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中学生导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aod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落实推进,初中语文作为初中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也积极响应了国家的新课改教学号召,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改革,基于“1+x”的教学理念来重新构建文言文教学体系,并希望以此提升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效率。本文将阐述在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运用“1+x”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推动中学生文言文学习能力的逐步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x”;教学探究
  “1+x”是指一种以单元授课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在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中,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课文来进行精读,学生通过对这篇课文进行精读学习来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自主完成对本单元剩余课文的学习,是一种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培养有显著效果的教学手法。
  一、“1+x”模式对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串联课本中的文言文课文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内容,且在教材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文言文体裁的特殊性导致每一篇文言文的内容长短相差过大,有长篇大论的《送东阳马生序》,也有寥寥几笔的《咏雪》。这些文言文的写作方式、内容和风格各不相同,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学习也不连贯,因而导致学习效率迟迟无法得到提升。那么在“1+x”的模式下,通过“1”这篇文言文课文来串联起其余的文言文课文,让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学习变得连贯,以此来帮助学生提升文言文的阅读学习效率。
  (二)改革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教学政策的影响下,初中各个学科的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都发生了改变,教师积极学习最新的教学经验和新颖的教学手法,围绕“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来重新构建教学体系,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标。同样,在新课改教学政策的大背景下,应用“1+x”模式来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初中语文课程,也在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1+x”模式不仅契合新课改“以生为本”的中心理念,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推动初中语文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爱好
  无论是想要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是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爱好,首要的任务就是丰富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种类和数量。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大量阅读种类丰富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言文阅读学习能力,还能领悟到文言文的内在之美,感受文言文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宝贵文化的魅力所在,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阅读学习文言文的过程,自愿承担起传承文言文文化的责任,而这正是“1+x”模式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能够起到的作用。
  二、“1+x”模式应用于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问题所在
  (一)传统教育理念的残留影响
  虽然现在国家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理念,但是应试教育中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并未完全消散。即便教师应用了“1+x”的新型教学模式,设定的教学目标依然离不开考试成绩的提升,学生認为“1+x”模式的应用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只是换了一种方法继续枯燥无聊的学习,对文言文的阅读学习兴趣也完全没有得到激发。同时,教师“师尊生卑”的错误观念让学生感受到了师生关系的不对等,在这种不平等的教学关系下,“1+x”模式的教学作用完全无法得到体现。
  (二)师生对新模式的接受度低
  用当下的流行语来讲,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一个自己的“舒适圈”,他们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法,面对未知的新型教学模式既有好奇也有恐惧,不愿意放弃现在已经习惯的步调去重新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而师生对“1+x”新教学模式接受度过低的情况,直接影响到了“1+x”模式的落实与教学作用的发挥,师生在一开始就没有接纳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在看到新型教学模式的低效率之后更加不愿意接受,由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应用的教学手法过于单一
  “1+x”的教学模式有很多种途径和手法可以进行应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阅读,基于“1+x”的模式下开展文言文阅读交流会,举办“1+x”模式下的文言文知识竞赛,等等。但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偏偏选择最保守的一种方法,那就是单纯地将“1+x”模式应用于课堂有限时间内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既没有向外延伸将“1+x”模式应用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没有巧妙设计基于“1+x”模式下的各种教学活动,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法完全无法发挥出“1+x”模式的教学作用,对学生文言文阅读学习起到的帮助也很有限。
  三、“1+x”模式应用于《曹刿论战》一课中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1+x”模式,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应用“1+x”模式的第一步,就是先激发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推动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完成学习任务,以此为基础再寻求学生文言文阅读学习的更进一步。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如何让学生迈出文言文阅读学习的第一步格外重要。
  例如:在学习《曹刿论战》这一课时,学生需要以这一课为“1+x”模式中的“1”来进行精读学习,而教师则选择通过介绍文章的背景“齐鲁长勺之战”,来唤起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好奇心。
  师:也许有学生听过“一鼓作气”这个成语,那你们知道它是出自哪里吗?
  生:不知道。
  师:这句成语其实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勺之战”,当时鲁国与齐国开战,齐国兵强马壮派兵三十万,而鲁国的国力远不如齐国,只有三万人。但是这场战役最终以鲁国的大获全胜作为结果,这其中有个关键性的人物,也就是我们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曹刿”,因为他鲁国才赢得了这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生:那这和“一鼓作气”有什么关联呢?   师:别急啊,想要知道这场战役和成语“一鼓作气”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我们阅读完这篇课文了。
  这样学生对这篇文言文所描述内容的好奇心油然而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学习兴趣自然也被激发了出来。
  (二)基于“1+x”模式,引领学生进行深入阅读理解
  在“1+x”模式中,作为“1”的这篇文章必须让学生精读学习,在精读的过程中积累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和经验,从而帮助学生自主完成剩余文言文课文的阅读。因此,《曹刿论战》作为“1+x”模式中的“1”,教师必须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地精细阅读,深入理解每句话、每个字所表达的含义,解决文言文与现代文在写作方式与表现手法的差异问题,帮助学生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例如:对学生而言,想要理解文言文表达的内容和含义是很难的。那么为了减缓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在范读的时候就根据每一句表达的含义加入了对应的语气。比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句话的含义是说:“排兵布阵是那些高官侯爵们应该做的事情,你又何必参与呢?”教师在朗读时就加入了疑问、反问、反对的语气。“小惠未褊,民弗从也。”这句话的含义是:“这些小恩小惠不能遍及到百姓身上,他们是不会听从您的意思的。”教师在朗读时带上了十分否定的语气。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缓学生理解文言文含义的难度,让文言文不再是片面、刻板的文字,有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
  (三)基于“1+x”模式,促使学生感受文言文的情感
  文言文是古人用来记录、表达事件和情感的途径,对于现代人而言特殊的体裁形式和字词不同的含义,也加大了我们理解和感受文言文情感的难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文言文中所记载的丰富内容。在应用“1+x”模式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阅读来促使学生感受到文言文所传递的丰富情感,无论是为人处世的道理还是作者情怀胸襟的体现,这些都能够给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助益。
  例如:《曹刿论战》这篇文章传达的中心思想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对策,主人公曹刿没有官职在身,也不是出身名门望族,但是他却有胆量有气节去向鲁庄公毛遂自荐,同时曹刿并非一味信任当权者,他还要考量鲁庄公是否以民生为重,判断鲁庄公作为君主是否值得信任,这对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念的形成十分重要。因此,教师会组织学生展开小组阅读讨论,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同时提供给学生自由交流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将自己从阅读中感悟到的情感互相交流。
  (四)基于“1+x”模式,开展文言文的课外阅读活动
  “1+x”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相同题材的文章进行串联,从而让学生进行系统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将“1+x”模式应用于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考虑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的局限性,教师必须进行向外延伸,开展基于“1+x”模式的文言文课外阅读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文言文系统阅读学习需求,也能拓宽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范围,丰富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数量和种类,锻炼学生的文言文自主阅读学习能力。
  例如:在《曹刿论战》这一课的精读学习结束之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课外阅读任务,学习同单元的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出师表》。同时,基于本单元的主题“浩然正气”,教师又为学生推荐了《子鱼论战》《郑伯克段于鄢》等類似内容的文言文,充分锻炼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进行学习的能力,也能丰富学生文学知识的储备,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1+x”模式为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带来了许多帮助,锻炼了中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能力,是提升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除了文中以《曹刿论战》一课为例所举的例子之外,“1+x”模式还有很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应用,是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关键元素。相信在“1+x”模式的帮助下,只要教师坚持不懈地深挖教学素材与手法,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一定能够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长久的语文学习而奠定扎实基础,保障文言文这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
  【参考文献】
  [1]以比较阅读的形式助推文言文群文教学[J]. 于丽琴.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20)
  [2]统编教材文言文阅读的六个通关密码[J]. 陈恒舒.  万象. 2020(26)
  [3]情感·语言·内涵[J]. 赵春花.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2019(Z2)
  [4]部编教材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初探[J]. 孙梅.  新课程(中). 2018(07)
  [5]初中文言文比较教学策略研究[D]. 陈湘静.湖南师范大学 2020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变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学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教师和家长层面都越来越关注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英语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听、说、读、写不断重复和练习的环节,阅读和写作两者之间又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更加关注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方式,通过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来不断创新教学,为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关
期刊
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具体实施情况却往往不尽人意。在前期,我们进行了《关于番禺区大石小学整本书阅读现状的调查问卷》,发现教师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困难主要有三点:一是“读到什么程度”,目标定位拿捏不准;二是“怎样指导读”,教学设计缺少思路;三是“读得怎么样”不知如何评价。  而学生整本书阅读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整本书阅读之前84.7%不会做阅读计划;二是整本书阅讀之后79.3%不会撰写读书笔记(读
期刊
摘 要:硕士研究生是青年中思维较活跃、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做好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对于研究生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促进成长成才、自觉担当历史使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研究生思政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参与&体验”融合教学模式,致力于打造“四个课堂”,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实现思政课学习、专业课学习及社会实践融合学习,提高研究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最终实现课程预设的教学目标
期刊
摘 要: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与保障。平面设计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公修课在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和方法雷同,无法照顾学习者个体差异等问题。把微课引入到课程教学中能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方式,是一种全新教学理念。本文通过构建微课学习框架,设计在实践操作性强的中职课程中运用微课的教学流程,以《平面设计》课程为例进行实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促进中职教学改革添砖加瓦。  关键词:微课;中职;平面设计
期刊
摘 要:英语语音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正好为学生语音的学习提供了自然语言环境的载体,激活初中语音教学,使语音教学趣味化、循环化、生活化,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语音知识,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语音教学  英语属于一门语言学,根据其特点,只有把语音基础知识学好了,才能真正地了解与掌握英语。现行初中语音课堂教学模式枯燥无味。然而,小组合作学习
期刊
摘 要:新时代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新课标要求:数学教育既要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育人;创新  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指出:“要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对准‘五育并举’体系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了初中生物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初、高中生物学知识衔接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主动做好衔接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初、高中生物;衔接教学;对策  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中学生物教学分初、高中两个阶段,初中生物教材要求相对较小,只涉及一些简单的生理、形态和结构等比较基础的生物学知识;但高中生物课时紧凑,自主学习内容多,并且以初中的知识为基础,是对初中生物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提高和深化。
期刊
摘 要:课堂管理是一项复杂工程,课堂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学生的身心发展、个体差异以及课堂教学的群体活动等特殊性是课堂管理复杂性产生的主要根源,读懂学生、掌握课堂管理技能是当好教师的基本要求。管理好课堂不仅仅是课堂中的事情,更要在“事前、事中、事终、事后”上下功夫,如果用“时态”表示的话,即:课堂的“一般将来时”、“正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将来进行时”。  关键词:课堂管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引起了教师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学科教师开始重视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在这一环境下,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也引起了广大高中地理教师的重视,更多高中地理教师开始探寻开展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这对满足高中学生地理学习个性需要,促进高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地理观察实践能力的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从设计活
期刊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数学老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变,使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仍旧存在很多的问题,只有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才可以很好的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就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推行,高中数学教学也进入到了一个创新改革的新时期,而在该时期由于一些数学老师没有深刻的认识到教学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