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具有工程特色的新能源人才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k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中,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相近的专业有“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它包含建筑环境和能源工程两个方向。而能源工程则主要是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农村节能工程和环境工程技术方面的内容。目前,全国有近20所农业院校均开设了该专业,且一半以上主要针对能源工程方向。在学科设置上,与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本科专业对应的学科是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该学科是“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四个二级学科之一,主要涵盖动植物生产工艺模式与生长环境条件、农业建筑设施以及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学科领域。研究内容也主要涉及到节能工程技术、农村可再生能源转换的热化学、电化学、材料学、生物学原理,以及发展新能源利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自从2010年教育部开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后,国内的一些农业大学,如河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相继开设了该专业,按照农业大学的特色进行建设。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简介
  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省部共建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始建于1948年8月,是学校建立最早、在学科建设和培养人才方面具有强大优势的农业工科学院。学院现设有:机械设计及制造工程系、农业机械化工程系、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和工程技术基础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12年开始招生,依托于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多年的建设经验与条件,立足于农业大学,结合自身的特色,以生物质能源、风能和太阳能为主要方向,培养服务于新能源产业,具备新能源工程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在新能源技术与装备领域从事研究与规划设计、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性研究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情况
  学校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覆盖了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方面的内容,专业面较宽,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适应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人才需求特点,本科毕业生就业渠道宽广,符合我国“厚基础、宽口径”的本科人才培养方针,更深层次专业人才可以通过设置专业方向和研究生阶段解决。东北农业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侧重定位在“工程”上,依托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深厚的工程背景,培养具有工程特色的新能源领域的人才。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东北农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服务于新能源产业,具备新能源工程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有较高的道德和文化素质,能在新能源技术与装备领域从事研究与规划设计、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性研究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与此对应的人才培养要求是:(1)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新能源工程专业所需的技术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了解本专业工程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2)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勤奋进取、团结合作的工作精神。(3)掌握化学分析、热工基础、机械与工程设计、管理以及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转换技术方面的知识与基本技能。(4)具有新能源工程技术与装备的科研、开发及应用等基本能力。(5)能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具备一定程度的写作与翻译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文献检索基本技能。(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具有基本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完善课程体系
  明确的培养目标为合理制定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学校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围绕着热能与动力工程、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三个依托学科进行设置。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工程制图、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燃烧学,机械设计基础、能量有效利用、能源微生物等。由于农业类院校以生物质能为主要方向,因此在主干课程上加大了化学类课程比重,同时也兼顾了热工、流体和力学方面的课程,力争做到“厚基础”。专业课主要包括:新能源工程概论、生物质能工程、风能工程、太阳能工程、新能源装备设计、生物质能经济学。在新能源工程概论中重点介绍新能源的基础知识以及能源与环境等内容。专业课以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三大新能源为主干课程,并配以装备设计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重点掌握最主要的新能源的工程、装备和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宽口径”的人才培养。
  强化实验实践教学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在教学体系安排上要重点突出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本专业以农业工程实验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强化基础课程实验,重视专业课程实验,实验课程主要包括:普通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工程制图实验、能源微生物实验、热工基础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等。主要特色是开设了新能源综合性实验,系统地设置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三种主要新能源的实验课,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供实验平台保证。另外,要求学生从大三开始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进行创新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
  实践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的根本保障。为确保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环节的正常开展,应保证在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三大新能源领域都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以满足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科学研究调研和试验等要求。实习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思政课”实践、金工实习、认识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物质能工程课程设计、风能工程课程设计、新能源装备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东北农业大学针对各种新能源的特点设置了新能源工程实习,与省内的大型沼气工程基地、风电场和太阳能发电厂和多家企业联系建立了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的实习基地,既充分保证了学生消化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科技成果,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平台。(作者李岩系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文哲系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强校之路——华北电力大学办学理念与创新实践(2001~2011)》是一部以华北电力大学十年办学历史作为个案研究的高教新著。该书以战略的视角,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学校进入新世纪以来,围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全力推进改革发展的十年办学历程,着重探讨了华北电力大学办学的历史经验,揭示了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路径。该书选取的十年,正是本世纪初的十年。面对世纪之交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与高等教育改革大潮,立足十
期刊
每年7、8月,电力企业都会迎来大批新员工,他们其中大多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大中专毕业生。新员工是电力企业的新鲜血液、有生力量,新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可持续地健康发展。从校园到社会,对这些新人来说正在踏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他们一方面需要尽快适应由学生向职场人身份的转化,另一方面,由于初涉职场,对企业的情况以及未来所从事的工作还是了解甚少,这时,企业积极的、有明确导向作用的新员工培训工作,可
期刊
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懈探索,浙江电力教育迅猛发展。浙江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是浙江省电力公司唯一承担教育培训工作的直属单位,根据浙江省电力公司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战略,由原浙江省电力职工大学、富春江水电职工大学、杭州电力学校、杭州电力经济管理学校、浙西电力技术学校和湖州电力技术学校等六所学校整合而成。培训中心现有杭州、浙西、湖州和富春江四个校区,分布在三江两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太湖)。 
期刊
早在2003年12月,广东省政府就明确提出要把50个代管县供电企业划由广东电网公司(下文简称“省公司”)直管。省公司按照南方电网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历经5年时间,完成50个代管县供电企业的体制改革工作。接管后的县级子公司(以下简称“县局”)管理基础十分薄弱,普遍存在体制不顺、管理不到位、人员超编、资产负债高、电网普遍残旧等问题,成为省公司企业管理中的最大短板之一。如何提升各县局管理人员的
期刊
【综述篇】  国华电力以大魄力实现大跨越  【育才篇】  育才有道:国华电力助推人才崛起  国华电力仿真培训协作网为人才成长护航  ——专访国华电力研究院人才开发培训中心总经理赵新星  链接:国华电力公司2013年仿真教练员取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培训篇】  一路向前 大道有为  ——探寻高端人才培训基地之国华管理学院  青春的力量 梦想的分量  ——全力打造国华电力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期刊
当前,电网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标志的新阶段,公司发展进入了以“三集五大”为特征的新时期,提升电网运营水平和管理层次对员工队伍的业务、技术、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夯实加快推进“两个转变”的人才基础,促进各项工作晋位提升、创新突破,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突出培训的支撑作用,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科技攻关、典型经验、竞赛比武、普调考、专利申报和注册执业资格取证”七项业务大比拼活动。同时,创新培
期刊
“纳天下才、育神华人”——神华集团企业文化之核心人才理念。神华国华电力沿承这一人才观,将“以人为本、安全发展”视为工作之本,历来非常重视各类人才在企业中的发展。2010年成立人才开发培训中心,致力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开发培训提升业务服务、技术支持和管理咨询。该中心成立3年以来组织开展5类职工培训(安全、技术、技能、入职、管理5类),2010年培训30574人次;2011年培训95806人次
期刊
自2010年教育部批准开设新兴战略性产业相关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以来,全国已经有34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为推进该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各高校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2013年5月19日,“首届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本部召开。本次会议共有来自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河海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工业大
期刊
浙江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在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多年办学及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于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专业建设过程中,能源工程学系始终坚持科研优势与本科教育有机互动的建设理念,将专业建设规划融入学科发展,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专业优势,在师资力量、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与探索,使之成为我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高素质、复合型高
期刊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一只老鼠不小心撞醒了正在睡觉的狮子,狮子很不高兴,要把它吃掉。老鼠苦苦哀求狮子饶他一命,并说以后一定会报恩。狮子听了很不屑地说:“你这个小不点儿能做什么,吃你还不够填我牙缝呐,你走吧!”  不久后的某一天,狮子被猎人的捕兽网牢牢网住,怎么也挣脱不开。此时,听到狮子的哀鸣,老鼠跑过来把网绳咬断,帮助狮子恢复了自由。老鼠对狮子说:“你以前瞧不起我,认为我做不成什么事,现在你知道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