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对产业的贡献度分析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dongjia1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模式的意义,以《印象·刘三姐》为例分析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模式对产业的贡献度,提出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产教融合联动工作机制;学校先行,进一步贯彻产教融合理念;改进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助推产业发展等对策,提升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的产业贡献度。
  【关键词】校企一体 以教促产 办学模式 产业 贡献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C-0097-03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强调,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校企一体、以教促产是一种先进的办学理念,它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撑,进而能够降低产业发展成本,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助推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模式的意义
  (一)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模式是实现教育与产业体系协同发展、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理念的有效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逐步推进,教育事业阔步向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一定程度上对接错位,在结构、规模、质量上尚需调试,人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更加显著。校企一體、以教促产办学模式,有利于打破教育与产业之间的界限和壁垒,将原本相对封闭的教育内化到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促进产教供需双向对接,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协调、融合的发展格局,实现教育与产业体系协同发展,真正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二)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模式是经长期实践证明行之有效,获得国家充分肯定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和经验。当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教育部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于2011年提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理念,到2013年统一系统地规范为“产教融合”的提法。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若干年来长期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职业教育国家示范校建设中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模式。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职教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推陈出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获得了不菲的成绩,也取得了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并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采用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模式,对于区域产业发展的贡献起着突出的作用。
  (三)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模式可以为我国各类教育开展产教融合提供可推广的有效参考。国务院于2014年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不仅要在职业教育领域推行产教融合,而且还要推广到其他各类教育领域。2017年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教育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职业教育要“结合区域功能、产业特点探索差别化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基础教育要“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开展生产实践体验”,高等教育要“引导高校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工程技术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产教融合已经逐步扩展到我国整个教育领域,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也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办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职业教育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模式,可以为基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供可推广的有效参考。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模式是产教融合的典型范例,可以为我国开展产教融合提供可推广的有效参考。
  二、《印象·刘三姐》的诞生与发展
  2004年3月,由广西文化厅推动,梅帅元担任总制作人,张艺谋、王潮歌、樊跃担任导演的《印象·刘三姐》节目在桂林市阳朔县正式首映,为国内第一个实景演出品牌,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山水实景演出品牌。《印象·刘三姐》演出场景恢宏,队伍庞大,整个演出分为《序·山水传说》《红色印象·对歌》《绿色印象·家园》《蓝色印象·情歌》《金色印象·渔火》《银色印象·盛典》以及《尾声·天地唱颂》,立足于源远流长的广西刘三姐民歌和世界级旅游名胜的漓江山水景观,把山、水、天、景、服、饰、歌、乐、舞、光、人、鹰、畜、桥、浮岛等各种元素创造性地组合起来。
  《印象·刘三姐》是我国现代实景演出艺术的典范。根据《印象·刘三姐》导演之一张艺谋的描述,“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它是一场秀”,它秀的是桂林山水,秀的是民俗风情,秀出了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将刘三姐的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山水圣地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融入山水,还原于自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及听觉冲击,达到了如诗如梦的效果。《印象·刘三姐》的诞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印象·刘三姐》采用“政府引导、民间投资、市场运作”的产业运作模式,从创意、立项、投资、论证、演出和推广,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发挥了超前促进作用,之后引入民间资本。政府引导与企业独立市场运作,这种产业运作模式的创新在当时产生了乘数效应。目前《印象·刘三姐》对当地经济的贡献按照远近主要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印象·刘三姐》表演对当地的税收贡献;二是为当地农民和产业带来的直接就业机会;三是《印象·刘三姐》演出带来的游客消费。
  三、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模式的贡献度分析   (一)《印象·刘三姐》经营模式的溢出值分析。《印象·刘三姐》采用校企一体、以教促产的办学模式培养人才,这种模式一方面能够保证演出队伍的整体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以较小的成本达到比较优质的演出效果,同时,这种模式有足够强的容错能力。通过校企一体、以教促产,产业能够同时降低人才培养成本与企业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的跨行业美誉度,也为企业将资源投入其他方面进行尝试与拓展提供了准备条件。
  同时,校企联手实施演职人员本土化策略,既节约了演出成本,也促进了旅游演艺更为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共同塑造文化品牌,整合市场运作,《印象·刘三姐》形成产业链并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一个常年演出、稳定产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基地,拉动了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模式的极大贡献与极小贡献。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模式为企业和社会做了很大的贡献。一是减少了企业的人工支出与管理支出,二是服务社会脱贫工作,增加了漓江边上渔民与桂黔边界民族贫困地区家庭的收入,三是整体上拉动了阳朔乃至桂林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从最小贡献来看,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能够为企业降低人工与管理成本,目前《印象·刘三姐》表演中学生/渔民大约为280/320,待遇基本一致,大约18000元一年,如果《印象·刘三姐》中的专业歌舞由专业艺术院校毕业演员负责,参照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学生毕业后待遇,大约需7万一年,相关专业演员人工支出至少需至少增加1176万元,同时由于演出人员待遇不一致将增加管理难度,管理支出需相应增加,《印象·刘三姐》与《印象·丽江》由于演员支出水平能够较好地控制在20000元/人·年以下,有着远超其他三个印象系列演出的净利率,因此,保守估计,校企合作、以教促产的办学模式为《印象·刘三姐》演出节约了至少12个点的净利润,为企业节省了年约2000万元的硬性支出。
  从一般贡献来看,校企一体、以教促产的模式有效地增加了漓江渔民及桂黔边界民族地区的渔民收入。目前演出企业需要支付给漓江渔民及表演学生人均18000元/年的人力支出,直接增加居民收入1100万元/年,同时漓江边的渔民经营依托演出经营相关上下游产业,部分年收入可达30-40万元/年,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毕业学生平均起薪已达7万元/年,达到培养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年毕业学生100人左右,为贫困家庭增收可達700万元,漓江渔民经营收入应不低于学生就业收入,此项合计1400万元。校企一体、以教促产的办学模式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增收2500万元左右。
  从整体上看,《印象·刘三姐》作为一档标志性演出,不但在国内旅游演出节目方面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而且还带动了阳朔乃至桂林的旅游经济发展。《印象·刘三姐》年接待观众人数高达100万人次以上,仅仅演出票房收入近2亿元,无形之中成为当地旅游产业链和经济增长新引擎。由于演出,旅游在阳朔滞留时间增加1-1.5天,带动了“阳朔东街”以及“刘三姐民俗风情”等文化项目,推动了县域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物流行业、宾馆业、餐饮行业以及整个服务行业的发展,按照住宿、交通、餐饮、商贸、门票2∶1∶1∶1∶1的消费支出,为阳朔县带来1∶5以上的经济拉动效益,带来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
  四、提升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模式产业贡献度的措施
  校企一体、以教促产办学模式是当前产教融合教育理念的深度实践,《印象·刘三姐》校企合作模式对提升产业贡献有着十分有益的借鉴意义,我们对此进行了总结与思考,给出了一些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产教融合联动工作机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政府在产教融合中通过统筹规划、科学部署、服务监督、政策保障等系列工作,推动产教融合发展,逐步引导产教融合走向“内部驱动”,形成长效稳定互惠的合作机制。在政府层面,积极引导建立完善的产教融合机制,才能助推产教融合制度的实施。行业企业联合教育相关部门一起开展顶层设计,在实施社会发展各项议题的时候同步考虑推进产教融合的开展方式、运行模式、实现途径等。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校企合作项目,创新了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学校与企业从原来的浅层次合作到成为深度耦合的共同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想要持续高效地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教促产,使其对教育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好政府职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建立产教融合的联动工作机制是必须重视的。
  (二)学校先行,进一步贯彻产教融合理念。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在办学初期,校企双方合作比较浅层次,企业仅仅是其用工单位。随着文化市场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资源共享、过程共管、人才共育、责任共担的校企一体化办学。
  首先,学校要构建出能够衔接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的要求,灵活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同时,立足《印象·刘三姐》校企合作项目,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使得学校与产业链连接,学校与创新链连接,积极发展社会发展必要的、企业急需的紧缺专业,同时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推进专业建设稳步前进。
  其次,建立健全产教融合的教学机制。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心。这就要求学校在推进产教融合方面能够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引导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真正使得企业在产教融合方面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周期的全过程。
  再次,结合教师能力提升开展学校对产业的贡献研究。学校要及时把握企业对人才需求规格的诉求,以学校现有优势专业为基础,校企共建共同打造适应社会需求的产品。同时,也要激励教师积极开展创新性研究,尤其是学校对产业发展的研究,将研究的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源,应用于社会生产,应用于人才培养,切实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
  最后,深化产教融合,以教促产。职业学校具有自己的办学特点,学校在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中,学校要以市场为风向标,找准方向,精准对接企业,以企业的需求而调试学校的专业和人才培养。同时,学校要灵活采取多种形式与企业合作,以便共享企业教育资源,这样学校可以更好地开展实习实训、科研开发等校企合作。
  (三)改进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助推产业发展。目前,职业学校的基本管理体制尚未有很大的变化,依然是政府主导下的“政府—学校”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学校充分发挥其自身办学的能动性,不能够使得学校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调整其人才培养规格,也不能够及时地把社会发展需求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政府应该在必要的时候不干涉,鼓励学校自主办学,刺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政府在其角色不改变的情况下,在学校管理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企业参与学校管理的“校企一体”合作治理模式,其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印象·刘三姐》的校企合作项目,校企深度融合贯穿在招生、培养、就业整个育人全过程,探索了面向市场以职业教育促进地方产业的途径。学校深度融入产业链条中,助推产业发展。同时,职业院校的投入模式也要做出适度的调整,用经济的杠杆来平衡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比如,建议将企业的税费返还给企业,帮助企业设立校企合作基金,为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铺平道路。打造成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新的职教投入模式,能够灵活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构建起以社会与企业需求为主导,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为特色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运行模式。《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合作项目的成功,也为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助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范例。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2017-12-19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05-0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委托重点课题“广西职业院校布局与专业优化研究”(2016AA017)
  【作者简介】李春鹏,广西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胡 明,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副校长,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宏观管理与制度设计。
  (责编 卢 雯)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以教促产、校企一体为例,论述产教融合如何有效衔接职业教育与市场、企业需求,促进“产”与“教”共同发展,并提出保证以教促产、校企一体办学的关键因素是基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利益相关者合力推动,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的办学模式改革,追求品质品牌的校企一体化,双效益突出的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以教促产 校企一体 关键因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提出采用应用研发式项目教学、推行高端导师制、尝试培养不同层次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等举措,从而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 产教协同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4C-0102-03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联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班委会与团支部权责不明确、团学工作缺乏理论教育和指导、学生参与团支部活动热情不高、团支部活动缺乏创意创新、班团资源配备严重不足等现实问题,以提升基层团支部活力工程为出发点,提出健全班团队伍、重视学生政治理论教育、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创新班团活动形式以及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等措施,构建和完善班团一体化运行模式。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班团一体化 团支部 运行模式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为例,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分析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加强对学生就业引导和管理、注重非专业能力建设、加强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引导、大力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就业创业、加强家校合作和校企合作等措施,促进就业困难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帮助就业困难大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难 职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高校课程考试考场编排的设计与实现,针对高校课程排考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及现有的排考资源,围绕考场等相关排考资源在选择上的冲突问题,分析原始手工排考的缺点,提出结合现有的调课系统,借助系统的技术来达到排考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期解决排考资源在时间段选择上的冲突问题。  【关键词】高校课程 考场编排 调课系统 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个人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教师素质及表现、教材和教辅资源、教学组织及效果四个方面调查了解学生对商务礼仪课程教学质量的满意情况,针对商务礼仪课程中师资队伍缺乏相关专业行业背景及知识、教学设施简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商务礼仪课程要转变教学目标,强化就业导向;加强校企合作,注入师资新活力;转变教学方法,增加实践课程比例;改进教辅设备,注重实效和仿真。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和学分转换等方面论述“分层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構建,提出“分层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分享式课堂+慕课+创业实践”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全过程的多元考核评价方法;构建“8+1+1”递进式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学团
期刊
【摘 要】本文选取广西5所民办高校的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发放问卷对大学生创业情况进行抽样调查;通过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找出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主要因素,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 大学生 创业意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C-0013-03  大学生创业意向,是指对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起动力作用的
期刊
【摘 要】本文提出“术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倡理论知识够用,以训练学生技能为主;对团队管理术课程进行了内容改革,运用培训式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训练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使学生具备团队管理能力。  【关键词】术科 课程改革 团队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C-0079-02  一、课程开发背景  “术科”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应用于军事、艺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投资与理财专业证券投资基础课程作为试点课程进行教考分离模式实践探索,通过积极调研,搜集资料信息;完善课程标准和试题大纲;完成试题库建设任务;试行教考分离,总结提高等步骤来实施,保证考试过程的公平和公正,实现考试的反馈激励功能,促进学风好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 教考分离 教育评价 试题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