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六个为什么?”的时代价值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x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践表明,形势越是复杂,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在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六个为什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六个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理论形态、政党制度、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经济制度等角度完整阐述,对于指导当前和以后改革开放事业的继续发展有着强烈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六个为什么?”是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坚持和发展。
  在改革开放伊始,当经济体制改革捷报频传之际,围绕着解放思想,中国面临着“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事业面临着方向性的困难,小平同志敏锐的意识到这一点,并明确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并且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一原则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健康发展廓清了迷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容动摇,人民民主专政不容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绝不放弃,这一系列的原则保证了改革开放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党中央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六个为什么?”以问题讨论的形式再次明确坚持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决心,同时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原则要求。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深入回答了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六个为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立足现实、实事求是的创新、发展和完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越来越认同、越来越拥护。 同时,人们也看到,思想理论领域围绕着价值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等问题的争论也十分激烈。“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逐渐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改革开放30年后,我们所面临的社会实际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许多新事物、新情况、新变化客观的存在,已经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质疑,如何回答这些疑问关系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未来发展,既要坚持原则不动摇,又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进行理论创新、发展和完善,“六个为什么?”所列的问题,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等各个领域, 鲜明地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靠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发展手段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既讲清楚了我们“必须坚持什么”、为什么“必须坚持”,也讲清楚了“不能搞什么”,对于广大干部群众明辨理论是非,澄清模糊认识,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有很大帮助。
  再次,“六个为什么?”是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进一步诠释。
  “六个为什么?”是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的产物,在改革开放之前的高度的政治经济体制下是不存在这样的疑问,即使存在也决不允许有这样的讨论,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持续发展和不断的解放思想,才使得人们通过这样的思想大讨论来认可、赞同和坚持未来的发展道路与方向。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其历史背景有两个方面:从中国国情看,“文革”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必须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从外部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拉大,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必须通过改革开放来追赶时代前进潮流。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汲取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后作出的战略选择。“文革”十年浩劫之后,我们党和国家处于十字路口,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一个选择是固守旧的体制机制,按照“左”的路线走下去,其结果就是社会主义难以获得生机与活力,广大人民群众难以摆脱物质文化生活的匮乏,国家难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另一个选择是全盘西化,按照“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路走下去,全盘照搬照抄西方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其结果就是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得逞,国家和人民重新沦落到旧中国式半殖民地的苦难深渊。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全盘西化是一条死路,而不搞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也是一条死路;只有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走出“左”的误区,排除“自由化”的干扰,突破旧的体制和观念的束缚,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六个为什么?”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现了时代价值,也必将有助于我们的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其他文献
语文课上到初三,功利主义和实用性便占了上风,语文课堂不再“风花雪月”,取而代之的是老南瓜、小米饭,此时的语文又纯粹还原为“工具性”,此时的学生也完全被僵化、简单化、机械化,反复讲、反复背、反复默、反复练成了初三语文老师向学生索要成绩的“祖传秘方”,这往往会产生老师学生弄得筋疲力尽,学生成绩却不见提高的尴尬局面。因此,我认为,初三阶段无论是常规教学还是总复习,语文课堂教学依然要尊重语文“工具性”和“
期刊
一、学习倦怠内涵与表现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状态。高中生学习倦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情绪低落,负性情绪为主  学业倦怠的学生多伴有苦闷、寂寞,忧郁,失意,不安、愤懑、痛苦,嫉妒等情绪。负性情绪,也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少量适度的负性情绪,对人是有利的。比如,适当的苦闷和寂
期刊
摘要近几年通过对艺体类专业学生的组织教学和对学生学习现状的掌握,在组织高考地理复习时具体采取了以下复习法:以课本为主线,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知识是能力的载体,高考强调考查素质和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忽视基础知识的重要作用,能力离不开基础知识,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就很难形成。艺体类专业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平时又过多地把时间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忽视文化课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第一轮复习时进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语言交际的学习活动,是有效地学习方式之一。本文阐述了教师在中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组织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 英语教学;合作学习     对许多中职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是一件很难的事。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入学层次较低,英语课时偏少,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热情不高。要想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情绪,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提
期刊
摘要声情并茂的表演,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才是艺术表演追求的最高目的。此文着重谈一谈歌唱的舞台形体问题。具备神形兼备的表演,才能给观众带来美好的第一印象,使歌唱有一个好的开端。   关键词声乐演员 舞台 形体表演 声情并茂 神形兼备      声乐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歌唱,同时又要进行“神形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如果一个歌唱者站在舞台上从头到尾一动不动地只唱不做
期刊
作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教师,我认为要将“减负”真正落实到实处,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为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兴趣作为学生入门的向导,指导学生自己“找路走”,使每一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形成了“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宽松氛围。    一、设计新奇的“序幕”,激发学习兴趣    一堂好课,离不开一个好的开端,如果
期刊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教育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当今形势下,班主任不仅要关注班级的管理、学生的成绩和思想表现,更要关心学生的情绪、情感和心理健康。 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阶段的学生(这里也包括技工学校的学生)不仅处在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心理上的健康发展对他们的认知能力、社会适应、道德养成、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调节和保证作用。而情绪则是
期刊
连续参加了这两年的课改培训,收获颇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这对教师
期刊
“声乐的艺术性在于如何接近一个音,如何起音,如何形成连贯,如何创造一个情绪,如何呼吸以便仅仅是一个开始和结束的感觉。”一场成功的独唱音乐会,能让我们感受到演唱者美丽的音质,优雅动人的歌曲处理,大方得体的台风以及歌声、琴声像在对话的完美伴奏。歌声是为了乐人心情,给人启迪的,因此它的艺术要求就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如演唱者自身的音乐素质,对曲目的研究,个人的台风,以及完美的伴奏。声乐教师传授给演唱者正确的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而化学实验不但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它教学内容与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因而农村中学实施新课程必须进行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