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打开教育学生的“窗口”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家校共育的一座不可缺失的桥梁,是打开教育学生的“窗口”。
  一、家访,是打开家校共育的“窗口”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家访成为我们打开教育学生的“窗口”。
  1.家访让教师发现学生许多闪光点
  家访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等,通过多角度认识学生。通过一次家访,笔者惊喜地发现:有个学生在学校成绩不怎么好,比较调皮,可是去他家家访时,他正在洗碗筷,后来经过跟家长聊天,得知他很孝顺家长。更难得的是,他每天都能主动承担家里的家务劳动,还能烧得一手好菜。因此,笔者抓住他的闪光点,当着全体学生表扬了他。在此之后,他开始慢慢地变好了。
  2.家访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喜欢
  传统的家访一般是教师把学生在学校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告知家长。这样的家访,家长不喜欢,学生也讨厌教师。这次,我校改变了以往的家访方式,变成以表扬、建议为主的家访。因此,学生在日记上写到:家访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害怕,我喜欢老师来我们家家访。有一个教师说:“希望能天天去他家家访。”
  二、家訪,为家长的育儿指引方向
  许多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可是有时候,家长不是育儿专家,不懂得育儿的方法。因此,家访就成为我们传授教育方法的一个很好的“窗口”。
  1.家访,给“特别”家庭传授育儿方法
  在家访中,教师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方法,指导家长科学的育儿方法。如,笔者在家访中遇到过一件事:去一位学生家家访,还没到门口,我们就听到凄厉的哭喊声和打骂声,原来是小文被妈妈用扫把赶出门口。经了解后,笔者得知小文妈妈发现小文没做好作业,问小文具体的原因,小文也不吭声。小文妈妈一气之下就使用暴力了。笔者首先安抚了小文,让小文回房间做作业,然后与小文妈妈沟通:棍棒教育是行不通的,这样会给孩子留下童年阴影的。经过我们传授育儿方法后,小文妈妈十分赞同,表示以后要改变教育观念。因此,我们指导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既不能过于约束,也不能一味地放纵;既不要一味溺爱,让孩子不知道辨别是非,也不要用武力解决一切。要让家长明白,对孩子的爱要有原则和弹性。
  2.家访,给“特殊”家庭传授育儿方法
  班上有一个多动症的学生。对于他的教育,家庭与学校都是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还要采取多方面的融合教育。对于这些特殊学生的教育,教师们要比平常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还要给予家长正确的教育指导方法。如,一个多动症学生,他总是不能控制自己,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都喜欢撕纸、乱扔垃圾。教师多次跟家长沟通。一开始,家长不愿意面对事实,怕别人看不起孩子。因此,我们多次家访,跟家长促膝长谈,让家长清楚孩子的情况,邀请了相关的专业人员对家长和教师进行指导,让家长明白学校的本意——学校希望改善学生的状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通过专业人员的方法指导、家校的合作,该生的情况慢慢好转。
  三、家访,用爱心温暖学生心灵
  在家访中,作为德育领导,笔者带头走家串户,与家长、学生促膝长谈,推心置腹,认真倾听家长的心声,用爱心温暖学生的心灵。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家访使教师更了解特殊家庭的学生,如,单亲、离异家庭的学生。其中,有的单亲家庭的家长为了生计经常加班,无办法顾及到孩子,每天回到家,孩子已经睡觉了,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就更少了。本来孩子已经缺乏了一方面的关爱,教育更是困难重重。在一个单亲家庭家访中,我们去到了学生家时,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做着作业,桌上摆着一碟菜……后来才得知,该生的妈妈经常加班,饭菜都是家长中午上班前煮好的。该生吃完饭就会留一些给妈妈。家访当天,学生家长特意请当天晚上的假。学生的妈妈边吃饭边聊起家里的情况,表示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时无人可以请教。家长讲着讲着,孩子都哭了。家访后,我们特别关注这位学生,还为这些单亲的学生开了绿色通道。教师每天都打电话进行跟进,从学习和生活上进行跟踪、关心。
  家访是一条暖心的纽带,是家校共育的重要窗口,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
  四、家访,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
  为了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教师到家家访也很有必要的。只有充分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才能在教育教学和生活中因材施教,更好地去引导和帮助他们。
  1.家访,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部分学生是本地农民的孩子,只有少部分是外来学生,但也大多是附近工厂员工的随迁子女。在家访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在家里没有一个独立舒适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不理想。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意识到,要想助力学生成长,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环境。在家访中,我们建议家长为孩子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如,之前家访时,发现一个学生的学习地方竟然是在一个麻将馆。由于学生的妈妈要加班,爸爸要看管麻将馆,所以只好把孩子拉到麻将馆做作业。因受环境的影响,这名学生无法安心做作业,还学了很多粗话。经过家访后,学生的妈妈辞去了加班的工作,专门在家设了一个书房,还配上了小书柜。现在,学生做完作业后就阅读自己心爱的图书。自从改变学习环境后,这位学生的学习进步了,改掉了不良的习惯。家庭是培养习惯的摇篮,好习惯成就孩子幸福的一生。
  2.家访,凝聚家校合力,助力学生成长
  家访中,我们除了为家长传授育儿经验外,还聆听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建议。如,在家访中,有家长反映大部分学生喜欢玩手机游戏,希望学校多开展“不要沉迷网络游戏”的课程或活动。为此,我校听取家长意见,邀请了育儿专家来学校开设讲座,邀请家长和学生一同参加。各个班级也开展了“我是一个不沉迷网瘾的好孩子”主题班会。这样一来,许多学生都不再沉迷网络游戏了。教师用专业知识技能让那些行为偏差、网络成瘾、厌弃学习的学生走回正道,幸福成长。
  家访活动是一个很好的育人窗口,是家校共育的良好开端。只有家校携手合作,才能凝聚成教育合力,才能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识字是不容忽视更不能跳过的基础阶段,对各个科目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然而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对年龄尚小的学生来说,学习汉字难度很大,因此加强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研究,探索高效率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学低年级自主识字能力和识字的教学效率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
本报综合报道 在庚子年新春即将到来之际,教育部在京举行2020年春节团拜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代表教育部党组向直属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全国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师生员工致以节日问候和美好祝福。  陈宝生指出,2019年是让我们踏实、留恋、不舍的一年。这一年,教育事业稳步向前,各级各类教育普及普惠程度明显提升,一大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教育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一系列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有力化解;
【摘要】当学生犯错时,需要静下心来耐心教导,同时也需要动起来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做到动静结合,双管齐下。  【关键词】小学;德育;动与静;正面教育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第一次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工作时,笔者内心多少有些担忧。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这个阶段是他们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及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班主任的工作是繁杂的,有时遇到极忙的时候,手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这是目前高中阶段教学改革的关键。基于此,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一数学教学策略,应加强概念教学,培养学生抽象素养;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推理素养;探究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加强实践,培养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素养。  【关键词】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高一数学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据分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摘要】大部分乡村教师对教学使命和教学主体的作用都有独特的看法。很多教师认为,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学应该在教书育人、对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上多下功夫,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自身的学习状态非常重要。教师的态度或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对待后进生应该有积极的态度与方法。师生的共同努力是搞好教学的必要条件,家校联合是重要的育人之道。乡村教师分散的教学理念综合起来蕴含多方面的教育
【摘要】学生是在学校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在校园里,学生学习的具体环境就是班级,而班级文化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可见,班级文化对每个正在成长的学生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建设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讲文明的班集体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班级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班级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是积极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班级环境,并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教室处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间,教育部开始应用线上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虽然是特殊时期的无奈之举,但是线上教学也为当前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应用中,针对线上教学存在的不足,对其进行优化,有利于未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开,便于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促成优质的教学成效。因此,本文就疫情期间小学英语学科线上直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总结了几点略有成效的应对经验。  
【摘要】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立足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利用实验、实物、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关键词】生物学课堂教学;情境式教学法;应用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建构主义强调,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这更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教师要重视学生原有的
【摘要】传承“本草文化”是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山市南区是著名的侨乡,中草药品种繁多。千百年来,这些本草植物经过中医临床反复论证,在民间被广泛使用,形成了具有侨乡南区特色的珍贵传统“本草文化”。我们凝聚多方力量,编制“本草文化”学生读本,并结合日常生活开展“本草文化”特色活动;我们携手德育,增强本草精神教育效果,让学生受到“本草文化”的浸润,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本草文化”的亲近
【摘要】随着田径水平的不断提高,参加训练的小学生的年龄愈來愈小。这就要求训练项目要适合各种年龄的不同特点,而不能把小学生看成是成年人的缩影。那么,怎样对小学生进行较合理的训练呢?就此问题,笔者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田径训练  在小学生中有许多优秀的体育苗子,小学阶段是田径运动训练的基础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田径训练,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有些教师经常在接到比赛任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