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建立敌草快急性中毒Wistar大鼠模型,观察敌草快导致大鼠主要靶器官的病理损害。方法将36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6.2、77.0、115.5、231.00、346.5 mg/kg 5个染毒剂量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一次性灌胃染毒。记录大鼠的一般情况,采用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肺、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根据一般情况与病理变化确定最佳染毒剂量。将
【机 构】
:
050000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050000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050000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050000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敌草快急性中毒Wistar大鼠模型,观察敌草快导致大鼠主要靶器官的病理损害。
方法将36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6.2、77.0、115.5、231.00、346.5 mg/kg 5个染毒剂量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一次性灌胃染毒。记录大鼠的一般情况,采用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肺、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根据一般情况与病理变化确定最佳染毒剂量。将36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1、3、7、11、14 d 5个时间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按选定的最佳剂量给予一次性灌胃染毒,分别在染毒后1、3、7、11、14 d处死。记录大鼠的一般情况,通过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采用HE和Masson染色法观察肺、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
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各染毒剂量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体重下降。46.2、77.0、115.50 mg/kg染毒剂量组在染毒第14天全部存活,231.0 mg/kg染毒剂量组中2只大鼠分别于染毒第3、5天死亡,346.5 mg/kg染毒剂量组中3只大鼠分别于染毒第4、5天死亡。依据不同染毒剂量染毒后大鼠14 d的生存率、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确定115.5 mg/kg为最佳染毒剂量。用115.5 mg/kg给予大鼠一次性灌胃染毒,与对照组比较,染毒第1、3天大鼠血清AST、ALT活力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检查显示:115.5 mg/kg染毒剂量组大鼠肺、肝、肾组织均在染毒第1天开始出现病理反应,第3天病理变化最重,之后逐渐减轻;第14天仍可见大鼠肺泡隔轻度增宽,炎性细胞浸润,局部肺泡腔变窄、萎缩,周围肺泡代偿,支气管及肺泡间隔可见胶原纤维增生,局部肾小管上皮细胞体积增大、坏死;肝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空泡样变性,呈点状坏死。
结论一次性灌胃染毒可成功诱导急性敌草快中毒大鼠模型,用115.5 mg/kg染毒剂量造模,可全程观察Wistar大鼠病情变化及主要靶器官的病理损害规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iR-29c对二氧化硅(SiO2)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的调控作用。方法取清洁级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1只,分离培养大鼠的肺成纤维细胞,与肺巨噬细胞(NR8383)共培养构建SiO2诱导的肺纤维化体外细胞模型,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共培养细胞模型中成纤维细胞miR-29c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固体颗粒物的接触现况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了解其职业暴露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于2016年8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内不同区域、不同行政级别、科室设置齐全的3家三级综合医院,对全院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职业性危害因素接触现状及健康影响情况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医务人员固体颗粒物接触情况与职业健康效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固体颗粒
目的分析三甲基氯化锡(TMT)中毒患者2年后所留后遗症的临床表现。方法于2018年9月,对2016年8月赣州市某废料再生产公司的16例TMT中毒患者进行2年后的问卷调查及量表评定,包括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国际协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对6例重度中毒患者进行头颅MRI检查。结果16例TMT中毒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职业应激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8年7至12月,以上海市某区728名交通警察为调查对象,应用《职业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其工作要求-自主(JDC)和付出-回报失衡(ERI)模式职业应激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JDC和ERI模式高职业应激检出率分别为74.6%(543/728)和51.5%(375/728)。该区交通警察的JDC模式高
目的探讨个体化运动方案的综合康复治疗对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运动能力、生存质量以及生化指标的康复治疗效果,为煤工尘肺的康复治疗提出科学有效的方法。方法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集并整理淮北煤矿职业病防治院尘肺科在院治疗的煤工尘肺患者的资料,共选取尘肺患者8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4例(失活6例)。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肺功能指标、BMI指
目的探讨溶酶体在锰致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方法以浓度分别为0、0.062 5、0.125、0.25、0.5、1.0、2.0和4.0 mmol/L MnCl2处理SK-N-SH细胞24 h,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0、0.125、0.25、0.5和1.0 mmol/L MnCl2处理细胞24 h,激光共聚焦
目的为有效降低洁净厂房毒物浓度,保护劳动者健康,实现新型回风装置优化及其自动控制,探讨甲醛初始浓度、风量、温度、相对湿度对新型回风装置净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在60 m3的模拟洁净厂房内,对安装有普通活性炭净化网、活性炭与光触媒净化网组合的新型回风装置15 min净化甲醛效率进行测试。采用溶液吸收-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浓度,在单因素试验确定两种净化网组合方式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探讨风量、甲醛初
目的分析天津市2001至2015年矽肺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矽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1年至2015年天津市各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的矽肺病例资料,按照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4]对行业进行分类,形成分析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2001至2015年矽肺新发病例基于诊断年统计进行描述性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
目的分析宁波市有毒有害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护资料,为制定职业病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5月,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宁波市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宁波市职业健康体检机构报告的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在岗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分析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检出率的变化趋势,比较不同行业性质、经济类型、企业规模及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情况。结果2011至2017年宁
目的探讨矽尘对大鼠肺巨噬细胞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Wistar大鼠40只,平均体重(200±20)g,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0、60、120 d染尘组。30、60和120 d染尘组采用非暴露式一次性染尘,经气管向大鼠肺脏注入1 ml SiO2悬浊液(100 mg/ml),分别于染尘后30、60和120 d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