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akkd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方法

2017年8-10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应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44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治疗间隔2~3周,共治疗10次。采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VISIA皮肤图像检测仪将皮损分为表皮型或混合型、有或无亚临床黄褐斑。根据改良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mMASI),由医生评价治疗前后皮损严重程度和疗效。采用配对t检验、χ2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44例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15例,好转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45.4%。治疗后mMASI评分[(3.2 ± 2.1)分]显著低于治疗前[(6.7 ± 2.9)分,t = 8.955,P < 0.001]。mMASI随治疗次数变化,治疗第3次mMASI值较前次开始显著降低(t = 3.780,P < 0.01),随着治疗次数增加mMASI值逐渐降低,治疗第8次mMASI值与前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735,P > 0.01)。稳定期患者、无树突状黑素细胞患者或无亚临床黄褐斑患者治疗后有效率分别显著高于进展期患者、有树突状黑素细胞患者或有亚临床黄褐斑患者(χ2 = 16.454、9.582、6.188,均P < 0.05),而表皮型与混合型患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463,P = 0.1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OR(95% CI):0.180(0.046~0.746),P = 0.018]、树突状黑素细胞[OR(95% CI):0.231(0.059~0.769),P = 0.018]、亚临床黄褐斑[OR(95% CI):0.158(0.063~0.854),P = 0.011]与疗效有关。

结论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且稳定期、皮损处无树突状黑素细胞、无亚临床黄褐斑患者激光治疗效果更好。

其他文献
目的简述分散式日间手术管理模式下护士的工作体验,探讨改进策略,为更好地建设日间手术护理团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质性研究方法,对15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的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分析得出主题:分散式日间手术管理模式的开展具有一定必要性,存在病种多样、医嘱繁杂、流动性强、护患情绪焦躁的特点,护士面临着专业知识更新不足、健康教育欠落实、医护和医患沟通存在误差、护
目的回顾性分析快速康复小组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以2017年1月开始施行快速康复护理措施为分界,2017年1-12月在胸外科接受胸腔镜肺癌切除术的患者为快速康复组(56例),2016年1-12月接受同种手术的患者为常规护理组(47例)。常规护理组围手术期护理按常规流程进行,快速康复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由快速康复小组负责,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更强调确保躯体舒适、积极功能锻炼
目的全面直观地展现餐后低血压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为餐后低血压的相关护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1986-2019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餐后低血压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餐后低血压的发文国家及机构、被引作者、被引期刊、关键词、被引文献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获得文献1 140篇,经逐一筛选共纳入相关文献187篇。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具有最高发文量与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经过有氧运动联合计算机认知训练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将420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0例和干预组2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有氧运动联合计算机认知训练的方式给予认知康复训练。在干预前后均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在MoCA总分、命名、注意力、语言、记忆、定向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复合物1(mTORC1)信号在毛囊生长期启动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窗口期,及其是否特异性促进毛囊干细胞的增殖。方法将36只新生ICR小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RAPA-P19组和RAPA-P21组,RAPA-P19组小鼠于出生后第19~24天、RAPA-P21组第21~24天每天腹腔注射西罗莫司,剂量为5 mg·kg-1·d-1,对照组在第19~24天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溶剂。分
目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银屑病对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10月龄雄性健康C57BL/6J小鼠2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银屑病组。银屑病组背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对照组背部外用凡士林,均每日1次,连续1周。建模成功后,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两组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结果在定位航行实验中,银屑病组逃逸潜伏期[(38.24 ± 13.59)s]明显长于对照
目的总结副银屑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诊治的81例副银屑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81例患者男44例,女37例,年龄6~77岁,病程7 d至30年,中位病程12个月;40岁以下61例(75.3%),41岁及以上20例(24.7%)。小斑块副银屑病16例(19.8%),大斑块副银屑病20例(24.7%),慢性苔藓样糠疹37例(45.7%),急
目的探讨淋巴管标记在弥漫性躯体性血管角化瘤(ACD)及匐行性血管瘤(AS)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7年西京皮肤医院确诊的9例ACD及6例AS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对所有病例皮损均行CD31、D2-40及Prox1染色。结果9例ACD患者的异常脉管CD31呈弱阳性或阴性;ACD皮损异常管腔内皮细胞4例D2-40局灶阳性,5例D2-40阴性,9例Prox1阳性。6例AS患
目的探讨γ分泌酶抑制剂阻断Notch-Hes1信号通路对银屑病样皮炎小鼠γδT17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5只健康雄性SPF级BALB/c小鼠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等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背部脱毛区均每日外涂5%咪喹莫特乳膏62.5 mg,干预组还在外用咪喹莫特后立即接受γ分泌酶抑制剂(DAPT)10 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仅每日外涂等剂量白凡士林。共处理6 d,
目的探讨皮下结节型结节病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2012—2018年诊断的8例皮下结节型结节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男1例,女7例,平均发病年龄50.5岁。皮损均表现为多发无痛性肤色皮下结节,无外伤或破溃史,其他皮损表现有红斑(1例)和暗紫色斑块(1例)。6例患者伴肺部累及,未见其他系统累及。组织病理表现为皮下组织内非干酪性肉芽肿,抗酸染色均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