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e2004_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背景下,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技能又有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是摆在我们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一个人受害终生。相反,良好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不高,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很多缺乏基本道德素质的现象。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在教会学生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习惯来源于生活,习惯的改变也要在生活中寻找途径和办法。中职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可以大概分为学习、活动,实习、日常起居等。另外,还包括放假期间在家里和社会上的生活。所以,我们的办法就围绕着这几个方面展开。
  一、强化规范,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
  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该首先从学生的认知出发,让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要加强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及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学习;要结合中职生的实际,从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讲究文明、注重卫生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中职生行为规范和一日常规,让学生明确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在学生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养成教育常抓不懈。在日常教育中,要有耐心,要看到学生逐步成长的动态过程,注重信息反馈,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
  二、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建立必要的课堂教学常规,是组织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遵守教学秩序的行为依据;而课堂教学则是中职生系统学习文化专业知识的主要渠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向教师学习,接受教师的影响,甚至模仿教师的某些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是极为自然的事。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影响。要把行为习惯教育融入到中职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教师要严格要求,并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大家学会记笔记,学会听课,并定期检查,树立榜样。
  另外,要培养大家读书的习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组织读书活动,交流读书心得,营造读书氛围。这样的活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心灵,提高其修养,从而改变其行为方式。
  三、围绕学生日常生活,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是整理、整顿。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从整理、整顿开始,就是将学习、生活场所的物品摆放整齐,一目了然。大部分中职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整理的习惯,例如,课桌上的书本放得乱七八糟,宿舍床上被子不会叠,衣服鞋子随便乱放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管理中要经常强调督促,教育学生将书本、文具物品分类摆放,卫生用具摆放整齐到位;实训场所要严格遵守操作要求,将材料和工具按固定位置摆放好。
  二是清扫、清洁。一所整洁、卫生的校园,一间干净、明亮的教室和宿舍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一个人对待环境的态度,能表明这个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层次。而保护大环境要从保护每个人生活的小环境开始。因此,要教育学生从保护四周的清洁卫生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是注重安全。现在学生的安全意识很淡薄,安全知识知之甚少,因此,要重视安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安全是基础,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例如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上下楼梯不要奔跑、拥挤,避免发生踩踏事故;在各实验室要严格遵守操作程序,不随意触摸电源和开关;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要学会忍让,同学之间有矛盾,不能靠打架斗殴来解决问题,不与社会闲杂人员交往等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四、加强与家长沟通,创造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
  中职学生正值青春期,心理渐趋成熟,追求人格独立,在人生目标、价值追求、处事原则和态度等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思维。在思想和生活上对家庭既有一定的依赖性,又强烈地希望能够摆脱家长的束缚,独立、自由地学习生活,而有些家长则不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变化、需求,或者只注重孩子的成绩,无形中助长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关心他人、缺乏感恩意识、自理能力差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因此,作为中职教育者,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经常性地开展家访活动,或通过电话与家长交流,让家长理解学校教育的各项措施和对学生的要求,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全力配合好学校搞好子女的教育工作。
  总之,好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阶梯。对中职生而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职业生涯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中职教育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爱心從一点一滴抓起,通过师生沟通,不断贴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一次次有所感悟,有所成长,相信经过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的努力,中职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定会取得实效。
其他文献
利用矩阵范数、矩阵的奇异值、非负矩阵的理论及友矩阵为工具,对定义在Hilbert空间上H的算子多项式的谱的范围进行了刻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评价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教学实践表明,语文教学中实施科学的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的方法及态度、情感、价值等方面做出激励性评价,尤其是实施情感评价,将使每一个学生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促进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巧用情感评价,增强学习信心  
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知道到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有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更新和应用知识过程中体现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也正顺应社会和朝代发展的要求,发生着全新的变化。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一、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现代教
在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在文化史的意义上,我认为有两个人物最值得注意:一是王船山,另是王国维.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领袖,也是伦理思想家.毛泽东的伦理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和探讨毛泽东伦理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今天人们的道德实践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美能磨练人性”,“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作为担负着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审美能力”重任的语文教师,更应该懂得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在20世纪的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上已深深地烙上了"毛泽东"这个闪光的名字。历史选择和造就了毛泽东毛泽东也影响和推动了历史。作为一位历史伟人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班主任在教师中扮演着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不仅要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而且还要将一个班级管理好。所以,班主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與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好自身的主要工作。特别是职高的班主任,不仅要做好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方面的知识传授,更要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职高;班主任;工作;管理  就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一般自尊心较强,比较有个性
得到G为p-可解的一些充分条件.设p是一个固定的奇素因子,如果对G的每个p阶子群X,或XΔG,或|G:CG(X)|为素数的方幂.则G是p-可解.从而推广了李世荣的一个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