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55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發展突飞猛进,校园网络普及迅速,这为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便利。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给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了条件,因为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处理文字、图形、图象、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的功能,其良好的交互优势,能将许多不能或不易做的实验通过计算机模拟得以完成,也能使许多演示效果差、可见度小的实验通过视频“放大”方法得以实现。它对于提高实验效果,增大课堂容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以实验为主线的概念规律教学,加强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
  概念教学历来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往往重视了概念的记忆而轻视了概念的正确理解。因此,对于以实验为主线的概念教学,教师必须正确把握教具、学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正确运用。在实验中做到声音、图象、投影、模拟实验与演示实验有机结合,使同学们能通过观察、分组讨论,把问题引向深入。从而加深理解,形成概念,探索规律,纠正错误,完善认识,优化认知结构。可利用多媒体模拟许多化学反应过程,如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点,而理解化学反应为什么守恒是一个难点,所以制作课件:反应物分子破裂变成原子,而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进而构成新的物质。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确实没有变化,所以很快理解了化学反应为什么质量守恒。这样,学生在观察分析研究中,既认识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又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二、利用微机制作模拟课件,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图景难以被学生想象,实验又无法进行,有些实验虽然可以演示,但其反应过程无法看到,可信度低,学生难以理解,这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逼真的模拟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这些认识障碍。例如:学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前面学习好多反应都没有反应条件,为什么学习复分解反应时还有反应条件呢?所以制作一个课件四个动画,使两种溶液混合,四种离子在溶液中自由移动、碰撞,一种情况是生成沉淀,一种情况是生成气体,一种情况是生成水,最后一种情况是四种离子在溶液中只发生碰撞,没有任何新物质生成。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很快理解了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要有反应条件,使得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无法完成的实验效果,利用计算机将实验装置和微观离子“行为”及实验过程通过模拟动画效果顺利完成。让学生在直观、明了和有趣的视听画面中明白了事理,同时,也为下步研究溶液中离子共存或不能共存问题以及为高一级学习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演示实验效果
  在实验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小,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若利用视频投影仪将演示操作过程予以放大,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将操作过程传播到每个学生面前的计算机屏幕上,这样不仅演示真实,而且学生兴趣高,观察认真细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观察有些物质的颜色、状态,或有气体、沉淀生成的化学反应,或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演示等,都可以将演示过程进行放大,或将特定部位进行放大,展现在学生面前,既节省了给学生巡回展示的时间,又让学生清楚明白,还让课堂不会太乱。
  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大课堂容量
  在对教材每一部分内容(特别是有实验装置图和实验流程的问题)进行复习时,都要做大量的练习,而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能否及时准确的掌握,这确实是很难做到。这一难题利用多媒体展示台就容易解决。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练习,绝大部分学生做完后,将不同层次学生做的答案利用投影展示出来,师生共同讲评。这种方法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大多数同学练习的情况,知道哪些问题错的多,哪些学生出现了错误,分别错在哪里,不但教师知道,同时学生也知道,教师会从中发现练习的这部分内容中哪些需要讲,哪些需要细讲,哪些需要粗讲。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纠正的过程。学生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技能。使用多媒体展示台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对于一题多解的题目,学生们会用不同方法去解答,但答案只有一个。同学们在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时,也学到了别人的方法,拓展了解题思路,提高了解题能力。这种方法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良好机会,他们的热情高涨,学习积极主动。所以在以后课堂练习时,学生都挣抢展示自己的答案。这样教师把握问题准确,节省时间,把时间留给了学生,改变了传统教学法中教师发现问题后,或画图、或抄题、或师生都看着书讲的问题,也使师生之间存在着一层隔膜难以共鸣的问题得到解决。这样增大了课堂的容量,学生得到更多的练习时间,必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交互优势,提高学生实验的复习效率
  在实验复习时,利用多媒体人机交互性,可增加学生个体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为多媒体画面有丰富的文字和色彩逼真的图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科学性趣味性的解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复习仪器使用、装置连接及物质制取实验时,学生可以按微机上的正确操作进行模仿,也可以在微机上进行装置连接,如果方法步骤都正确,微机会向你表示祝贺。教师还可以把有些重点实验的录像播放给学生观看,并适当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克服了利用黑板迟缓不连续的弊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应掌握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长期以来,受现行高考的导向和影响,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非常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首要目标,而道德、理想、价值观等则成了附属的东西。课堂教学中片面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与理性能力的开发,忽视了情感经验的积累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所学道德要求缺少自身需要的体验,没有把它们当作必须遵循的准则,而只是作为一种理论知识来接受,造成道德情感培养不落实,不能发挥道德情感在知
目的:探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发病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蛋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A66G、蛋氨酸合成酶(MS)基因A2756G 3种同型半胱氨酸代谢
摘要: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教育,而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  如何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呢?我认为以现行中学生物教材为基础,按照“渗于其内,寓于其中”的教学方法,把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
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探讨历史规律,掌握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形成从历史学习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的品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注重理论概念和历史线索,较为抽象。因此,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现代历史学习方法既重视学习的接受本性,又重视学习的构建本性,具有不同于传统历史学习方法的一些特点。  一、培养对历史的兴趣,深层次学习历史  爱
摘要:对于这一点, 只要是积极参与, 都予以肯定,而且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 初中英语教学兴趣提升 2012年02月11日 初中英语教学兴趣提升 目前我所教的是乡村中学的初一英语,他们的基础薄弱,对英语没有兴趣,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我们都知道,初中对于这一点, 只要是积极参与, 都予以肯定, 而且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   目前我所教的是乡村中学的初一英语,他们的基础薄弱,对英语没有
摘要:初中科学課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学生乐于“学”,会“自学”。  长期以来对于重视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而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于探究的实验教学策略在吸收已往实验教学改革中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一条有效、完整、开放的实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实证意识、思维品质、质疑精神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为全面提高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入.思想政治课的导入也要随着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导入如何才能为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入.思想政治课的导入也要随着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导入如何才能为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
摘要: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在新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也应该体现自然科学的这一特点。让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研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
摘要: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应该多给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对那些学困生,教师更应精心呵护他们敏感的心灵,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最细微处做到关注他们、尊重他们,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本文主要讲述了数学教学中应对两极分化的几种策略。  一、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兴趣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