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之前的体力就是一生的基础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downloadf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数学不好,查查是否缺铁
  妈妈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孩子的学习。妈妈的梦想就是让孩子又聪明,学习又好。但是,知道学习能力和身体状况密切相关的父母却不多。
  西方有句古谚:肠胃支配头脑。从医学角度来说,这是已经被科学研究所证实的了。
  一般人普遍认为抑郁症是心理疾病,但现代医学认为,脑部的化学物质不均衡是其主要原因。甚至血液中的铁质不足,也会影响人的数理化思维能力,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如果孩子惟独数学落后的话,不如先查查他们是否缺铁。
  但遗憾的是,现在大部分的妈妈都只从精神层面分析原因。孩子成绩一不好,就说他们意志力薄弱。
  事实上,当孩子身体健康时才会产生坚韧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学习能力。
  
  看成绩不如看潜力
  大部分的父母,会期待孩子在目前的学习中取得好成绩。但从长远来看,从孩子整个一生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潜力要比成绩更重要。
  潜力是潜在的力量。虽然现在还没有崭露头角,但是总有一天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
  人生的旅途非常漫长。就像烧水,要不停地扇风添柴,水才能从微温到高热再到沸腾。你不能期望孩子从七岁上小学开始就保持沸腾的状态,那样很容易就把水烧干了。
  很多学生平时的成绩很好,但大考时就很糟。相反,也有些学生虽然平时不太拔尖,但到重要的时刻却能发挥潜力,考得优异的成绩。这种完全不同的结果都是因为潜力上的差异。
  潜力的本质就是体力和活力。在这里所提到的体力和活力,跟健康的概念又有些不同。
  体力好、有活力不只是单纯指没有疾病。体力更接近耐力、毅力、敏捷性等运动能力。活力是指自主神经的安定和激素的均衡。
  拥有如此卓越的体力和充沛的活力,孩子一定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发挥出惊人的潜力。
  
  13岁之前的体力就是一生的基础
  如果希望孩子赢得马拉松比赛的胜利,13岁之前必须要照顾好他们的健康。从出生开始到13岁这段时间所培养的体力,就是孩子走过一生的基础。
  这个时期,如果孩子能因为营养和运动而具备活力的话,就算当时成绩平平,但却拥有了日后奋斗的资本。
  孩子不是野草,到了春天就自己长大。必须抛弃孩子的身体到时候就会自然成熟的观念。体力并不会在某一瞬间突然变好,或靠短时间的努力就得到改善。学习能力会因为孩子的自觉需要,或某种动机而急速提升。但是,体力需要父母从小开始培养,并教孩子管理好自己的身体。
  孩子的身体是时时刻刻都会变化的动态的个体。青春期前,打好根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有很多小学功课不错的孩子,到了初中、高中容易感到疲惫,再努力也会掉队,这都是因为基础体力无法支撑学业的负荷。
  所以,在13岁之前,请优先考虑加强孩子的体能。至于要把活力这个宝藏用到哪里,必须要由孩子自己去选择。而这样成长的孩子,才会有所成就。
  
  “朴素的舌头”和“强壮的大腿”
  我们夫妻放弃了对大儿子语言天才的英才教育。因为我们相信跟当下的揠苗助长比起来,给他一个好身体,培养他的基础体力,才是对孩子未来负责的正确选择。
  我们夫妻在养育孩子时,做了两项努力。
  第一,让孩子拥有朴素的舌头。尽最大努力不让他们挑食。
  到底吃什么比较健康,至今众说纷纭。但是,大部分的专家认为,最好的饮食方案就是均衡摄取所有的食物。孩子在小学以前通常就会养成饮食习惯。而这段时间他们还不懂得饮食和营养的关系,所以父母的角色就变得非常重要。
  第二,努力让小孩拥有健康的大腿。我的两个孩子外表看起来都非常瘦弱。但拉起裤子看他们的大腿时,就会发现,他们都有比同龄孩子更强壮的肌肉。
  强壮的大腿就是持久力的象征。强壮的大腿能让孩子克服未来旅途中的困难,迈出坚实的脚步。
  孩子上初中之前,我绝不强逼他们去念书。这样的做法,也许会让很多家长产生孩子能否顺利升学的顾虑。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相信拥有朴素的舌头和强壮的大腿的孩子,比身体虚弱、填鸭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我敢断言,拥有潜力的学生比本钱已枯竭的学生,在实战上有更大的胜算。
  
  妈妈就是孩子的医生
  我小时候身体格外虚弱,即使没病,也时常觉得浑身无力。别人一天吃三餐,我却要吃五餐才能避免晕倒。
  后来,我成为了一名营养师,研究我每天所吃的食物和食物内所含的营养成分后,才总算对我的身体状况有了了解。我并非先天不足,而是因为错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导致的体力差。由于缺乏蛋白质和运动,我身上没有强健的肌肉,更没什么活力。
  因为我有深刻的切身体会,所以无论从医生的立场来看,还是从两个孩子的母亲的角度来看,我都应该把领悟到的孩子身心健康与成长的真实关系告诉每个家长。得让更多的父母意识到,我们可以给成长期的孩子的最大礼物,就是一个可以迎接未来所有挑战的好身体。
  妈妈需要对营养有所了解,不但给孩子好的饮食,还要培养他们自己的健康观和饮食观。妈妈要成为可以综合管理孩子健康的家庭主治医生。
  身体很诚实,你给它多少,它就会回报你多少,只是结果在短期间内看不大出来。
  身为父母,我们能给孩子的,不就是若干年后他们可以在社会上生存的资本吗?也许很多父母只想要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但我要我的孩子在他们80岁的时候依然健康幸福;我要我的孩子在我离开人世很久以后,依然可以爬山游泳,享受生活。我不仅看到孩子纯真的现在,我也要看到他们拼搏的未来,更看到他们即使白发苍苍却依然生气勃勃的暮年。
其他文献
人的一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悲惨和痛苦?在十几年的自助与助人中,他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在孩童成长过程中,没有培养出良好健康的心理。  他,就是李中莹,香港心理学大师。一直用心寻找让人生真正幸福快乐的方法的人。  秋天,李中莹来到济南,作为合作媒体,《最家长》的小编们近水楼台,在他刚刚踏上济南的土地的第一时间,独家专访了李中莹大师,话题是围绕如何做一个好父母展开的。    让孩子听话是最伤孩子的事 
期刊
现代的孩子常见的车,大概只有宽阔的马路上奔驰的汽车了。以前乡村的马车、牛车也正在消失。那么,有时间,不妨带孩子去淄博的中国古车博物馆,看一看古代的车是什么样子的。  车、马是我国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制车是一个集大成的手工业部门。我国古车以其优异的性能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骑乘所用马具中极为重要的构件——马镫,也是我国首先发明的。  临淄曾作为春秋战国时代的齐国首都达八百年,齐国当时是个非常
期刊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性教育方式,不同的国家亦有不同的性教育方式。近年来,国际上较多采用的青春期性教育方式和比较成功的模式主要包括:瑞典、荷兰的早期学校性教育,源于澳大利亚并流行于美英等国的“同伴教育”以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倡导的“ABC性教育活动”:  A:避免婚前性行为;  B:对配偶或一个性伴侣保持忠贞、不搞性乱;  C:正确使用安全套。    英国:5岁开始强制性性教育  英国法律规定,必须对
期刊
《最家长》有多少QQ群?18个,嘿嘿群里的孩他爹、娃他娘都在里面干些啥?烟台的诚诚爸(QQ:270717135)奋笔疾书写下《新三字经》为我们揭露“内幕”:  《最家长》,真是棒,  谈教育,论成长。  孩子事,大家帮。  孩他爸,娃他娘,  风格高,热心肠。  有问题,大家聊,  畅欲言,解心结。  群里人,职业多,  各样事,都能解,  无烦恼,乐事多。  进群里,解忧愁,  聊趣事,说见闻,
期刊
外向的妈内向的儿  “龙生龙,凤生凤”,这是民间常说的一句话,是说父母的特点会遗传给自己的孩子。但在心理访谈主持人阿果这里就不一样了,口齿伶俐的她,却有一个少言寡语的儿子。  可见过阿果儿子侯果子杰的人都说,这是个特别乖、很懂事、很有规则的孩子。虽然只有7岁,可做事很有章法,也从不多说话。有一次来心理访谈录制节目,导演陪侯果子杰在化妆间里待了两小时,本来是想陪他聊天的,结果他一声不吭地写作业,到吃
期刊
铁蛋爸:前段时间铁蛋妈常从网上看到孩子走失的消息,很担心铁蛋的安全。现在整天对铁蛋说出门不能随便和陌生人说话,外面很危险我觉得这样很不好,孩子会对世界有恐惧,但是我也很犹豫要不要把世界描绘得美好一些,担心那样的话孩子真会被人拐走骗走,所以我现在很纠结,到底该怎么办?    孟迁:你的问题其实是如何向孩子介绍这个世界。  我的观点是将你眼中的真实世界如实告诉孩子,不需要刻意美化。如果你向孩子介绍的世
期刊
你留意过孩子的涂鸦吗?  不是那种画在A4纸上的“漂亮的”儿童画,而是那些孩子们用手边任意的工具,画在废纸上、日历上或者记事本上,画在被扔掉的包装纸上,或者碎纸片上的画。不要以为那些画在废纸上的即兴作品,是没有意义的乱涂乱画。你知道吗,那些画往往承载了重要的信息,它们就是孩子们的无声语言!如果你能读懂,也许你就会发现,原来孩子在展现着那么多关于他的信息:他的快乐与悲伤,他的梦境,他的恐惧,他的愿望
期刊
批评孩子有三大原则  该吃饭了,四岁的儿子拿着玩具不肯放,叫了几遍也没反应,青琳决定来点硬的。儿子哭闹着不肯放下玩具,挣扎间竟用玩具把妈妈的头给敲出了个大包。青琳这下可火了,生气地把孩子数落了一顿了事。之后,看着儿子哭得可怜兮兮,她又心软了,开始后怕,自己这样批评孩子,会不会给他留下心理阴影?  青琳的担心立刻赢得一群妈咪好友的共鸣,青琳这才发现,原来,不少做妈妈的都有类似的困扰。  批评的态度:
期刊
如果我有个宝贝女儿,我一定希望她在努力做好所有“正确”的事情之外,还能同时拥有一个缀满玫瑰花瓣的心灵密境,因为从我自己的生命经历中,我知道总有一天她会需要它!    25岁之前不必急切地把自己嫁掉  参加一个电视节目,编导递过来一份资料,上面写着斗大的几个字——给还没嫁出去的女孩儿们支个招吧!  继续往下看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赫然看见:根据网上的调查显示,现今女孩和男孩们认为,女孩可以被称为“剩女
期刊
我们常说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怎么接纳?试试下面的方法。    女儿从辅导班回来,一脸沮丧,她一边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一边念叨:“倒霉日,作业真多。”我微笑着端过一盘切好的西瓜:“不多,抓紧时间写一会就完!”闻听此言,女儿马上反驳:“再抓紧时间,作业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吃完西瓜,女儿不但没写作业,还打开电脑,不紧不慢地偷着菜,我催促:“这玩意多无聊啊!赶紧写作业吧!”没想到人家连瞅都不瞅我:“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