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有必要做吗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feng27424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家长看到新生儿的检查单,会出现一些疑问,怎么还会有超声心动图检查项目呢?不是在产前都已经做过吗?检查出来之后也没发现异常。那么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有必要做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超声多普勒技术的不断更新,产前诊断更加有效率、更加准确,超声心动图检查逐渐成为妊娠期胎儿畸形诊断、筛查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因此,在妊娠期对胎儿进行超声多普勒检查,可以尽早对胎儿畸形情况进行了解,一旦发现胎儿重要脏器官存在畸形情况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干预治疗,这是优生优育法则中重要的内容,可以提高人口素质。由于超声多普勒技术存在简单、快捷、准确又不会给孕妇带来痛苦等优点,目前在临床生产中,超声多普勒技术已经成为胎儿诊断是否存在畸形的首选途径。
  产前进行超声检查需要患者采取仰卧位。第一步是对胎儿全身发育情况和生长状态进行检查,第二步是诊断胎盘的方位、厚度、胎盘级别、羊水指数等等。第三步是诊断胎头的双顶径和胫骨长度。如果诊断出胎儿存在异常情况,需要对异常脏器官进一步做系统性诊断,明确胎儿是否存在畸形情况。在检查胎儿心脏情况时,超声探头应该和心脏方向呈平行位,先进行纵向扫描,然后再进行切面90度旋转检测。

产前超声检查的局限性需要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来弥补


  部分结构性心脏病,在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时是难以发现异常的,也有部分心脏病在胎儿时期表现得不明显,很难通过胎儿心脏检查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使得胎儿心脏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产前检查时,检查重心主要侧重于单心室是否存在缺损,左心室是否发育正常,是否存在大血管异常等,而在胎儿卵圆孔开放情况方面是不会进行检查的。新生儿检查的重点是弥补产前检查的局限性,也就是说新生儿检查主要是发现产前检查难以诊断的疾病,例如室间隔缺损、主动脉弓缩窄、心肌疾病等。
  新生儿和胎儿在血液循环等方面是有一定区别的,这一区别将会影响超声检查,也就是说,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的结果与新生儿的超声检查结果是有所不同的,这将会影响疾病的诊断。
  对于胎儿来说,其循环管道主要有三条,即卵圆孔、动脉导管、静脉导管。胎儿出生前与出生后所处的环境变化极大,出生前在母体内,由胎盘等为其提供营养,出生后,其营养供给将会转为由食道进入,其肺脏充气也会闭掉,进而产生一个新的心内血流动力循环,更好地适应独立肌体。然而有部分婴儿动脉导管不能及时关闭,其卵圆孔也可能持续存在,这将会诱发先天性心脏病。正常情况下,婴儿1周岁后,其卵圆孔、动脉导管均会处于关闭状态,部分婴儿会在3周岁时才能完全关闭。

  也就是说,在对胎儿进行检查时,各个方面都可能表现得正常,不会出现任何异状,但分娩后,新生儿的卵圆孔、动脉导管没有及时关闭,它们持续存在,进而会诱发先天性心脏病,也就是说,对新生儿進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是能够对这些异常现象进行观察的,能够及早发现疾病。

新生儿出现这些情况需要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观察到新生儿嘴唇发紫,存在发绀情况,其心脏存在杂音,又或者新生儿呼吸不顺畅、脉搏不正常等,这极有可能表明新生儿的心脏存在疾病,如心肌病、心内膜炎等等,需要对其进行检查,了解新生儿具体情况。
  家长们要注意,在宝宝出生以后要小心护理,观察宝宝饮食、大便以及体温等是否正常。要给宝宝创造温馨、和谐、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保证睡眠质量和充足的睡眠时间。
  如果宝宝需要做心脏彩超,家长们也不用担心,这项检查并不会对婴儿的身体产生伤害。婴儿心脏彩超通常采用服用镇静药物的方式进行,通过服用镇静药物,可以在孩子睡眠的状态下完成心脏彩超检查,检查过程会更加细致,检查结果会更加精确,有利于医生筛查病症。
  (作者单位: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本研究以2012 年全国啦啦操联赛(长沙站)比赛视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图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舞蹈啦啦操创编中融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现状。研究表明:舞蹈啦啦操的创编中融合中国民族民间舞主要是从空间与时间层面、音乐、连接等方面进行衔接组合;融合的组合形式主要有音乐结合舞蹈动作的形式、服装结合舞蹈动作的形式、服装与道具结合舞蹈动作的形式、主题构思与服饰结合舞蹈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方法、策略、途径引导幼儿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产生兴趣,构建初步的数概念。让幼儿构建初步的数概念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领域的基本目标。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如何在幼儿园科学区域投放恰当的材料,让小班幼儿在合理利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构建起初步的数概念,促进小班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是笔者近年来着力探究的一大实践性课题。科学区材料
幼儿教育属于启蒙教育,幼儿教育水平对幼儿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传统幼儿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需要优化调整幼儿教育方案,提升幼儿教育的有效性。游戏化教学是优化幼儿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丰富幼儿教育手段。課程游戏化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实现幼儿教育的改革创新。目前,部分幼儿园缺乏开发课程的能力,导致游戏化课程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戏化课程实施的效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的美术素养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不通过创意美术活动的具体实践,无法真正地发挥幼儿的审美想象力,无法帮助幼儿获得创意美术的相关经验,难以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只有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的创意美术实践,才能让幼儿充分发挥创意美术的想象力,学习表现创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女生开设软式排球选项课及教学实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软式排球运动具有球体软、难度小、少伤害、趣味性强、健身价值高等特点,东北地区的高校面临早冬晚春的特殊气候,更适合开展此项目,符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实施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改方向,将该项目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女生选项课内容之一,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通过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幼儿需要培养的“感恩”意识正是良好情感的一部分,从家庭教育现状来看,不少独生子女获得了父母与家人的宠爱,形成了重智轻德的教育。结果就是这类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习惯性地以自我为中心,在与他人社交的过程中会出现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攻击性行为较多等问题,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与成长是十分不利的。本文基于上述现状对幼儿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内环境缺乏稳定性,对于药物的吸收、运转以及分解的功能降低,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积累,易产生毒性。为保证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医院需要开展老年人用药临床护理工作,以进一步增强药物效果,提高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影响老年人安全用药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由于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组织器官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衰退,自身免疫力降低,从而导致药物效果减弱。同时,老年人肠胃蠕动功能降低,也会影响药物
家庭和学校是幼儿教育的两大阵地。对于幼儿来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者都不可或缺,没有孰轻孰重之分。而要想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就必须做好家园共育,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一起为幼儿的成长撑起一片天。对幼儿园来说,创新家园合作的方式,有助于构建多元有效的教学模式。一、家园合作的重点内容  家园共育合作有助于全面提升幼儿成长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性格。  (一)
利用主题性教育活动丰富幼儿利他行为的感知体验  主题性教育活动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载体,幼儿在主题性活动中兴趣更高涨。主题性活动应贴近幼儿的生活,以幼儿感兴趣的相关内容为主题,应彰显系统性、灵活性。比如以“爱父母”为主题的活动,教师可以让幼儿谈谈如何爱父母,可以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让幼儿去演演“全家福”,让幼儿去唱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的歌曲,让幼儿去画一画“我的爸爸妈妈”
痔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又名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有“十人九痔”之说。  痔疮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便血,便血的性质可为无痛、间歇性、便后鲜血,便时滴血或手纸上带血,便秘、饮酒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后加重。二是单纯性内痔,无疼痛仅有坠胀感,可出血,发展至脱垂,合并血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