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运行状态下机床刀尖点动力学行为分异特征辨识

来源 :工程设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b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刀尖点动力学特性直接影响切削稳定性和加工表面的质量.现阶段对主轴运行状态下刀尖点动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分别存在着建模复杂和设备昂贵等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半理论法的主轴运行状态下刀尖点动力学行为分异特征辨识方法.该方法将分异特征辨识转化为一类优化设计问题,即以不同转速下刀尖点动力学特性参数为变量、以极限切深和颤振频率的实验标定值与理论预测值的偏差之和最小为目标构建优化模型,并借助粒子群退火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从而获得在不同转速下刀尖点动力学行为的分异特征及规律.以某型立式加工中心为平台,通过变切深铣削实验,对所提出的辨识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极限切深预测值与标定值吻合度较高.在不需复杂建模和昂贵实验设备的条件下,利用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预测运行状态下刀尖点动力学行为分异特征,实现切削稳定性的精准预测,为进一步提高铣削加工质量和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面对国际环保要求大升级,船海业必须责无旁贷地挑起减排脱碳重任.国际海事组织明确提出:2030年所有船舶碳强度至少减少40%,到2050年减少70%.这一措施既凸显了决心之大,又折射了时间之紧迫.要实现这个目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船舶动力从传统能源转向绿色新能源,也就是向低碳乃至零碳能源转变.虽然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总的方向毋庸置疑,船海业需要做的就是迎合新趋势,在满足“双碳”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发展壮大.
为研究碳刷研磨装置的研磨精度,以自主研制的碳刷研磨装置为平台,基于Archard模型构建了碳刷研磨成形去除模型,并得到了碳刷研磨成形去除率预测公式,从而获得了横、纵向所需去除长度不同的碳刷的研磨次数.然后,基于所研制的碳刷研磨装置,开展了碳刷研磨成形正交实验以及碳刷研磨成形去除模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对碳刷研磨成形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压下弹簧弹性系数、砂纸目数、砂轮步进电机脉冲频率;基于建立的去除率预测公式所获得的碳刷研磨次数较为准确,可保证碳刷的研磨效率.研究结果为不同型号碳
可溶球座压裂后无需钻除作业,可自行溶解而实现井眼全通径,已成为致密油气水平井分段体积压裂的关键工具.可溶球座密封环的密封性能决定着水平井压裂作业的成败,因此开展了密封环密封性能的仿真分析及其结构优化研究.分析了可溶球座密封环的工作原理,运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了其密封性能.结果表明,坐封完成后密封环所受最大应力达到182.26 MPa,存在局部破坏的风险.进行了密封环材料和结构的优化设计,分析了各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优化后可溶球座能在50 kN坐封力的作用下安全坐封,密封环与套管内壁和滑动体的最大接触
无动力外骨骼具有质量小、代谢能耗低、基本不改变正常步态、无需外动力源和可持续工作时间长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新型外骨骼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提升常规无动力下肢外骨骼对步态能量的利用效率,设计了一种肌力协同补偿的无动力下肢外骨骼.首先,通过建立人体下肢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行走过程中下肢能量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步态能量的储存与释放机理;然后,结合设置代起止点的折线路径及肌力贡献度,制定了关节肌肉的肌力协同补偿路径;最后,基于踝、髋关节的刚度设计了弹性储能元件,构建了一款无动力柔性下肢外骨骼,并利用OpenSim软件分析了有
为进一步了解高职大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心理需求,为特殊时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于疫情暴发期间对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抽样心理测评.结果表明,该校大学生心身状况总体良好,大多数学生面对疫情能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并能够积极思考生活行为方式的转变,但仍存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问题相对突出的情况.
安全带静态拉伸工况以及行李箱动态碰撞工况是汽车座椅安全法规中的2个重要工况.在满足安全法规要求的前提下,为实现汽车座椅的轻量化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工况的座椅骨架轻量化设计方法.以汽车座椅安全法规为设计准则,以座椅骨架质量最小为设计目标,综合考虑静、动态工况,对座椅骨架关键构件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建立座椅骨架的有限元模型,并以座椅骨架的质量为响应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座椅骨架关键构件尺寸优化的设计变量;然后,建立座椅骨架关键构件尺寸优化的数学模型,实现座椅骨架的轻量化设计;最后,对优化后的座椅进行静、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权威.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思政课教师传统权威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针对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权威所面临消解的困境,亟须从网络时代的特点和传统教师权威存在的问题入手,重新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权威.
基层教务员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运行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工作开展的好坏事关高校院系的教学活动和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高低.本文在分析新时代高校基层教务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高校基层教务员工作能力的策略.
课程思政理念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对我国传统课程教学工作的一次革新与挑战,对我国高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建设的专业性提升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由于自身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教学方式单一以及课程目标定位存在偏差等问题,对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理念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工作的推进造成一定阻碍.高校要充分提升本校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电工电子技术”的结合方式,明确其课程建设的定位与方式,促进高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
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产教融合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各参与主体定位不准确,创新能力不足,参与各方的价值取向不同,政府错位、行业缺位等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对产教融合的具体实施者不但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反而都是出现问题后的问责、投诉等,导致产教融合更多地流于形式.为此,在新时代,如何加强产教融合的内涵建设,如何在产教融合实践和改革中直面痛点、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实现产教融合可持续发展路径是目前亟需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