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法探究

来源 :科教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主宰课堂,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太少,很不利于学生个体的主动探索,也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导学法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学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82-01
  
  在高二的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学法,能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规律。古人曾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教人以渔”,也说过“授人一鱼,可供给一饭之需;教人一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内涵——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很好的体现出问题导学法的原理。教师教学的目的首先不是老师讲解书,而是引导学生看懂书理解书,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解惑能力——亦即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求学素质,获得自学能力、探索能力、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加强对问题导学法的初步认识
  
  1、普通高中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知识面也大小不一,就是对同一数学内容在理解上也会有不同侧面、不同深度上的差异。数学学科的特征是抽象的,是以先前思维活动的形式或结果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新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旧知识结构的巩固和完善。多年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禁锢着许多教师,使他们热衷于讲、满足于灌,不厌其详、滔滔不绝,生怕学生听不懂,唯恐自己讲不细,囿于一种僵化的模式,其结果对于学生来说,是无法消化吸收。数学教师的责任其实不仅是让学生知道所学内容,而且要听懂,理解数学教学的内容,领悟数学学科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掌握其基本技能。这需要数学教师充分利用发挥导学式教学方法的功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使用问题导学法是提高学生成绩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改变以传授为目的旧教育思想,完全地摒弃满堂灌输的“授鱼式”教学方法或“填鸭式”教学模式,使教学工作真正转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轨道上来,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有真才实学的能人、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案例:杨辉三角的教学中杨辉三角是我国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成就,它比欧洲人称为帕斯卡三角要早四百多年,当幂指数较小时,应用杨辉三角非常简便,但当n较大时,它就表现一定的局限性,如n=10时,要依赖(a+b)n展开式的各项系数,而且(a+b)n展开式的系数,也不好用类似的数字表达,要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从(a+b)n展开式的系数得到什么启示吗?
  通过实施该教法之后,也都能参与到小整体中学些知识,不再干坐了;原来学习好的同学,在课堂上能多学不少新知识,提高了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能同其他同学互相研讨问题,出新招、想新办法,创新能力得到发挥;在师生互动方面,也有了很大改观,学生能随时与教师交流,情感相融;更主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以前浓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体性体现明显,很具现代特色。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有不少缺点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但我相信,在市教委、进修校和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小整体—自选式”导学法会越来越完善。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成功。
  2、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使用导学式教学方法是实践新的教育理论的要求。认识不是对于客观实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而是主体以自己已有知识经验为依托,对新的刺激或知识同化或顺应,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新建认知结构,即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十分重视已有知识经验,心理结构的作用,十分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所以,数学教师必须彻底更新“以教师为中心”的旧观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学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发挥导学式教学方法的作用,上好每一节课。因此,研究班级授课下的因材施教方法很重要。
  
  二、针对学生的特点,对问题导学法的实践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导学式教学方法主要对学生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用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方式,产生学习需要。根据教学规律,导学式教学方法体现在以下三个阶段。
  1、创设情境
  任何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课堂教学环节。转入新课之前都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感性认识,产生认识性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产生学习需要的前提,也是“渔”之方法的起点。否则,上课时就会感到无趣,感到吃力,这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自学能力的重要阶段。在预习阶段,教师应极力培养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提高其自学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预习兴趣的方式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多变。
  2、课堂中思索、研讨具体做法可分为三大步骤:首先,启发学生分析问题,了解问题的实质,再联系有关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最后,求解结果。例如,对于椭圆问题时,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间的互相讨论,深刻理解问题的本质,联系椭圆的标准公式和函数知识,根据椭圆的性质去求解。当然对于基础知识点不必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是在交流时得到回忆。而对于有点难度或牵扯到的知识面较广的题目,则可引导学生分析,适当提醒点化,甚至需要补充所需知识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粗到精的原则选择课堂训练题目,启发学生自觉理解、自行释疑,以便使学生沿着正确积极的思维轨道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在课题讲完后,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对所讲数学知识点进行小结,指导学生做好小结笔记。不足之处再做补充,以便复习记忆。
  3、拓展互动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启发引导,完成了精讲、设疑、释疑、讨论、答辩等一系列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进入尾声,课堂教学阶段基本完成任务。此时,教师可将课后练习题交给学生去解决,去体会“渔鱼”之乐。最后,少而精地选择作业题。让学生巩固提高。
  总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比教更为重要。这是因为学是内因,教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运用上述“导学式”教学方法的宗旨,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培养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治中的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术、ELISA法测定45例ITP患者及20例体检正常人的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79-01    教学中。独具匠心的疑问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生物教学也是如此。积极的思维往往从疑问开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的体现,需要老师更深的挖掘教材,联系实际,精心“设疑”。让学生在疑问中找到答案、学到知识。    一、问答中设疑以激励学生积极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80-01    高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教学是“
摘要:分层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整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分层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81-01    在新课改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在新课标下实施因材施即分层教育,利用分层教学法逐步树立学困生学习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 探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一期梅毒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半巢式PCR检测一期梅毒溃疡组织液和血清中TP-DNA,与TPP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0例临床诊断为一期
目的 了解岳池县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岳池县1989、2003、2010年三次寄生虫病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当地人体重要
摘 要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调查发现,临夏州农村回族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良好。并对其结果成因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一定针对性的建议,为更好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农村初中生 文化    一、引言   对于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以往的研究较多,“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少数认为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摘 要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可以围绕快樂情感、快乐导入、快乐教学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努力寻找英语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好英语。  关键词 快乐情感 快乐导入 快乐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课程,跨进了小学的课堂。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努力寻找英语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好英语。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