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不该告诉孩子“外面到处是坏蛋”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蛋爸:前段时间铁蛋妈常从网上看到孩子走失的消息,很担心铁蛋的安全。现在整天对铁蛋说出门不能随便和陌生人说话,外面很危险⋯⋯我觉得这样很不好,孩子会对世界有恐惧,但是我也很犹豫要不要把世界描绘得美好一些,担心那样的话孩子真会被人拐走骗走,所以我现在很纠结,到底该怎么办?
  
  孟迁:你的问题其实是如何向孩子介绍这个世界。
  我的观点是将你眼中的真实世界如实告诉孩子,不需要刻意美化。如果你向孩子介绍的世界是被粉饰过的,当他渐渐长大,面对真实的世界时他该怎么办呢?
  父母美化这个世界有很多表现,比如孩子进学校之前,对孩子说“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老师都是为你好”。如果真实情况恰恰是如此的话,那是幸运,但事实并不是完全这样,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值得相信,我们在新闻上有时会看到女孩被老师性伤害的事情,造成这种伤害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父母一直在美化孩子周围的环境,美化会让孩子过分的单纯和天真,容易被利用,如果真的有坏人,最容易被利用的就是他们。
  刻意美化世界的父母,其实对这个世界不是那么信任。很多父母有悲观的世界观,眼中的世界非常糟糕,所以羞于告诉孩子世界什么样,害怕孩子知道了会不快乐。但这其实只是他眼中的世界,是他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其实每个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有很多种。
  我们不能期望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彬彬有礼,心地善良,但是它也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善良。这个世界不只有一种元素,我的观点是,承认这个世界的多元就是一种真实。
  走失这种事只是个别事件,所以不等同于一般情况,比如说游泳池淹死过人,这不等同于游泳一定就会被淹死。所以不需要因为个别事件而对整个世界产生怀疑。
  我们可以去相信这个世界。
  我们看待事情的时候常常容易片面,看人容易脸谱化,好像世界上除了好人就是坏人,好就好到底,好到不是人,坏就坏到底,坏到不是人,这经常让人困惑,一个人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所以很多人会想不开,因为他遇到自己平时很喜欢的人对他做了一件很不体面的事,就接受不了,心想,他怎么会这样呢?他是我的老师,或者他是我的好朋友,这就是看人过分理想化。
  不要过分理想化地去看待任何人,一个人身上有我们欣赏和喜爱的特质,我们就去欣赏和喜爱这些特质,不因为他的这些特质就推测他的一切都是让自己欣赏和喜爱的。在与别人交往时,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表现:我和他接触后感觉不错,他学识渊博风度翩翩,所以我认定他是一个好人。这是不一定的。不要用已知的好感去推测未知,你也不要假想他的“坏”。很多时候我们听一个人抱怨,“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这其实根本不怨对方,只怨抱怨的人自己,抱怨的人最初的假定是错的,实际上对方从来就不是他假定的样子,他只是理想化地在推测人家。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做安全提醒的时候,不需要让孩子对人有什么假定,只需要针对一些侵犯行为给出提醒。我们只需要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不可以的,如果遇到什么情况该怎么应对,不要假定任何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样的话,孩子知道只是某些行为是不可以的,而不会对人不信任。
  信任这个世界,同时保护好自己。这两者并不矛盾。
其他文献
现在是冬天,最冷的2012年来了,如果外面太冷了出不了门,就和孩子一起看一部动画片吧,《玛丽与马克思》。这是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在冬天,我们尤其需要友情的温暖,就像在这个季节里,我们更渴望回家或爱情一样。爱,能让我们在寒冷的季节里相互拥抱取暖。   这部片子是粘土动画,用粘土来制作动画人物模型和道具,用相机拍成一张又一张的照片,用这些照片制作的动画。奥斯卡最佳动画导演艾洛特用5年的时间进行构思和拍
期刊
多动症孩子,上课时自己不能控制地走神,不由自主生气、发火,做作业一边做一边玩,老师天天批评,同学们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在学校没有朋友。家长在家又打又骂,多动症孩子路在何方?  抽动症的孩子频繁地、不由自主地眨眼、清嗓子、吸鼻、咧嘴、扭脖子、上课时发怪声音.同学们纷纷模仿、嘲笑,抽动症的孩子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他们何时在学校露出灿烂的笑容?  自闭症和脑瘫孩子生活不能自理,谁来照顾他们一辈子?  
期刊
回答孩子的性问题时,着重讲的并非性知识,而是要传递给他们一种价值观。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我出血了,好害怕。”“妈妈,怀孕是怎么回事?”当孩子问你这样的问题时,你做好准备了吗?  探索生命是人的本能,性是生命中重要的一环,我们都知道,应该科学地对孩子说性,但如何说,对多大的孩子说到哪个程度,你知道吗?  5岁婷妈的疑惑:  女儿3岁的时候,开始问我:“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我
期刊
面对北京小学性教材的风波,我不得不发出自己的声音:教材中的性交细节图会提前唤醒儿童对两性性活动的探索,不适合6-7岁的孩子看,更不适合做教材。  什么是科学的性教育?科学的性教育应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教学内容的科学;二是教学内容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教材中知识内容的确是科学的,但是性交细节的图片和文字不符合6-7岁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他们的性心理还没有发展到探索性活动细节的
期刊
乡村的妇人,酷暑的季节裸露着上身,如非洲人一样健康、坦然,这也是一种教育。    如果问大家性教育该如何进行?正如“一千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家庭也会有一千种性教育方式。这完全在于大人们的“性态度”。  开放如方刚。方刚,性社会学博士,性学界的传奇人物,想知道他是如何对孩子性教育的吗?坐稳了,听好了,千万别被“雷”到:为了给四岁的儿子性启蒙,他专门挑选有裸女洗浴图的瓷砖贴到卫生间,打破
期刊
人的一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悲惨和痛苦?在十几年的自助与助人中,他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在孩童成长过程中,没有培养出良好健康的心理。  他,就是李中莹,香港心理学大师。一直用心寻找让人生真正幸福快乐的方法的人。  秋天,李中莹来到济南,作为合作媒体,《最家长》的小编们近水楼台,在他刚刚踏上济南的土地的第一时间,独家专访了李中莹大师,话题是围绕如何做一个好父母展开的。    让孩子听话是最伤孩子的事 
期刊
现代的孩子常见的车,大概只有宽阔的马路上奔驰的汽车了。以前乡村的马车、牛车也正在消失。那么,有时间,不妨带孩子去淄博的中国古车博物馆,看一看古代的车是什么样子的。  车、马是我国古代陆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制车是一个集大成的手工业部门。我国古车以其优异的性能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骑乘所用马具中极为重要的构件——马镫,也是我国首先发明的。  临淄曾作为春秋战国时代的齐国首都达八百年,齐国当时是个非常
期刊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性教育方式,不同的国家亦有不同的性教育方式。近年来,国际上较多采用的青春期性教育方式和比较成功的模式主要包括:瑞典、荷兰的早期学校性教育,源于澳大利亚并流行于美英等国的“同伴教育”以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倡导的“ABC性教育活动”:  A:避免婚前性行为;  B:对配偶或一个性伴侣保持忠贞、不搞性乱;  C:正确使用安全套。    英国:5岁开始强制性性教育  英国法律规定,必须对
期刊
《最家长》有多少QQ群?18个,嘿嘿群里的孩他爹、娃他娘都在里面干些啥?烟台的诚诚爸(QQ:270717135)奋笔疾书写下《新三字经》为我们揭露“内幕”:  《最家长》,真是棒,  谈教育,论成长。  孩子事,大家帮。  孩他爸,娃他娘,  风格高,热心肠。  有问题,大家聊,  畅欲言,解心结。  群里人,职业多,  各样事,都能解,  无烦恼,乐事多。  进群里,解忧愁,  聊趣事,说见闻,
期刊
外向的妈内向的儿  “龙生龙,凤生凤”,这是民间常说的一句话,是说父母的特点会遗传给自己的孩子。但在心理访谈主持人阿果这里就不一样了,口齿伶俐的她,却有一个少言寡语的儿子。  可见过阿果儿子侯果子杰的人都说,这是个特别乖、很懂事、很有规则的孩子。虽然只有7岁,可做事很有章法,也从不多说话。有一次来心理访谈录制节目,导演陪侯果子杰在化妆间里待了两小时,本来是想陪他聊天的,结果他一声不吭地写作业,到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