最新的教育思想设计教学方案。  一、学习方式  全等是两个三角形之间最常见、最简单的相互关系,学会全等条件的判定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同时也为
摘 要: 作者认为现代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这个全面发展除了包括身体的全面发展外,更包括心理的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课堂气氛 作业布置与批改 个别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这个全面发展除了包括身体的全面发展外,更包括心理的全面发展。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孩子的心
目的房-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它的发病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尤其是21-三体和18-三体。而这两型染色体畸形的发生率在人类染色体病中分别高居第
教学情境联系着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均要求在具体的
去年12月以来,我们以近年来少有的报道规模,推出了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这一重大典型。从12月15日刊登孔繁森同志不幸殉职后的第一篇报道算起,在4个月时间里,共发表各种体载
华师大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只有让教育走进儿童的生活,关注儿童的生命体验,才能触动儿童的心灵,唤起儿童的情感,激发儿童的智慧,才能真正建立数学情智课堂。  一、激励——情智共生的点火器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动力系统,它制约着教育的进程,影响教育的成果。良好的师生关系
摘 要: 反思是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一种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才能不断进步,进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本文从互动交流、教学评价、理论学习、师德建设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促进小学数学教师反思。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  当前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教师个体的自主专业化发展,而反思是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心理机制。小学数学教师只有经常审视和反思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