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莹:孩子从不苛求自己的父母完美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lu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一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悲惨和痛苦?在十几年的自助与助人中,他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在孩童成长过程中,没有培养出良好健康的心理。
  他,就是李中莹,香港心理学大师。一直用心寻找让人生真正幸福快乐的方法的人。
  秋天,李中莹来到济南,作为合作媒体,《最家长》的小编们近水楼台,在他刚刚踏上济南的土地的第一时间,独家专访了李中莹大师,话题是围绕如何做一个好父母展开的。
  
  让孩子听话是最伤孩子的事
  来济南的前一天,李中莹的微博上有这样一条消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最年轻iOS开发者、美国男孩Connor Zamary7岁成立了自己的iOS开发公司。除学习之外,他每天还要和父亲一起处理公司业务,如接听会议电话,做PPT,签署文案等。由他开发的Toaster Pop已上线AppStore,售价0.99美元。你鸭梨大么?
  李中莹的回复是:我相信这样的孩子我国也不少,但在成长过程中潜质没被激发而是被扼杀了。那些“赢在起跑线”的早早调教孩子去适应大众的标准,那些说“要乖、要听话”的家长们,是的,是你们!
  说起很多家长都以“听不听话”要衡量一个孩子是不是“好孩子”的标准,李中莹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让他‘听话’是最伤孩子的事。”
  为什么这么说?第一,听话便少用脑。大脑没有参与运动,肯定发展不出更高的智力。“听话”的结果是形成孩子的依赖心理,遇事先问家长怎么做。长大后会是一个软弱无力的人,缺乏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家里依赖家长,到了单位,什么事情都去问领导,估计用不了三次就会被炒掉吧。
  第二,事事让孩子听话,等于告诉他,你不行,你什么都做不了,你要听我的。这样的孩子内心是自卑的,没有力量的,遇到问题他先想到,我不行,这事我肯定做不了;在恋爱结婚时,他也会想,我不配得到这么美好的爱情,我没有能力过幸福快乐的人生。
  李中莹强调:一个家长,惟一要做的事,是要帮孩子培养出照顾自己人生的能力,这才是给孩子的最大的财富。在给孩子建立起基本的规则后,要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碰壁。无论什么事情,家长要先假定孩子可以做到,不要提前给他答案,可以鼓励他和家长一起寻找答案。从家长做,孩子看,到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再到孩子做,家长看,能力就会慢慢地培养出来了。
  
  找对模式,让孩子轻松学习
  如果家长只盯着孩子的成绩,那孩子就算再优秀,内心也是关闭的、委屈的。他会觉得,你不爱我,爱的是成绩,爱的是自己的脸面。这样孩子就会失去学习动力,出现自卑、厌学等问题。
  有一次亲子课上,有一个家长问李中莹,孩子考试成绩名次太低,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李中莹得知孩子在其他方面能力都正常时,给家长开起玩笑:“送他去弱智儿童学校,保证每次都能拿到第一。”
  李中莹说,就算一个孩子智商140,经挑选入读全国最高资格的天才儿童学校,在班里考倒数第二,家长是觉得开心还是不开心呢?
  其实,要想孩子学习好,除了家长的鼓励外,还要找到对他最有效的学习模式。曾经有一个家长带着孩子找到李中莹,说孩子在7岁时曾经摔破过头,被送进医院缝针。结果上学后,一到三年级还好,到了四年级成绩一落千丈,记忆力奇差。家人怀疑是7岁时受伤影响到智力,去医院检查,一切正常。家长经常打骂孩子,说他头脑有问题,孩子出现头痛、口腔溃烂,腰酸背疼等症状。
  李中莹给孩子做了测试发现,他是视觉思维模式。也就是说,他看东西,会以图像和符号的方式呈现在大脑中,记忆时,他首先要在大脑中寻找图画。小学一到三年级课本图画比较多,所以他在学习上相对没有问题。上了四年级,图画少了,上课时往往是老师读一遍,学生读一遍,默写、听写、背书等,都是听觉性学习型的模式,这孩子就没法适应,成绩不好,加上家长用负面的词语责骂他“笨蛋”、“没脑子”等,使孩子认为自己有问题,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和自我怀疑,进而产生了忧郁、身体疼痛等症状。这是当一个人深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都很差的时候,潜意识里产生的“保护作用”,拒绝新的资讯进入记忆库,来证明主人的信念是对的。
  李中莹对孩子说了三句话:1,你的头脑一切正常。2,你的学习能力正常。学习的时候要在脑子里制造图像或符号,会比一般人学得更快。3,你的记忆能力比一般人都好。果然,半年后,孩子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李中莹认为,每个人的学习与记忆,都要用到脑里三个内感官系统:内听觉、内视觉及内感觉。三种感官中,以内视觉学得最快,内感觉学得最深刻,而内听觉是最弱的。但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因为要学习文字,所以只强调运用内听觉,不断地重复阅读、背诵课文。
  要想让孩子轻松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同时运用视、听、感三个内感官,让三部机器一同启动。比如学会单词“APPLE”,单纯地读,往往记不牢。可以先让孩子回想: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再提醒孩子苹果的滋味,然后引导孩子想象在空中用一支粗笔写出“APPLE”这个单词,让孩子从尾到头读出E-L-P-P-A,孩子便能很快地记熟这个单词。
  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是逼着孩子“增加时间”,会造成孩子对学习的厌倦和抗拒。
  
  创伤无处不在,用爱来修复
  在接诊个案时,李中莹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有因母亲焦虑,暴力对待孩子的,有夫妻争吵,把孩子吓得失去安全感的;有父母性情冷漠,孩子孤僻自闭的。李中莹说,这都是父母给孩子造成的心灵创伤。
  一个母亲问李中莹,一年前家庭中发生过一次大的争吵,当时把孩子吓得大哭,后来孩子就变得胆小怕事,她觉得这事情在孩子心理造成了创伤,该怎么消除?
  李中莹问,那你现在能做到不吵架了吗?母亲摇了摇头。李中莹说,这样我帮不到你。第一,母亲的焦虑太严重,家庭争吵还会继续;第二,在家庭中受创伤的孩子用牺牲自己的方式去拯救家庭,只要家长问题还在,孩子就没法改变;第三,母亲的焦虑不是无缘无故的,你必须先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孩子才有力量去改变。
  曾有一个妈妈问:李老师,孩子那么弱小,父母的稍不注意都会形成创伤,我很焦虑,到底该怎么当父母?李中莹答复她:孩子从不苛求有一个完美的父母,他们自身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去适应环境。父母永远不要抱着欠疚的心态对待孩子,你只要想“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但我还会寻找更好的办法”就够了。而且孩子在8岁之前,如果能得到足够的包容、爱和支撑,是可以修复他遇受到的创伤的,所以,孩子的快乐是建立在父母的成长之上的。
  
  此文得到一泓健康心理研究中心帮助,致谢!
  
其他文献
记得小的时候嘴巴寡淡,如果有父母的亲朋好友送来一包橘子粉孝敬爷爷奶奶,我等孙儿辈的一定翻箱倒柜早日找到并歼灭之。   长大后恋爱了大学宿舍里舍友消费的果珍,每次泡开的香味儿我都觉得清香沁入肺腑。等到校友去深圳,我托人带给男友的不是别的,就是一袋儿果珍包起来,那时觉得这个最好喝了,心想:冬天的时候你冷了,冲一包这个满屋子飘着橙子的香味,岂不是落寞一扫而光?  可惜校友没等到托付那一天,自己提前没打
期刊
《宽容》  除了读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图书,家长们还应该读一些历史、哲学、心理学方面的图书,只有它们才能够真正地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和教育孩子的能力。  今天为父母们介绍一本特别的读物《宽容》。  《宽容》的作者是房龙,他是一位历史学家,也是一位人文学者。他的书专门讲述一些真实的历史故事,并且一一评价它们,从而给予人们深刻的领悟。我几乎读过他所有的书,而《宽容》是最富有哲学含义的。  书中那些真实的历
期刊
《最家长》上有篇文章《家有‘淘气包’,妈妈长智慧》,一点都不假!养女儿的过程中我也是长了不少的智慧呢。  那天收拾桌子,找到很多女儿小时候的餐具,有葫芦样的研磨盒、滤汁用的小筛子、舀奶粉的小勺子、学饮杯等。这时,灵感轻轻叩响了我的门:何不变废为宝,用这些旧餐具给女儿做套沙滩玩具呢?说干就干,立刻行动。  在研磨盒两侧钻上四个小孔,穿上铁丝,再把矿泉水瓶盖钻上孔穿到铁丝上当车轮,嘿,一辆别致的运沙车
期刊
这儿扫干净了,你可以躺回来了  女儿很少用哭闹作为手段来达到目的,因为一次也没成功过。上了小班后,看到别人的成功案例,于是活学活用,某日,为了和“我们一起吃白粥”还是“单独给她下面条”,躺到了地上。我们全家该干嘛干嘛,当她空气一个样。这里要感谢我的老妈,她开始扫地,扫到女儿躺的地方时,对她说:“来,来躺过去一点,这儿我要扫地,别挡着,我扫完了你再躺回来。”于是,女儿挪地继续躺着哭,一会又说:“好了
期刊
@最家长韩铭:你“亲亲”时被孩子看见过吗?或者你和另一半是否乐得在孩子面前玩亲亲,秀恩爱呢?小家伙有什么表现呢?    @AlonePsyche:哈哈,俺家不行,一是有点保守,就是偶尔一次,让孩子看见了,立马让小家伙给分开了,孩子明确表示:妈是我的,爸是我的,妈可以亲我,爸可以抱我,但是你们俩之间不能抱不能亲,你瞧瞧  @绿色植物:这种时候太多了!有时是被儿子不小心撞上,我们都希望让儿子知道他生活
期刊
现在是冬天,最冷的2012年来了,如果外面太冷了出不了门,就和孩子一起看一部动画片吧,《玛丽与马克思》。这是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在冬天,我们尤其需要友情的温暖,就像在这个季节里,我们更渴望回家或爱情一样。爱,能让我们在寒冷的季节里相互拥抱取暖。   这部片子是粘土动画,用粘土来制作动画人物模型和道具,用相机拍成一张又一张的照片,用这些照片制作的动画。奥斯卡最佳动画导演艾洛特用5年的时间进行构思和拍
期刊
多动症孩子,上课时自己不能控制地走神,不由自主生气、发火,做作业一边做一边玩,老师天天批评,同学们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在学校没有朋友。家长在家又打又骂,多动症孩子路在何方?  抽动症的孩子频繁地、不由自主地眨眼、清嗓子、吸鼻、咧嘴、扭脖子、上课时发怪声音.同学们纷纷模仿、嘲笑,抽动症的孩子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他们何时在学校露出灿烂的笑容?  自闭症和脑瘫孩子生活不能自理,谁来照顾他们一辈子?  
期刊
回答孩子的性问题时,着重讲的并非性知识,而是要传递给他们一种价值观。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我出血了,好害怕。”“妈妈,怀孕是怎么回事?”当孩子问你这样的问题时,你做好准备了吗?  探索生命是人的本能,性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环,我们都知道,应该科学地对孩子说性,但如何说,对多大的孩子说到哪个程度,你知道吗?  5岁婷妈的疑惑:  女儿3岁的时候,开始问我:“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我
期刊
面对北京小学性教材的风波,我不得不发出自己的声音:教材中的性交细节图会提前唤醒儿童对两性性活动的探索,不适合6-7岁的孩子看,更不适合做教材。  什么是科学的性教育?科学的性教育应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教学内容的科学;二是教学内容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教材中知识内容的确是科学的,但是性交细节的图片和文字不符合6-7岁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他们的性心理还没有发展到探索性活动细节的
期刊
乡村的妇人,酷暑的季节裸露着上身,如非洲人一样健康、坦然,这也是一种教育。    如果问大家性教育该如何进行?正如“一千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家庭也会有一千种性教育方式。这完全在于大人们的“性态度”。  开放如方刚。方刚,性社会学博士,性学界的传奇人物,想知道他是如何对孩子性教育的吗?坐稳了,听好了,千万别被“雷”到:为了给四岁的儿子性启蒙,他专门挑选有裸女洗浴图的瓷砖贴到卫生间,打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