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中心儿童血友病A抑制物累积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dkaj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北京儿童医院单中心血友病A患儿抑制物累积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有中国特色的儿童血友病A抑制物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顺序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友病专业门诊就诊≤20暴露日(exposure day,ED)的血友病A患儿资料,并自2012年11月起至2015年4月止对上述患儿进行连续性抑制物检测,了解其抑制物累积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共收集到48例患儿,入组时中位月龄为30(14~71)个月、中位ED为7(1~20) d;轻型3例(6.3%),中间型17例(35.4%),重型28例(58.3%)。抑制物累积发生率:经过中位24(15~29)个月、20(5~150)ED的随访和172次抑制物连续检测,抑制物累积发生率为27.1%(13/48例),其中低滴度占30.8%(4/13例),高滴度69.2%(9/13例)。抑制物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首次暴露原因为抢救危及生命出血[OR=6.67,95%CI(1.31~33.94),P<0.05]和20 ED之内[OR=5.19,95%CI(1.02~26.94),P<0.05];而高滴度抑制物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仅为20 ED之内[OR=8.53,95%CI(1.46~50.05),P<0.05]。

结论

该单中心儿童血友病A抑制物累积发生率达27.1%、高滴度占2/3,危重症抢救首次接触因子及20 ED之内是抑制物及高滴度抑制物产生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应用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行血管内降温与传统体表降温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体表降温方法,观察组在体表降温基础上配合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目标体温35 ℃,降温持续时间3~5d,复温采取自然复温法,控制复温0.1~0.5 ℃/h,复温至36.0~37.3 ℃。比较2组患者达到目标体温的时间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理论在降低神经外科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应用FMEA理论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计算优先风险数值(RPN),入选RPN较高的失效模式,并对其影响成因分析,同时制订改进措施,优化置管护理流程,比较改进流程前后RPN值的变化。以实施FMEA的1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FMEA组,实施FMEA前进行常规护理的181例
目的以绩效结构理论为基础构建科室护理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方法通过专家访谈和2轮Delphi专家函询完成指标体系构建;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及可靠性分析。结果构建了包含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护理服务、教学培训、科室贡献、沟通协调6个Ⅰ级指标和22个Ⅱ级指标的护理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确立了科室每月考核分数计算方法和回馈机制;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7.6%和98.8%,权威系数
目的了解儿童专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的认知现状,为优化新生儿疼痛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便利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武汉、深圳、上海、南京、浙江、重庆地区6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的320名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医护人员展开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对象对新生儿疼痛总体认知水平较高,正确率为(80.5 ± 18.1)%,但对新生儿疼痛感觉、疼痛减轻速度和镇痛剂使用方面认知准确率相对较低;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饮食知识对其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饮食管理知识问卷,调查苏州地区的334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饮食知识对其半年再入院率的影响。结果半年内"是""否"发生低血糖、糖尿病饮食知识得分与半年再入院率有关;较之无低血糖人群,有低血糖人群的半年再入院率较高(回归系数=1.276,P<0.01);糖尿病饮食知识得分越高,半年再住院率越高(回归系数=0.04
目的系统检索危重患儿肠内喂养方案相关研究,并提取喂养方案中相关元素。方法以危重患儿、肠内营养支持流程、肠内营养实践等为关键词,检索BIOSIS Previews、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2016年1月31日前相关文献。提取纳入文章基本信息、喂养元素、喂养效果评价指标、喂养方案主导者、喂养方案制定方法等数据。结果纳入3份历史对照研
目的探讨CT显示瘤体内无钙化的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诊治的710例RB患儿中,初次就诊CT提示瘤体内无钙化的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诊断方法:眼球摘除患儿根据病理结果进行确诊;未行眼球摘除的患儿根据临床表现、Retcam机眼底检查结果、眼B超等辅助检查,并结合化疗后复查眼底和影像学检查出现明确肿瘤缩小进行诊
急性白血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儿童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包括原癌基因的转化、抑癌基因畸变、细胞凋亡受抑等。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染色体通过点突变、缺失、重排或基因扩增等方式,导致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结构变异,产生新的融合基因。这些基因中有些是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衰老、死亡的转录因子,当基因发生变异,直接影响了下游信号传递途径,导致细胞增殖增强、凋亡和/或分化障碍等,从而导致白血病的发生。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
目的总结较大样本伴骨转移的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特征,初步分析伴骨转移NB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NB患儿发生骨转移的原因、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及改善患儿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3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初诊并系统治疗的伴骨转移的NB患儿130例为研究对象。入组NB患儿诊断、分期、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标准均根据北京儿童医院-神经母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CD163(soluble CD163,sCD163)和外周血单核细胞膜性CD163(membrane-bound CD163,mCD163)表达对儿童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nfection 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syndrome,IAHS)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至2016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