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视角下高校排球公选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等方法,以学生为第一视角,从学生的角度对普通高校公共排球课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主要从学生对公共排球課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对排球运动的认知,以及对教师的教学技术水平、知识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考核方式的认识情况进行调查;以及认为阻碍学校排球运动发展和排球教学质量等几方面进行调查并分析。本文尝试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从学生的视角调查普通高校排球教公选课的教学现状,并试图为今后高校排球公共课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以人为本 教学现状 公共排球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b)-0112-02
  1 问题提出
  “以生为本”就是“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和运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提出可以说推动了我国的大、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在全国教育改革研究狂潮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指出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性,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将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使学生在教育中的发挥主体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1]。《“以人为本”——新世纪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综述了人类发展观由传统的“以物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的发展,新世纪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体育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共同的,不能被分割开来,体育的发展应是完全适应人们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以人为本”作为新世纪体育发展理念的背景和理论基础,理性地认识新世纪体育事业的发展[2]。这些研究足以说明“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科学性。
  本研究通过对相关论文进行搜索和查阅,当前高校排球教育现状的研究主要是从教师的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教师自身角度的研究和提出改进教学现状的策略[3]。而本文的不同之处就是将从学生的第一视角下调查高校公共排球课的教学现状以及对现任教师的教学质量的认可度调查研究。结合本文收集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依据调查结果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提出改革高校公共排球课的教学现状的建议。
  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数据处理、访谈、文献检索
  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方便抽样,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校学生选修公共排球的班级中随机抽取三个班级,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有效问卷98份,空白问卷2份。
  3 研究结果
  3.1 学生对排球运动的了解和了解的途径分析
  通过对数据分析,学生对排球运动很了解的只占总比例的1%,对排球运动了解占比例7%,对排球运动了解一点所占比例78%,对排球运动不了解所占比例14%。我们从调查的数据结果里可以看出,高校学生他们对排球运动的了解情况相对是比较好的,但是还只是在初步状态,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时间段。学生对排球运动了解的途径,体育课程是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主要途径占49%;而通过排球赛事和新闻媒介了解排球运动的分别占25%、17%;通过其他方式了解排球运动的占6%;而通过专业技术学习了解排球运动的只有3%;通过调查分析,高校学生主要是通过高校开展的排球公共体育课来了解排球运动,其次学生通过排球赛事和新闻媒介去了解排球运动,如排球世界杯、排球世锦赛、奥运会等大型比赛,以及学生通过新媒介去观看比赛和了解比赛。
  3.2 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84%的学生喜欢排球运动,只有16%的学生不喜欢排球。说明高校学生对排球这项运动是很感兴趣的,这其实对于排球的推广是很有好处的,教师应该通过学生对排球感兴趣这一点,在教学中的过程中通过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去吸引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通过对高校的学生是不是愿意长期的练习排球这项运动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仅有40%的学生愿意对排球运动长期练习,60%的学生在调查中表示不愿意长期的练习。我们在调查问卷中了解到,还是有些学生喜欢排球的这项运动,但是不是很愿意一直联系排球,通过最后面对面的谈论中,这些同学喜欢排球给他们带来技术上的学习和视觉上的惊艳,仅仅就于观看,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参与排球的运动;但是对于真的喜欢排球运动的学生,他们已经有着一定技术的基础,并已经是经常参练习和比赛。
  3.3 学生对选修排球课程的动机
  高校学生去参加排球课程的动机调查发现,学生去参加排球课程动机是各式各样的,其中22%的学生去参加排球课程动机就是为了学习技能,说明这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或提高自身的排球运动技能;有21%的高校学生愿意参加排球课程是为了增强自己的体质,他们也认识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有16%和4%的高校学生愿意参加排球课程是为了获得学分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说明这些学生是偏离方向的学习动机,对于这一现象教师和学生要高度的重视,正确引导练习排球运动的好处,让学生意识到通过运动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只要13%的学生练习排球是因为兴趣爱好,这是由于他们对这项运动感兴趣,教师应加强这部分学生兴趣提升和培养;为了能有减肥、调节情绪和结交朋友去参加排球课程的占8%,现有研究证明,长期坚持体育运动是可以调节人的情绪使人们达到愉悦心情的目的,因此这项排球运动也能够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认为通过排球运动可以减肥的学生,是将排球运动作为一种锻炼手段和方法;而认为通过排球运动可以结交朋友的学生,也是学生社交的一种手段,学生们能够通过排球这项运动来结交更多的朋友进而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
  3.4 学生对排球教师的总体评价
  高校学生对排球教师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教师的爱岗敬业、幽默大方、技术全面、善于疏导。这也进一步说明学生对于老师的认可,从而让老师顺利的完成排球教学的任务,去培养学生们运动和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同时在数据中也能够看到有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在排球教学中过于严厉和上课呆板,大部分学生还是认为教师的各方面能力、教学态度、评价方式是非常合理和全面的。但是也存在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态度、评价方式不是很合理和全面,因此排球教师应全面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能力和改善教学方式、方法。
  3.5 阻碍排球教学质量存在的因素
  学生认为制约排球教学的看法集中在学生兴趣不足、场地设施不到位、校园排球运动氛围不浓三个方面。所在比例是26%,23%,19%。学生在认识到自身兴趣不足是阻碍排球教学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师应加强培养生的排球兴趣;学校层面应多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排球赛事,完赛各院系个年级的排球赛事的开展,提高学校的排球运动氛围;以及学校学院应加大对排球运动和发展的经费投入,完善学校排球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场地建设等,从而给学生排球运动提供好的场所。由此看来,高校要进一步改善各各因素,才能够改善排球运动的校园气氛。
  参考文献
  [1] 张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2):75-79.
  [2] 裴立新.以人为本”——新世纪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9-12.
  [3] 杨洁.南开大学排球选项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体育学院,2014.
其他文献
摘要:该软件基于GIS系统在真实详尽的高校学生就业数据及用人单位信息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地理卫星地图、国家地理测绘数据、推算供求资源及不断收集相关数据,开发出医学生就业动态监测及分析系统,以地域用人单位来展示医院需求信息、计算出各医院的人才需求量,分析总结往届成功就业学生信息、分析就业趋势,为学生实习去向和职业选择提供参考,帮助学生投递简历,提高成功率及就业率,为学生自我培养、自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为了能够更加简略和清晰的分割手部图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HSI颜色空间的手部识别算法:先利用HSI空间通过色调、亮度和色彩度来描述图像,然后进行闭运算与孔洞填充。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较为有效地将手部从背景中提取出来。  关键词:手部图像分割;HSI;孔洞填充  中图分类号:TP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87-02  Abstract: In or
摘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学以致用与等级考试关系,应注重学以致用,同时兼顾等级考试。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等级考试 ;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3-0151-02  Handle the Relation between Learning for Practice and NCRE Correctly
摘 要:本文以网球课中的发球技术教学为例,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实验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发现,慢动作影像实时反馈法对培养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及时改正动作,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本方法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运动能力,培养自信心,使受教育者在较短的授课时数内获取更多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时间效益,便
摘 要: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四川省开设素质拓展训练课程较早的高等院校。在本省高校的素质拓展教学中应当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教学竞争力。同时,素质拓展作为本院休闲体育专业生的发展方向之一,其教学及成果已备受重视,在已有的两届专业生中,专业生的拓展训练课程已呈现出部分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本专业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拓展训练课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我院休闲体育专业生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拓展训
摘 要:本文通过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实验研究法、数据统计法,将多元智能理论和国家体育《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及前期的高职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调查作为依据,构建高职体育学习评价体系并实践研究,对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鲜果显著,为提升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学 体育学习评价 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及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高等教育中户外教育专业的兴起和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尤其是高校户外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从专项技术技能、应急/急救技能、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户外教学理论与方法和户外管理6个维度进行比较,为完善我国高校户外教育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户外教育专业 课程体系 海外经验  中图
摘 要:文章以佛山市第五小学武术特色学校建设实践为个案进行深入分析,分析其学校武术的发展历程(以点带面、全面普及、形成特色、凝练文化),总结其学校武术的办学特点,为学校武术开展形式多样化、校本教材的研发与创编、打造高素质的武术师资队伍、建立家、校、社区“三合一”的武林联盟、健全学校武术的管理机制、学校武术的推广与开展提供案例与实践支持。  关键词:武术 特色学校 佛山市第五小学  中图分类号:G8
摘 要:体育实践教学中,对于较为复杂的动作(诸如滚翻、分腿腾越等),教师的讲解示范不足以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学生较难完成动作的达成与掌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运用一定的“条件作业”,利用“手印”“软管”限制学生学习动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本文正是结合小学低年级前滚翻教学实践与反思,探究“条件作业法”的妙用及运用时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今后的实践教学做出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条件作业 低年级 教
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理论分析与实际调查研究,从社会因素、经济因素、自身因素探讨健身气功在高校的推广与教学模式的研究。健身气功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它不仅是文化符号的,更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决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信息时代,健身气功面临反常状态的发展问题,在高效推广它有利于学生对社会问题正确对待,引导学生对健身气功文化、养生理论正确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