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sad”和“讳疾忌医”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lphi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符号在整个人类文化产生和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随着文化的发展,愈来愈有相对独立的意义,成为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从理论上说,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的越多,越有利于汉语的习得和运用,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因为文化的导入和渗透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习者与某一语言知识相关的文化因素,也不仅仅是教给学习者如何在某一特定语言文化社团中顺利交际的能力,而应该以培养和提升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即学习者处在哪一种文化和语言中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能够通过与一种特定文化的交际,培养其积极开放的交际态度和善于发现学习目标文化因素的能力,从而做到在跨文化交际中游刃有余。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2-104-03
  
  学生A,美国人,23岁,在中国生活和学习汉语10个月时间。使用教材为《实用速成汉语》第三册,并有配套练习。在学到第27课“看病”时,教师要求学生完成配套练习里的第七题,阅读中国故事(见附录),并在下一次课堂上和老师交流。第二堂课上,学生问:“老师,怎么说’sad’?”(老师告诉她是“伤心、难过”),学生说:“看了这个故事,我伤心。”“为什么?”老师问,“因为国王死了”。老师继续问,“他为什么死了?”学生思索片刻又说,“他病了,没有吃药。”
  显然,学生是看明白了这个小故事的,但是仅局限于字面的意思。对于“讳疾忌医”这个成语想要表达的初衷似乎并不解其风情。最后老师告诉了学生“扁鹊见蔡桓公”这个历史故事,以及“讳疾忌医”这一成语,鉴于大多数留学生对于中国成语显示出的浓厚兴趣,这一练习在老师的帮助下得以完成。
  仅仅是汉语知识的讲解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远远不够,而相关文化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什么”和“怎样教”,以及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阐释文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并最终能够正确使用,仍旧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在人类生活日渐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一组语言符号从它产生起就已带有一种文化的色彩和社会的内容。“严格地说,文化和语言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而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文化包括语言。”[1]人类语言一经产生,便深深打上文化的烙印,积淀着文化的内容,可以说它本身已负有“文化的使命”,无不沾染着浓厚的文化色彩。语言的产生,说明了一种文化的产生,语言渗透了文化,文化又靠语言来记录和阐释。
  (一)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语言是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的,它也是打开文化宝库的钥匙,离开语言文化具有的历史联系,便难以充分理解语言本身。不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便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正如文章开头的课堂实录中“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学生不知道简单的故事下蕴含的文化含义,那就是还没有真正懂得文章的意思,也就不会正确的理解和使用它。由此可见,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的教学,而文化,作为语言所包含的必不可少的成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显得非常必要。
  (二)文化教学的作用
  1、帮助留学生正确理解、运用汉语
  例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如果留学生不了解这一段历史故事,就无法明白“讳疾忌医”这一成语的真正意思,当然,也就不会想要运用这个成语。
  汉语中的成语、歇后语、俗语,这些大部分都来源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古诗词语句,它们承载着沉甸甸的中国文化,需要教师以介绍故事或其他途径阐释给学生,从而达到真正理解的目的,并最终将其应用于实际的语言交际中。
  2、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兴趣是迈向成功的敲门砖。来华学汉语的留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出于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他们学习汉语,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研究中国的文化同时,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左右着学习者的积极性。
  以汉字为例,由于汉字和拼音文字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系统,因此许多“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在初次接触汉字时都会产生畏难情绪,有的甚至产生焦虑感、挫败感。以笔者所教的一位美国留学生为例,刚到中国时她对汉字一窍不通,也不愿意去写汉字,所有的汉字都以拼音代替。后来,笔者将一些文字所包含的文化意义解释给她听,例如“大”,像一个人伸着四肢,全身伸展,寓意广阔,就是“大”;“羊”、“牛”均为象形文字,分别是一只羊和一头牛的形状,非常形象生动;另外,“美”可以分为“羊”和“大”,羊大为美。这体现了中国农业社会的特点。这些内容引起了她极大的兴趣,并且当她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后,遇到认识的汉子组合出新的词语,都会主动去猜其意思,然后再向老师求证。当然,她的汉语进步速度同拒绝学习汉字的留学生相比,是异常明显的。
  3、缓解“文化冲击”,减少“文化休克”现象,最终使得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大多为成年人,在他们的脑海里早已形成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判断标准和价值观。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就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他们甚至完全不同。如果不了解这种差异,会很不习惯在中国的生活和学习。仍旧以笔者曾教过的这个美国学生为例,在她初到中国时,对于中国的社交礼仪完全不知,不知道中国人送客的时候会跟随客人到门口,目送客人离开后轻声关上房门。因此她新认识的中国朋友去她的家做客,客人走的时候她甚至没有站起来,更别说送到门口了。她说在了解了一些中国的社交礼仪后她才意识到那位中国朋友离开时的不快和尴尬。还有一例,在学到“不/没+V.+什么”句型时,如“我不干什么”,“今天早上我没吃什么”,“我没看什么”等等,她告诉老师她觉得中国人说话不够诚恳,如果有人问你“你干什么”,美国人会说一件具体的事情。这个时候,出来把这个句型的语法意义讲解清楚以外,如果老师不针对这个问题引入中国文化、社交礼仪,甚至是儒家思想对中国人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影响,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这势必会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造成障碍。
  二、关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文化教学的几种方法
  1、在词汇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
  例如,解释“迎亲”、“聘礼”等词汇时介绍礼俗文化,解释“旗袍”、“龙井”等词汇时介绍服饰饮食文化,解释“唐诗”、“京剧”等词汇时介绍文学艺术相关文化。具体的方法有对比法,利用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相对比,这样,既帮助了学生认识母语语言对文化的干扰,把握那些不同的细节,同时也把文化差异说清楚了,有助于克服学习者的心理障碍。另外还有背景阐释法。有些语言现象发生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有特殊的意义,对于留学生而言,搞清楚词语的表层意思并不难,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表面意思很容易理解,练习中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字都用拼音代替了,可是,真正感到困难的是对于隐含在语言表层之后的深层文化含义。在教学中,必须结合有关语言教学内容中出现的文化内容进行文化背景阐释,从而使留学生对汉语文化内涵加深认识。
  2、在汉字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
  借助汉字教学介绍中国文化,最大的优点在于抓住了汉字的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可以很生动、直观、有趣的把学生带入中国文化的最深层。汉字常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尤其是欧美留学生,只有充分利用、挖掘汉字本身的形象性和人文内涵,学生才可能怀着巨大的兴趣投入到汉字学习中来。例如,带“女”字旁的“好”、“嫁”、“妻”、“妇”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出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和女性社会地位。在汉字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可以取得我们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但也要针对留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这样才能取得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效果。
  3、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实践
  文化实践的范围很广,可以是实地参观当地博物馆,进行实地的访问或调查。这些可以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给留学生去完成。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安排各种课内文化赏析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手段。比如组织一堂影视作品赏析课或音乐赏析课,或者找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专题片给学生播放,如“八大菜系”、“中化物产”等。系统的知识讲解配以图像、声音等的多渠道输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各个感官协同合作,对知识性文化的学习会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二)文化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文化的概念广泛复杂,而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进行语言教学,不能以文化代替语言,文化教学应该限定在语言教学里面。即不能够喧宾夺主。同时,文化教学应该注意区分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在深层文化教学中应该注意区分学生的文化圈,对“汉文化圈”和“非汉文化圈”的学生应该使用不同的文化教学方法策略。
  1、应从表层文化着手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应该有一个由表及里的逐步加深的过程,初学者首先接触的应是表层文化,这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中国的服装、建筑、菜肴等,这也是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之一。
  2、介绍深层文化时应注意区分“汉文化圈”和“非汉文化圈”
  “汉文化圈”指的是那些在历史上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的一些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这些国家的学生,其本民族文化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理解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容易,可以从较高的起点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类似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这样的传统节日,对于他们来说都非常熟悉,不惜花费太多时间解释。而欧美许多“非汉文化圈”的留学生,他们本民族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别。中国是受儒家思想非常深的国家,而儒家思想的精髓和核心仁和礼以及中庸之道都要求人们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并遵从统治者的领导。而欧美等国的文化则倡导和平民主和独立。所以,出现文章开头学生只是为了国王的死感到悲伤那一幕就不难理解了,她会认为,“为什么国王一定要听扁鹊的意见?他有自己的想法。”
  3、应加大现代文化的教学比重
  随着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快速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对了解现代中国社会有着迫切的需要,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希望通过了解中国文化、中国的发展经验为自身的发展提供经验。我国正在加快步伐走向世界,对外汉语教学无疑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加大现代文化的教学比重也顺应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潮流。所以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在注重中国古代文化教学的同时也应加大介绍现代中国文化的比重,以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2]黄锦章,刘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赵淑梅,缴维.略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1).
  [4]张颖.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阐释艺术[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6).
  [5]杜春妮.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渗透方法和意义[J].教学园地,2009(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将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相关理论,探讨公共产品的价值决定及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异同,分析公共产品在政府主导的分配中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正确界定,希望能为我国公共产品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共产品;价值;使用价值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3-089-03    一、引言    公共产品(Public good)是私人产品的对称,亦称“公共财货”、
期刊
摘要: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国出现了一些类似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所说的资本主义一体化问题的新问题。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入,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我们的官方主流文化,这使得人们的自我主体意识逐渐减弱并趋向被同化;另一方面,我国的一些方针政策只治表不治里,使得一些分歧和进步思想被一体化的生活方式所淹没。因此,有必要对尔库塞的一体化理论进行思考研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加以借鉴,为我国的现代化
期刊
摘要:人类历史从来不是孤立地发展的,它总是相互联系着发展和演变,并将人类带入整体的世界。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和沃勒斯坦是一致的。二者在关于整体世界的内涵、整体世界的结构划分、整体世界的动力机制、未来世界的图景以及走向整体世界的路径等方面,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本质的不同。  关键词:世界历史;世界体系;整体世界;异同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3-076-04    “
期刊
摘要:身为这部图集的编辑成员,我深有感触:理解——从这部图集中,我们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较之前都有深刻的认识;提升——从这部图集中,踏着共产党的脚印,秉承着延安的精神,提升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以钢铁般的意志鼓舞着中国的万千民众,使中国人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压迫面前挺起腰杆,让中国人重新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  关键词:延安;红色地图集;有感 
期刊
摘要:在德国古典美学史上,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是一部重要的经典名著,它强调人类要实现自由和谐与人格完善,必须依靠“美”这样一根支柱才有可能,对人民进行审美教育是必要的、必须的。在这部著作中,作者遵循“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什么是我们所要寻找的?”“我们需要做什么?”的思路,条分缕析,层层深入,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审美的乌托邦。  关键词:席勒;审美教育;自由;人格完善  文章编号:978-7-80
期刊
摘 要:民俗文化从它发生和传承的历史来看,都是与其实用性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社会语境下,民间艺术面临的传承难、发展难和保护难等多重困境,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传统实用价值严重缺失。传统民间艺术要永葆青春,就要设法在变化了的民俗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实用性;铜厂皮影;发展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2-052-02    目前在云南,仅保山腾冲县和
期刊
摘 要:贾平凹的小说《秦腔》简谱和锣鼓把秦腔音乐写进小说,将时间艺术融进符号艺术中,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重要的精神线索和叙事线索,以此揭示性格、营造氛围、显示出秦人秦地为生命呐喊的戏曲文化情怀。  关键词:贾平凹;秦腔戏曲;文化精神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2-059-02    秦腔,又称“乱弹”,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其唱腔音色高亢激昂,要求用真嗓音演唱,所
期刊
摘 要:《八六子》一词通过一系列意象来寄托情思,又融情入景,情景交炼,将作者思念恋人却又相见无期的失落、惆怅之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呈现出有情人“思恋人”的“断肠”情景,勾勒出一幅“凄美思恋”图。前人推崇为“写离情之典范者”,可谓当之无愧。  关键词:秦观;八六子;意象;情景交融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2-079-02    秦观(1049—1109),北宋文学家
期刊
摘 要:可以说,张爱玲是写情高手,她的第一本小说集《传奇》,题材都是男女间的事。但是每每读起她的小说,便让人产生一种下沉感,压抑感,失落感。她的小说中没有爱情的坚贞美好,感天动地,凄美绝伦,有的只是现实的考虑和利益的算计。  关键词:爱情;现实;苍凉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2-085-02    张爱玲在写作中始终关心的是人,而不是政治意识形态。她从生活的观点
期刊
摘 要:彝族先民广泛使用动物、植物及其他自然物质来治疗疾病,并以口传心记的方式代代传承,创造了很多独特的偏方、妙方。楚雄州双柏县李芳村彝族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村子里的毕摩是彝族民间传统知识和生存经验的集大成者,以“神药两解”的方式给人们看病,在民族医药文化和毕摩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文化整合者角色。但是,在现代文明背景下,彝族传统民间医药在彝族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和影响力日渐衰微。  关键词:楚雄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