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训练问题探析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fo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是核心内容之一,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训练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长久以来被语文教师列为教学的重点内容,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语文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越发重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工作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笔者接下来将谈一谈写作教学中常见的一些困难,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意义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是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语文教育对学生而言有着重大意义。随着我国教育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通过学习语文,学生不仅会提高文学素养,也会提高人文素养,能够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一直都是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通过施以足够的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写作素材的基础上展开写作,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条件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为社会输送具有较高写作能力的优质人才。
  二、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由于小學生年龄较小,他们的理解力与表达力较差,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而展开写作教学。笔者将谈一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缺乏基本的文学素养,写作思路过于狭隘
  由于写作的基础是阅读,所以想要写出优美的文章,那就只能先进行大量的阅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小学生常常会出现阅读量不够的情况,致使小学生难以写出优美的文章,进而让小学生丧失写作兴趣。此外,小学生缺乏阅读量还会导致小学生写作思路的狭隘,进而难以展开高质量的写作。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恰当,过于形式化
  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工作时,都会呈现形式化的特点,即直接让学生将平常收集来的好词、好句应用到文章当中,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文章的质量,但却不能为学生带来实质上的提高,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写作技巧。
  (三)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情感,内容较空洞
  写作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若是想要写出能打动人心的文章,那么作者就要在文章中倾注大量的情感。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小学生都存在文章内容较空洞,缺乏创新与情感的情况,这就使得写作教学失去意义,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能力
  教师若是想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那就应当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理解力与表达力较差,所以无法很好地将现实生活中的感悟表达出来,教师通过开展写作教学,能够有效为学生提供发泄现实情感的途径。而教师若是想要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那就应当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是小学生对写作内容缺乏兴趣,他们就会沦为只是为了完成教师任务的写作工具,不利于实现写作教学的目的。由于小学生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先对学生展开调查,搜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制定相应的主题让学生展开写作;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讲解完课文后,根据学生学习后的状态,判断学生是否对文章感兴趣,然后让学生根据感兴趣的文章展开写作。这些方式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让他们展开高质量的写作。
  例如,在带领小学生学习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惊弓之鸟》时,笔者通过观察学生,得知了学生对文章具有较强的兴趣,所以为了实现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笔者在课后布置了文章相关的写作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改进写作教学方式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作为直接面向学生的教育者,对整个写作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当前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改进写作教学方式。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同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使得写作能力进一步提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过于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无法展开较好的写作练习,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严重失衡使得学生无法获得写作能力的提高。为了实现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根据学生的写作特点展开针对性的教学,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例如,笔者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第十一课《画杨桃》这一文章时,由于部分小学生在写文章时过于生硬死板,很少变通,所以笔者让这部分学生根据《画杨桃》写了读后感,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中的种种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写作问题,进而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写作应当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工作时,还应当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当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时,都是让学生照着固定的思路进行写作,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内容较为空洞乏味。因此,教师应当在写作教学中注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文章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写作有灵魂的文章。
  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了四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后,笔者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爱国心后,就为学生布置了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的情感教育。
  四、结束语
  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改进当前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学生特点展开针对性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也应当积极配合教师工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艳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式研究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5(2):52-52.
  [2]于少梅.刍议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J].课外语文(上),2017(5):156.
  [3]黄先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11):103-107.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关键目标是要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强化,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强化的前提是以学生为本,并且把哪些教学内容是具有创新意识给整理出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大胆猜测与思考的兴趣给激发出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培养,能够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此同时把教学质量提高,可更好的满足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从而为国家的将来提供更好的创新型人才。  
近年来,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主流,而应试教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从历年高考的评卷情况来看,很多考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普遍不高,这对考生以后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在平时的解题教学中,贯彻落实科学性、全面性、准确性、简洁性的解题精神,从而达到提高化学学科素养的目的。  一、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即要求解题时
【摘要】小学生阅读中的摘抄与批注,兼有积累素材、开拓视野、提炼信息、深化理解的作用,在得法课内、迁移课外的读写能力形成过程中,有着沟通课内外的桥梁作用。阅读中的摘抄与批注不是阅读持之以恒的必然障碍,相反,还是提升阅读质量的有效做法。怎样在阅读中有效地开展摘抄与批注呢?关键在于兴趣激发,方法指导。  【关键词】摘抄与批注;阅读素养;兴趣激发;方法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
【摘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以及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吸收,这一切都离不开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是衡量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本文结合小学六年级课堂在阅读教学方面作一些探索。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  学生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首要条件,离不开阅读。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心理学认为: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非常重要,因为兴趣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法,以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愿学,达到知学、好学、乐学。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毫无疑问,要想让学生积极自主
【摘要】笔者通过教学观察和搜集材料发现,不少学生和教师对班集体班风、班纪的理解存在错误的认识,单纯地以为“规则”“制度”“口号”就是班风班纪,其实从科学教育的角度来说,这些仅仅是班风班纪构建的一个环节。在小学,良好的班风、班纪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构建小学班级良好班风、班纪的方法也是需要我们通过多元、多次的尝试才能有所收获,总而言之“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以下笔者就谈一谈自己的教学管理
【摘要】美国Thomas. Groood在对练习的相关内容与练习形式的研究中指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练习是数学课堂中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是全面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巧妙的练习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习题, 既起到巩固知识、强化技能、拓展提升的作用,又是教师对学生
【摘要】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其能力是数学能力整体结构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思维的可逆性是儿童形成数学概念等知识的基础,也是数学学习能力的标志。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顺向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小学数学;逆向思维能力;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了逆向素材、顺逆运算、顺逆关系等。例如: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空间的上下、前后等。
【摘要】每年临近中考,学生面临着心理压力剧增、学习任务繁重、无复习方向等诸多问题,极易在复习时顾此失彼。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纵观教学全局,抓住教学重点和关键,增强数学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减少复习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更应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核心地位,以此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复习更有的放矢、更高效。  【关键词】中考;数学讲评;有的放
通用技术课程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中一种充满使命、充满挑战的新课程,有其独特的课程特性与教育价值。但是,从2016年广东省通用技术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来看,我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情况不容乐观,通用技术课程建设仍然举步维艰,教育效果十分令人担忧。  一是从教师现场说课展示的情况看,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目标制定详略不当,重点、难点模糊不清,学法、教法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