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ha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对中学生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下面就介绍几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尝试错误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目标,经常先确定一个解题的方向,选用某一方法,试探性地力求达到解题目标。如果这种试探过程毫无结果,或许就可以从这一错误方法中获得正确解题的启示。这种做法就称为尝试错误法。
  二、小结的作用及进行
  当学习告一段落时,就需要进行小结。小结些什么?如何进行?这是一个“二而一”的问题,可以通过下面的顺序来实现:
  1、考察知识的类属、性质、意义:考察知识的类属,就是将所学知识归到一个知识体系中去,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考察知识的性质、意义,就是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知识的本质及它的作用。
  2、对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理解:理解知识体系中各组成部分的本质、相互联系及差异;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规则、方法、和步骤,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3、对知识间因果关系的理解:认识某一物理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某一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在某种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结果。
  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是求知的捷径
  如何才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⑴先明确认识对象之间在内容与方法上共同的本质因素,而后才能“触类”。但这只是“旁通”的前提。知识之间、技能之间的共同因素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重要客观条件。
  ⑵提高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化水平与新课题类化的能力。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化水平高,能够反映物理现象、过程的本质(这样有助于“触类”、“举一”),就能够根据新课题的特点准确地对课题进行分类,就会避免根据表面特点进行猜测、盲目尝试,或者不顾条件死套公式(这样有利于真正做到“旁通”、“反三”)。
  四、原型启发——创造的源泉
  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思考、解决问题时,从其他事物中得到了解决问题的启示,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我们把这种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作“原型”。从本质上说,原型之所以有启发作用,主要是因为这一事物本身的特点和属性与所要创造的东西有相似之处。
  物理学中的原型可以通过学习过程建立。在学习中,物理学概念模型(如质点、理想气体、点电荷等)、物理过程模型(如各种典型运动过程、碰撞、反冲等)、典型的解题过程(方法、技巧、思路)等都可以抽象为学习者头脑中的“原型”。
  总之,要学好物理,要想在物理王国里自由驰聘,要想真正掌握进入物理宫殿的金钥匙,就必须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他文献
听作为人类认识活动和交际的基本形式,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听”在听、说、读、写“四会”能力中排列最前,而英语听力则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近年来推行的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语音方面的要求是:⑴能掌握国际音标;⑵能掌握基本的读音规则,即发音、重音、连读、语调、节奏等,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做到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自然、流畅。⑶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⑷在词汇方面,要学会使用大约1600个单
期刊
词汇是语言大厦的建筑材料,是语言三大要素(语法、语音、词汇)之一。词汇代表思想,是思考的工具。词汇有限,思维范围必然也狭窄,也影响语言表达;语言表达差又会阻碍思想即智力的发展。由此可见,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高中英语新课标的大纲要求我们应侧重阅读理解能力。而词汇是语义篇章理解的主要障碍,有一定的词汇才能阅读,阅读的同时又可以扩大词汇量。当然,阅读一篇文章不能看作是对单词的逐字理解
期刊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极情感如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可见,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努力促使学生德、智、能、情、趣均衡发展,使认知、情感、意志三者相互促进,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必须从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兴趣、爱好、情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出发。通过摆事
期刊
我常想:同在一个班级学习,同是一位教师授课,为什么讲同一件事情,有的孩子做得到,有的孩子却做不到?我觉得,这就是习惯的问题。做到的孩子养成了认真倾听、认真完成的好习惯,而没做到的孩子就欠缺了这种好习惯,美术课如何培养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怎样才能在一年级新生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本人根据教学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一、目标明
期刊
我每年从事补习班的英语教学,都会有同样的感受:学生们不仅英语基础差,而且没有好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大部分学生狠下功夫学英语,结果还是不如所愿,成绩平平。虽然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对于补习班学生来说,时间短,任务重。为了确保学生来年在高考中考上理想的大学,学生与教师要密切配合,以提高成绩。下面,我就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教师方面  在开学初,我首先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有效的
期刊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教学论专家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业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明了。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向45分钟要效益。具体从如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教师自
期刊
陕西省实施高中新课程方案已经好几年了。不过,在我的周围,有不少教师觉得: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一些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地挖掘教材,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探索出与时俱进的科学教学方法。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
期刊
学生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如果按照同样的标准授课,效果并不好。因此,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分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应如此。  一、分层教学的优越性  我认为,分层教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至少会体现出三大优越性:一是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运算能力和理解能力,达到数学教学目标;二是给学困生带来更多的“实惠”;三是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有利
期刊
生物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做好生物实验,是学好生物学的基础。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十分重要。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然后进行积极思维,对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在初中生物实验中需要培养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
期刊
信息技术课程有它独有的特点,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充分发挥课堂中的教学艺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一项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内容。我结合新课程理念,从备课、语言、教学评价等方面谈一下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艺术。  一、备课的艺术  常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师来说,精心备好一节课就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信息素养,为国家培养出新一代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的合格公民,是高中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