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的临床护理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aq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内环境缺乏稳定性,对于药物的吸收、运转以及分解的功能降低,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积累,易产生毒性。为保证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医院需要开展老年人用药临床护理工作,以进一步增强药物效果,提高老年人的用药安全。

影响老年人安全用药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由于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组织器官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衰退,自身免疫力降低,从而导致药物效果减弱。同时,老年人肠胃蠕动功能降低,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而药物代谢在人体内受到阻碍,会使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从而导致毒副作用增强。比如临床上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药物由于肾排泄的速度逐渐减慢,会长时间停留在人体内导致中毒。
  (二)心理状态
  老年人的脑功能降低,记忆力减退。患有老年痴呆的病人往往出现忘服药的情况。部分老年人由于视力影响,看不清药品标签,或对药品说明存在错误理解。老年人治病心切的心理也会使其在服药时增大服用药量,从而导致用药错误。还有部分体质较差的老年人,不能辩证对待补虚益气药物,盲目相信民间偏方,从而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三)疾病的影响
  老年人体质较差,往往存在多种疾病,但多种药物一起服用,会出现更多的不良反应。而老年人存在错误认知,导致多重用药情况普遍存在。
  (四)药物依从性
  老年患者的固有思维会导致药物依从性降低,无法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用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部分老年人会根据自身的感觉停止用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治疗效果。

老年人用药的临床护理


  (一)合理选择药物
  为保证老年人用药安全,在选择药物时,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病史、用药史以及实际病情做出判断,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效果。若患者年龄较大、体重较轻以及抵抗力较差,在确定药量时,可按照成人剂量的1/10使用。医护人员通过详细观察,并结合患者用药之后的情况,及时调整药量。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医护人员也要及时与患者沟通,询问其是否出现不良反应。若患者存在不舒适的情况,应及时与医生联系,重新选择药物,以保证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避免药物服用意外事故。
  (二)个体化给药
  由于老年人个体衰弱受损程度不同,在采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医生要遵循个体化原则,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也要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采用适合的用药方式,比如静脉注射、口服。医生结合患者的病情,确定用药疗程,才能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三)用药后监测
  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常规情况进行检查,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多种药物在服用期间对患者造成危害。医护人员要加强给药之前的监管,让患者意识到监测药物的重要性,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医护人员要时刻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合患者的情况进行評估,实现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四)提高药物依从性

  通过加强药物知识教育,鼓励患者认识药物服用的重要性。对于依从性较差的患者,医护人员应与其进行积极沟通,并详细介绍服用药物的效果、作用以及服用的剂量,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使患者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保证用药的安全。临床医学上,患者如果服用精神类药物,需要预防跌倒。医护人员要时刻注意患者的用药情况,并与患者展开积极沟通,告知其服用药物之后可能产生的反应,避免患者因不良反应的出现而产生紧张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功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反应能力也随之减弱。在服用药物时,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开展老年人用药临床护理,合理选择老年人治疗药物,采用个体化给药方式,可以很好地保证药物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加强用药后的监测,保证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医院要通过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锦欣精神病医院)
其他文献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提出要关注幼儿游戏和生活的价值,从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中感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发现有价值的资源和线索,设计、生成不同类型的教育游戏。由此,我园积极开展建构游戏。建构游戏,即结构游戏,是指幼儿利用各种建筑和结构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性地进行各种建筑和构造游戏,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建构游戏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可创造性,能让幼儿通过动手动脑,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腹股沟疝是一种多发性和常发性疾病。一旦发生且被忽视,可能会导致肠管坏死急性腹膜炎,甚至中毒休克等危险。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腹股沟疝疾病在初发阶段没有明显特征,人们决不能忽视,以免造成更大的危险。下面将为大家讲述腹股沟疝气发生后该怎么处理。何为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区有突出的肿块,但一般都会被忽视掉,因为它除了偶尔发生肿胀或者消化不良症状外,无其他明显症状。可一旦未发现
骨折是指骨质结构的完整性被破坏,常见于小孩和老人。骨折患者多是某一处的骨折,多处骨折的情况相对较少。只要及时、正确地处理骨折,多数患者可以恢复健康,但部分损伤严重的患者可能在治愈后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导致骨折的原因  1.积累性劳损。积累性劳损会导致疲劳性骨折,是指骨骼系统受到长期的运动损伤或发生骨质炎症所致的骨折。这类骨折集中表现在肋骨、胫骨、腓骨等部位。患者通常无外伤病史,早期X线检查无明显
21世纪以来,创意戏剧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幼儿园本土化教学中,创意戏剧与知识资源的全面整合对于提高幼儿学习成效、幼儿教师本土化教学效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还可以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知识的兴趣,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许多幼儿教师都在尝试将创意戏剧融入课堂本土化教学,获得了不少本土化教学经验,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了幼儿教师对创意戏
摘 要:本研究以2012 年全国啦啦操联赛(长沙站)比赛视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图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舞蹈啦啦操创编中融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现状。研究表明:舞蹈啦啦操的创编中融合中国民族民间舞主要是从空间与时间层面、音乐、连接等方面进行衔接组合;融合的组合形式主要有音乐结合舞蹈动作的形式、服装结合舞蹈动作的形式、服装与道具结合舞蹈动作的形式、主题构思与服饰结合舞蹈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方法、策略、途径引导幼儿对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产生兴趣,构建初步的数概念。让幼儿构建初步的数概念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领域的基本目标。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如何在幼儿园科学区域投放恰当的材料,让小班幼儿在合理利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构建起初步的数概念,促进小班幼儿数概念的发展是笔者近年来着力探究的一大实践性课题。科学区材料
幼儿教育属于启蒙教育,幼儿教育水平对幼儿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传统幼儿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需要优化调整幼儿教育方案,提升幼儿教育的有效性。游戏化教学是优化幼儿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丰富幼儿教育手段。課程游戏化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实现幼儿教育的改革创新。目前,部分幼儿园缺乏开发课程的能力,导致游戏化课程缺乏科学性、合理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戏化课程实施的效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的美术素养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不通过创意美术活动的具体实践,无法真正地发挥幼儿的审美想象力,无法帮助幼儿获得创意美术的相关经验,难以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只有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的创意美术实践,才能让幼儿充分发挥创意美术的想象力,学习表现创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女生开设软式排球选项课及教学实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软式排球运动具有球体软、难度小、少伤害、趣味性强、健身价值高等特点,东北地区的高校面临早冬晚春的特殊气候,更适合开展此项目,符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实施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改方向,将该项目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女生选项课内容之一,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欢迎。通过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幼儿需要培养的“感恩”意识正是良好情感的一部分,从家庭教育现状来看,不少独生子女获得了父母与家人的宠爱,形成了重智轻德的教育。结果就是这类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习惯性地以自我为中心,在与他人社交的过程中会出现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攻击性行为较多等问题,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与成长是十分不利的。本文基于上述现状对幼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