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L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好学生的朗读训练和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有利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品德和审美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朗读技巧;朗读效果;审美教育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好学生的朗读训练和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有利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品德和审美教育。根据本人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会,现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方法是关键
  1.1 尝试朗读,理解课文。
  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讲解和朗读,老师读和学生读,读句和读段的有机结合,要注意指导学生研究朗读的规律,并强调基本要求:“不错、不添、不丢字、不喊、不唱、不重复”。要求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不应当看一个字读一个字,而是应当看一句话,通过瞬时的记忆或思维,读这句话,做到“眼先到,脑思考,口读好”。在学生理解了解课文内容,对文字的运用、内容的描述、感情的表达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再要求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
  1.2 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师在进行新课前,一般对课文题目进行分析,或者介绍本文作者,时代背景等,有的还播放录音,提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对新课学习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读课文。通读课文可以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一般情况下,教师在通读课文前,事先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通读,这有利于帮助学生读懂课文。
  1.3 咀嚼课文,细品佳句。
  在学生学习了课文后,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中心,学习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段尤其是脍炙人口的佳句进行细细品读与欣赏。教师可以提出:这句话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反复试读、体会感情。这是培养学生审美感的途径。我们的母语很优美,其原因在于汉语是声调语言,可以有平仄规律,汉语是单音节语素语言,可以有它的特殊的声韵规律。这些规律在千古诗人,文豪手中往复交织、精雕细刻、推敲锤烧,构成了文质兼美、千古留传的大文章,成为滋养千百中国人心灵的精神食粮。
  1.4 反复朗读,激情增趣。
   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应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把作者的情感美满地读出来。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很多文章,词藻优美,内容丰富,应让学生反复读,读中体会、读中领悟、读中升华。
  1.5 示范朗读,注重语感。
  小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由于地方方言和客观条件的影响,想把课文朗读好是有困难的,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因为小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都很强。因此只要教师在朗读教学中注重语感,做好范读和指导。教师在范读和指导学生朗读时,都应把握课文的体裁和背景、语句特点,重视朗读的感情色彩,注意朗读语句时哪些字应该读重,哪些应该读轻,哪里该停顿,哪里该延长。做到朗读时句句读得抑扬顿挫,或是振振有力。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应把握三条线
  2.1 范读引路,点拨先行。
   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并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与听录音不同,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
  2.2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般原则,朗读教学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要求。各个年级段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教师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规律,找准学生的“最进发展区”,考虑到学生在各个年龄层上表达能力的差别,给予适当指导。
  2.3 授之以“渔”,举一反三。
   在朗读训练中,教师指导要“精”,学生的练习须“多”,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师的精心指导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1)选取指导的训练点要精;(2)训练要求细致、精要,每次训练应有一个侧重点,不可贪多求全;(3)训练的过程需精心设计。尽量避免朗读的随意性。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应抓住三个点
  3.1 寻找文章的情意点,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
   每篇文章都集中反映作者的一份情感,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需找准文章中作者的情意点进行训练。这样既节约时间,又指导到位,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2 把握文章的形象点,指导学生析读。
   教材中课文的语言大多是准确、鲜明、生动的,在进行朗读训练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一些关键性语句,把握个别用词特别形象的地方进行训练,让学生既知晓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形象,又能在朗读中传情达意。
  3.3 紧扣文章的韵律点,指导学生品读。
   佳作中的许多语言具有动人的旋律,这种旋律由声调的高低强弱,音韵的整齐匀称和语句的轻重缓急等因素构成,它给人们以抑扬多变,和谐悦耳的音韵之美,这种感受必须通过吟诵品味才能接受,学生一旦抓住了这些韵律点,可以由此及彼地读好全文。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实践,我们觉得一旦抓住了文章的特性,找准了文章的出发点,着力点,进行有针对的指导朗读,可以牵一“点”而动全“篇”,由课内“指导”而延伸为课外“自练”。指导学生朗读,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最终目的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朗读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以乌鲁木齐市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16.0软件比较分析了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大学生在旅游消费行为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行为;乌鲁木齐市  【Abstract】 taking Urumqi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SPSS16.0 softwar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期刊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运行,既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现实情况表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越是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情况下,越是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努力做好基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石化企业; 基层; 思想政治工作; 探析     做好石化企业基层单位思想工作是职工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是激发队伍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如何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基层企业队伍
期刊
历史上一些被公认为符合民主规范的国家,比如美国,它本身也经历过一段为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出版自由而艰辛奋斗的漫漫长路。由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安东尼.刘易斯撰写的《批评官员的尺度》一书,就精彩地记述了美国人民为争取媒体的言论自由权而不懈努力的详实细节,其中,那些来自体制内的,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为代表的民主形象栩栩如生,他们宽阔的胸襟、睿智的思维及其种种妙言警句尤其令人肃然起敬。  《批评官员的尺度
期刊
摘要:做好老干部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大事。泰州市海陵区深刻领会其重要性,在打造老干部“社区幸福家园”方面进行了认真地探索和实践。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需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老干部;老干部工作;社区     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继往开来的重要保证。如何做好新时期的老干部工作,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
期刊
摘要:《云笈七笺》是择要辑录《大宋天宫宝藏》内容的一部大型道教类书,保存了大量道教词汇语料,在书证滞后方面对《汉语大词典》有较多的语例补充。  关键词:《云笈七笺》;《汉语大词典》;书证      《汉语大词典》出版以来,嘉惠学林之功不可谓不伟。但由于篇幅巨大,编纂出自众手,失误罅漏,在所难免。近年来,对于汉语大词典所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都为之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云笈七笺》是择要辑录《大宋天
期刊
“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建设新农村、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提出了这一总的要求。公益电影进农村工程在这背景之下蓬勃开展,各级政府把公益电影进农村工程列入到民生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中,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支持。那么,深刻认识公益电影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对这一工程能否深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笔者作了一些深入的思考。 
期刊
摘要:“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区别于民谣而精致的独唱歌曲的通称。中国艺术歌曲是在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多次碰撞、交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给中国民族本身的音乐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关键词:艺术歌曲;产生;交融;民族;以西为师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区别于民谣而精致的独唱歌曲的通称。  1 艺术歌曲的产生  在西洋声乐史上,十九世纪上半叶是一个重要的
期刊
摘要:现在社会上各式各样的少儿美术教育机构层出不穷,家长对孩子的美术培训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具体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集中体现在美术教学的方法上,对少年儿童错误的教学,会导致少儿想象力缺失、主动性不足等问题。正确处理少儿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和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少儿;美术教育    1 少儿美术教育概述  少儿时期是一个人在其人生中认识世界最重要的认知阶段,接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文艺观点,解读郁达夫以《沉沦》为代表的日本背景小说创作中呈现出来的对日本人与日本文化渴慕背后的仇视倾向,同时分析中国早期留学生在异国他乡构筑起来的特殊心理机制,并探求制约郁达夫创作和叙事方式的文化心理,最终达到以心理学的视角研究文学作品,实现对文本深入的剖析,形成全新的理解。  关键词:日本文化;渴慕;仇视;反抗     张承志在《日本留言》中说:“日本是
期刊
摘要:音乐课是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形成以唱歌为主的动静交替的综合课形式,让学生在求乐、求动、求美的边唱边做的活动中,动之以情,感之以行,由情入意,由情导行。然而,我国当前的小学音乐中,审美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特别是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为与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就当前学校现状而言,我作了一些浅讨。  关键词:音乐;舞蹈;审美;文化    1 新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