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者要善于“画圈”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5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讲个故事:有一个技术高超的修理师,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不过收费也比较高。有一次,他去一家工厂修理机器。问了情况之后,他在机器旁这看看、那听听,然后在一个地方画了一个圈,并告诉厂长问题就出在这里。厂长修理了画圈的地方之后,一试机器果然没问题了。作为报酬,厂长给了修理师1000美元。有人感到不服气,认为他仅画个圈就赚了1000美元,太不公平了吧。修理师说:“画一个圈其实只需要1美元,而找到需要画圈的地方则需要999美元。”我们的评课者也应该做善于“画圈”的大师。
  教学的本质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以及经过学习活动后得到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评课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关键点。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从评价授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如何转向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如何。对于一堂课,如果教师总是想尽办法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课堂中表现出积极参与探究、主动质疑问难的情形,而且通过学习,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包括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这样的课就是一堂很好的课。如果无法达到上述目的,就说明教学某个环节或整个教学过程存在问题。这样,评课者就能像那位修理师傅一样,找到需要画圈的地方。
  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改变传统的以“评教”为重点的现象,把评价的重点转到“评学”上面来,以此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这样评课者就找到了另一个需要画圈的地方。如,把评课的关注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上来,转到针对学生差异进行因人施教上来;把过多的统一讲授,转变为以指导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和统一答疑、点拨为主要活动方式上来;把课堂转变到以适当的统一讲解与有指导的自学或自由选择条件下的探究、研讨、查询相结合的形式上来。这就是那些需要画圈的地方,或者说是可圈可点的地方。(作者单位:湖北省罗田县骆驼坳中学 )
其他文献
水稻Ⅱ-32A是中籼超高产杂交稻选育的骨干亲本,为使该不育系能在江西双季稻区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选用Ⅱ-32B的干种子,搭载“实践八号”种子诱变专用卫星进行太空诱变育种。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与此同时也要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等四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小学作文为例,如何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的框架,使得现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如今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生命既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又是科学基础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所以,在我
瑞昌市实验小学始建于1903年,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一个世纪以来,历经兴衰更迭,而今坐落在有着“殷商铜都”之称的瑞昌市西城区。近年来,学校致 Ruichang Experim
【编者按】浙江省杭州市育才中学在短短10年的时间里,以自己崭新的育人风貌和显著业绩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赫然跻身于老百姓信得过的学校之列。育才中学通过为家长需要提供最好的服务,给教师的内心注入一种信仰,让每个孩子都充满梦想。    2010年8月3日,烈日下的杭州市民都在议论一个滚烫的消息:杭州挤掉传统的四大“火炉”,荣升全国第二大“热城”……酷暑中,杭州的气象专家、记者还有市民纷纷通过不同的角度,兴
在“取法乎上”中提升教师品位rn陶继新:凌校长好!您看我们是不是从你们的“学校行为文化建设”谈起?rn凌宗伟:好的!校长在“学校行为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但
在所参与的评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几乎都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症状”。一是虚情假意。不少的评课者碍于情面,在发表看法时谈优点多,谈不足之处犹如蜻蜓点水。更有甚者,一些听课者当面不说,背后却乱说,传到执教者的耳朵里引起了不满,从而产生矛盾。作为执教者,他应该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优点,日后可以继续保持、发扬,不足,则可以有则改之;作为评课者,既是来学习的,也是来帮助执教者进步的,因此,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他们作出
【编者按】  评课,作为教研活动的常规工作而受到学校的重视。但现实中,评课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我们看到的评课,更多的是借“学术的严肃性与纯粹性”之名来行生硬乏味的格式化的分析与发言:谈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态、板书……这种“评”,多数时候是程式化的陈腔滥调,很少有让人怦然心动的感悟,也从未有让人恍然大悟的洞明,更没有让人回味不尽、受益匪浅的启示。评课,陷入于形式主义的怪圈。本期我们重提这一话题,以
在听课时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授课教师在上面讲,听课的教师从学生手里“夺过”课本,匆匆看几遍(这就算了解了课文内容),然后貌合神离地继续听着。评课时,或拿本参考书照本宣科地读几句话,风牛马不相及,全然不管授课者的设计理念;或装出谦虚的样子说几句恭维的话;或摆出一副姿态很高的样子说几句重点突出、目标明确之类的套话;或干脆说一句“我的意见和他们刚才说的差不多”。这种评课活动毫无实效,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
【编者按】2009年教师节,温总理到北京35中调研时提出,培养优秀人才要在教学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大胆探索,为了总理嘱托,北京35中加快教育创新步伐—— 改革从课堂教学突破 。    从教知识到强能力  学会思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2010年教师节前夕,北京35中召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研讨会。会上推出了4节常态课,分别从高效阅读、关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